《小夜曲》是舒伯特短暫壹生中最後的獨唱藝術歌曲之壹,也是舒伯特最著名的作品之壹。這首歌是由德國詩人萊爾·斯塔伯的詩組成的。
作為西方音樂的體裁之壹,《小夜曲》以愛情為主題,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我的歌輕輕飄向妳,穿過黑夜……”在鋼琴彈奏的七弦琴聲的引導和對比下,傳來了壹個年輕人對心愛女孩的深情傾訴。隨著感情的逐漸升華,曲調第壹次達到高潮,第壹段在懇求和期待的情緒中結束。抒情安靜的間奏過後,音樂轉到了同名大調“親愛的,請聽我說,快來我懷裏吧”,情緒更加激動,形成了整首歌的高潮。最後是來自第二段的後奏,仿佛愛情之歌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蕩。樂句之間的鋼琴間奏是歌唱的回聲,意味著歌唱者期望聽到的回聲。
小夜曲產生於17、18世紀的歐洲。它最初是壹首男人在晚上向心上人求愛時唱的歌,常常伴有吉他或曼陀林。這裏以鋼琴曲低沈的聲音演奏出壹系列類似和弦的音樂,是模擬吉他伴奏的聲音形式來襯托安靜深情的歌聲。國內外許多作曲家都寫過小夜曲。據說舒伯特的《壹個》是流傳最廣的,在音樂會、磁帶和唱片中仍能經常聽到她的聲音。
創建原因:
壹天,舒伯特的壹個朋友為壹個年輕女孩的生日創作了壹首短詩。她讓舒寫壹首短詩,他讓舒寫壹首曲子。舒對這個女孩壹無所知,隨便為他的朋友草草寫了些筆記,然後說:“對不起,我現在沒有時間寫更嚴肅的東西。”他的朋友把作品帶回家。他在鋼琴上試了壹下,非常喜歡。所以他。舒伯特應邀在朋友家為音樂愛好者演奏。到了約定的時間,大家都到了,唯獨舒沒來。女主人急壞了,派舒的壹個朋友在城裏的壹個小旅館裏找他,終於在舒最喜歡的地方找到了他。當他被拖進客廳時,他非常抱歉地說他完全忘記了,然後他坐下來彈奏他的隨機曲子。& lt舒伯特小夜曲> & gt。
舒伯特小夜曲分析
弗朗茲·舒伯特(1797—1828)是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之壹。8歲開始跟爸爸哥哥學小提琴和鋼琴。1811年創作了自己的第壹首歌曲《哈格的悲哀》,14年創作了自己的第壹部交響曲,17年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裏爾》、《野玫瑰》、《魔鬼》作曲。在18歲時,他完成了第二、三交響曲,兩首漫歌,五部歌劇,140多首歌曲。舒伯特用和聲中的色彩變化來描述各種音樂體裁中的個人心理活動,對後來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雖然死於31歲,但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尤其是歌曲,被稱為“歌王”。共創作歌劇65,438+04部,交響樂9部,合唱歌曲65,438+000余首,歌曲567首等近千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死亡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與天鵝之歌》、戲劇《羅莎蒙德》。
《小夜曲》選自他的聲樂套曲《天鵝之歌》,由許多不相關的主題和不同詩人的詩歌組成。這首歌是舒伯特短暫壹生中最後的獨唱藝術歌曲之壹,也是舒伯特最著名的作品之壹。這首歌是由德國詩人萊爾·斯塔伯的詩歌創作的。
1.這首歌是壹個平行的三段式音樂結構,有引子和結尾。結構圖如下:
Intro (1-4),D小調,六弦琴的柱斷和弦織體為整首歌奠定了抒情舒適的情感基調,接下來三度的和弦進行預示了主題素材。
第壹段(5-16)由兩個句子組成。第壹句從D小調開始,經過接下來三度的和聲進行,以D小調的完全終止結束,兩小節的鋼琴補充部分緊接著是演唱部分。最後壹句是對第壹句材料的發展,最後兩小節轉到相對大調F大調,以F大調的完全終止而結束。這壹段是方形的開放式音樂結構,是音樂性的襯托。
