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姚明的文章。

關於姚明的文章。

姚明的自信

沙漠中孤獨的煙霧

是不是每個NBA球員都很自信?那肯定不是真的,尤其是對於弱隊球員。但是中國男籃的代表姚明做到了。在雅典奧運會男籃八強生死戰中,姚明帶領中國以67: 66擊敗世界冠軍塞黑,以小組第四的身份搭上了八強的末班車。

我們這麽說是因為中國贏了嗎?當然不是。

在上壹場比賽中國以大比分輸給意大利隊後,有記者采訪姚明說:“中國在目前的情況下出線只有理論上的可能性。妳覺得中國還有希望嗎?”(不是原話,是同壹個意思)姚明顯然很反感這種問題。他的嘴動了動,有些激動地說:“我不認為有什麽事情是只有理論上可能的。只要還有機會,還有比賽要打,我們就會全力以赴去爭取,不會放棄。”姚明還激情澎湃地向媒體宣稱,“中國隊這次不進八強,我半年不刮胡子。”這是破釜沈舟,死了就生。塞黑兩名主力雖然未能參賽,但整體實力還是高於我們的。沒有超級自信,妳能說出這樣的話嗎?姚明的自信只是壹時沖動表現出來的嗎?不要!他在比賽中告訴我們,他靠的是自己高超的技術,頑強的意誌和團隊精神。

無論是關鍵時刻的內線風暴、罰球、籃板、蓋帽,還是他傳球杜鋒得分的經典理念,姚明不僅展現了壹個NBA球員的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向世界吶喊:“中國的長城!”

-

從姚明的視角看成功的必要條件

淡淡的綠茶香味

前幾天晚上偶爾看了楊瀾的采訪。采訪對象是姚明。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姚明表現出了很多特點。姚明成為壹個擁有老板、投資人等多種社會身份的成功人士,不是壹個普通的過程。看姚明的發展,可以總結出壹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壹:找到自己的優勢,選擇發展行業,充滿熱情。

姚明出生在籃球世家,先天條件是他成功的前提。從事籃球行業是他的必然選擇,也是壹個優勢明顯的行業。從少年時期的職業籃球生涯來看,姚明對這個行業的熱愛和投入是毋庸置疑的。這些身份之後:球員、國家隊球員、NBA球員、上海籃球俱樂部老板...

對任何人來說,妳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長,就看妳有沒有發現和發展。也許妳天生對數字敏感,也許妳有很強的語言或文字功底,也許妳能把電腦拆下來恢復原狀,也許妳有運動天賦,也許妳善於與人打交道,……即使妳真的找不到自己的特長,那妳也比別人更有韌性和執著。每壹個願意找到他們的人,都會找到自己的不同。換句話說,在壹個奮鬥的開始,我們是否明確認定這是壹個適合我們發展的職業?

我們經常會看到身邊的壹些人,工作做得好的時候總是熱情高漲,遇到挫折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他們整個職業生涯的黃金期已經在混亂中從壹邊到另壹邊過去了,壹旦清醒過來,已經來不及了。還有壹些人把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壹點樂趣都沒有。這可以理解。前提是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在面對別人的成功時保持壹顆平常心。否則,煩惱和痛苦的是他們自己。有些老話還是有道理的,比如做壹件事愛壹件事。

當然也可能有另壹種情況,就是因為壹開始不了解而選錯了線,這可能是客觀因素決定的,不能完全歸咎於自己的錯誤。但如果我們認定做錯選擇的時候可以放下,聰明壹點: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真正做對選擇的時候還能保持熱情。這不是壹個聰明的問題,而是這個時候我們是否明智。

二、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自知、自信、堅持。

我去美國之前不認識姚明。從他到美國開始,我就開始關註他,偶爾看他的比賽,時不時關註中外媒體的評論。想想當時看姚明在場上的表現,可以用失望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經常可以看到非裔選手立刻雙手同時舉起倒在地上,充滿了無助和懦弱,周圍同伴的不滿明顯掛在臉上。當時的姚明並不自信,缺乏在如此激烈的碰撞中拼搏的勇氣和霸氣。當時美國人的評論也相當粗魯。最傷人的是,老牌球星巴克利在電視上公開表達對姚明的鄙視,還打賭(大概姚明壹場比賽能進壹分他就去拍驢屁股了)。沒有人相信姚明能在NBA站穩腳跟。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同齡人的不信任,對自己能力的懷疑,甚至是公開的侮辱,沒有相當的內心力量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姚明活了下來,從他在場上的表現就能看出他的變化。被撞的時候他表達了自己的憤怒,眼神裏充滿了憤怒。他沒有被動接受挑釁,而是主動出擊。從被孤立到成為場上核心,姚明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值得壹提的是,巴克利還在電視上所有人的笑聲中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親吻驢子的屁股。當記者問姚明如何看待巴克利的行為時,他壹笑置之。那是勝利者的微笑。

沒有他對姚明轉型的自知、自信和堅持,中國就少了壹個成功的體育明星。

其實任何人在奮鬥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困難,誤解,懷疑,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遇到挫折,壹蹶不振的時候,會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嗎?還是真的認識自己,承認自己,堅持自己,不放棄,把所有的阻礙都當成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經歷?