中間部分(17-28)由兩個句子組成。第壹句從D小調開始,逐漸過渡到F大調。第二句是第壹句材料的發展,調性轉向D大調完全終止,同樣是主音大調。大調的轉折與歌詞中感情的逐漸升華相呼應,曲調第壹次達到高潮。這壹段以懇求和期待的心情結束。
在平靜舒緩的鋼琴間奏(29-36)之後,前兩段按原樣重復,進壹步深化了主體形象。第三段(60-72),D大調,隨後是中段素材的變化發展,首尾不同於中段,情緒激動,形成全曲高潮。接下來的四小節(73-76)的補充部分是感情逐漸平復,小節結尾完全以D大調結束。
最後,結語(77-82)從最後壹段開始延伸,以D大調完全終止結束,持續三小節,與引言相呼應,仿佛愛情之歌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蕩。
《小夜曲》作為西方音樂的主題之壹,以愛情為主題,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優美的旋律,大小音的交替使用,統壹的織體和彩色的外部聲音增加了和聲的嚴格功能等。,都完美的詮釋了歌詞的情感,整首歌充滿了深情的傾訴,懇求和期待。
第二,從歌詞和音樂的平衡。
舒伯特以詩歌為寫作支撐,用詩歌的意境激發創作靈感。詩歌決定了他創作的旋律(雖然他不贊成以歌詞為主)。舒伯特細膩的心靈和對詩歌敏銳的洞察力使他善於捕捉詩人的思想。他常常試圖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深入詩歌的思想境界、內心感受和整體氛圍,用最尖銳的和聲和旋律去描繪。他對詩歌中詞語的音樂處理也堪稱典範,德國詩歌的旋律音調和節奏達到了理想的平衡。《小夜曲》用德國詩人萊爾·斯塔伯的詩作為歌詞。舒伯特用他無與倫比的技巧把握和挖掘詩歌。心靈手巧的Lyle Stabber的詩歌因為他的音樂而緊密完美的融合在壹起,將詩歌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小夜曲》將藝術歌曲的歌詞與音樂的結合推向了極致。
第三,豐富多樣的音調變化
《小夜曲》從D小調開始,後半段轉到D大調。這種調性的變化引起了音樂色彩的變化,由暗淡到明亮,自然地轉換了歌曲的感情,生動地刻畫了戀愛中的少女羞澀大膽的復雜心態。在歌曲的結尾,又有些調性的變化,變成D小調,D大調的相對小調,結束在小調的第六音上,營造出意猶未盡的氣氛,表達了少女對甜蜜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向往。這首歌非常抒情浪漫,這種調性的變化是對歌曲思想情感表達的有益補充。
第四,新穎生動的伴奏音樂
舒伯特在藝術歌曲伴奏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賦予音樂伴奏以生動性,使歌詞、旋律、伴奏融為壹體,達到完美和諧的藝術境界。藝術歌曲《小夜曲》充分展現了舒伯特藝術歌曲伴奏的這些特點。從織體上看,《小夜曲》是八分音符的半和弦分解,給人壹種意境深遠的感覺。
標簽
“死亡在這裏埋葬了豐富的寶藏和更多美好的希望。”這些話刻在舒伯特的墓碑上。作為壹名優秀的藝術歌曲作者。舒伯特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其影響力已遍及全球。所有學習西洋唱法的歌手,都應該把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作為必不可少的曲目。在演唱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時,壹定要把握其特點,既要表現其浪漫典雅的風格,又要表現其恬靜細膩的感情。壹個好的藝術歌曲演唱者應該具有豐富多樣的音色、清晰的咬字、細致的音準和含蓄柔和的演唱風格,這也是衡量其藝術表現力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