第三:健康積極的形象

姚明是第三個加入NBA的中國球員。在他之前有王和巴特爾。大支是壹個年齡比姚明大,能力和表現都很優秀的球星,但是他在壹個重要的選擇上斷送了自己的未來。NBA聯賽期間,大支要求他回國參加重要的國際比賽,但正是在美國的關鍵時期,他拒絕了國家隊的邀請。他很難從官方走向公眾。

而姚明,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國家號召,壹定是第壹時間響應,是他的責任。還有壹個傳說是,姚明堅持不為日企做廣告,曾經拒絕了火箭贊助商豐田高達654.38+0.6億元的代言合同,只回答了兩個字:不,並拒絕任何解釋。

所以姚明雖然從來沒有拿過什麽金牌,但是他在中國的號召力和認可度遠遠高於中國任何壹個體育明星。

在任何社會,公眾的認可都意味著機會。這個公開的範圍可大可小,可以是全社會的相關人士,也可以是壹個企業。也可以僅僅被身邊的人接受,被大眾認可。最重要的是德中國有句老話:看人心要看時間長。可以說,這種正面形象必須經過壹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才能得到認可,時間是檢驗人品的最好工具之壹。

第四:懂得感恩

在姚明之前,王是中國最著名的籃球運動員。他曾經輝煌過,也是很多運動員的目標。姚明在壹次采訪中提到了大支,他說大支是他剛到國家隊時的目標。他平時和大支接觸不多,但他非常感謝大支告訴大支沒有姚明大支。

姚向壹個沒有給予他實質性幫助的人表示感謝。我說他不僅聰明,而且有修養。我不知道他會不會以及如何回報那些幫助過他的人,但是從他不顧收入堅持買下上海籃球隊的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前隊友的好。

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別人怎麽對他不公平,怎麽對不起他。其實這很可能是壹個借口,壹個他們沒有回報對方好意的借口,或者是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壹個出口的借口。在抱怨的時候,他會忘記對方給過的幫助或者善意,所以他不開心。在他的世界裏,他永遠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也許這樣的人有被虐待的傾向,但這絕對不是壹種健康的狀態。

懂得感恩的人,壹般都是有積極思考能力的人。所謂積極思考能力,就是他們能理解別人,能從正面看待事務,不惡意猜測別人。積極思維的人懂得從另壹個角度去看待別人,知道無論妳如何看待別人,無論是好是壞,最終都會影響妳的心情和妳的結果,別人也沒有什麽損失。當妳正面看待他人時,妳會生活在壹個善良的環境中,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並得到友好的回報。如果把擁有壹顆感恩的心歸結為道德的範疇,我們可以用壹句老話來解讀這個觀點:得道者得道,得道者寡。

第五:正確認識自己,謙虛。

姚明從小對運動生涯的其他方面了解不多,但現在姚明的身份不僅僅是運動員,還是球隊老板,投資的收益引人註目。僅憑他自己恐怕很難取得這樣的成績。眾所周知,姚明有壹個策劃團隊——姚的團隊,從他開始美國之行起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姚明除了籃球之外堅持聽取姚團隊的意見並不是自負,這也決定了姚明可能會在籃球之外的行業做出壹些成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自知之明,就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負。當壹個人取得了壹定的成就,如果他認為自己很偉大,同時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缺點,那麽這種成功很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敗。

中國有句古話,人有自知之明,古希臘也有句話:我思故我在。這些話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謙虛不僅僅是壹種待人接物的態度,而是人們從內心深處對自己認識的壹種反映,即能否正確認識自己。人只有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才能保持理性的思考和正確的判斷,以及明智的決策,最終取得成功。

第六:責任感和同情心

在中國,運動員往往很小就開始運動生涯,學歷相對欠缺。大多數運動員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績。退休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謀生的手段,甚至過著悲慘的生活。在采訪中,姚明帶著強烈的同情心提到了這些運動員。他希望從事體育事業的運動員最終能有個好歸宿,有壹技之長,快樂從事體育事業。他不顧姚所在球隊的勸阻,執意要買上海籃球,不是因為他認為球隊能讓他賺錢,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給在上海的隊友更好的訓練條件。後來不僅出錢,還積極督戰。上海隊也因為他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也許上海籃球隊會有所改變,取得突破性的成績。

這裏說的責任感是廣義上的責任感,從家庭、孩子、父母、親人到行業乃至社會。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有人能承擔社會責任。當我們從事任何壹個行業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機遇,發展之後應該怎麽想?我該怎麽辦?是繼續發展我們所謂的事業還是承擔行業發展的責任?事實上,我們把責任感視為對行業或社會的回報,也視為播種發展的種子。能承擔社會責任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姚明現在的成功,既有機遇,也有外部客觀條件,但如果沒有這些因素,他只會曇花壹現,他的成功不會長久。

社會各行各業都有很多成功的人,每個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總結出成功的原因,但無論什麽時代,什麽行業,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人品高尚,修養良好。

機遇可以讓妳起步,但性格和成就可以決定妳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