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學完之後經常復習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不反感也不生氣。不也是賢惠君子嗎?"
2、孔子說:“巧言令色,清新仁義。”
孔子說:“這種滿口花言巧語,笑容可掬的人,鮮有仁德。”
3.曾子韜:“我壹日三救,為他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反思自己很多次:給別人提建議、幫別人做事,這算不算忠誠?朋友值得信任嗎?老師教的知識復習了嗎?”
4.子曰:“君子不思吃飽,不思安生。若敏而慎,則正而正,可以說是好學。”
子曰:“君子不求食之飽腹,住之舒適,行之靈敏,言之慎密,時改之誤,即使好學也。”
5.子曰:“不患人之無知,則不知人也。”
子曰:“不怕人不知己,只怕不知人。”
6.子曰:“詩三百元。壹句話,孔子說‘思無邪’。"
子曰:“《詩經》詩三百(05)篇,可以用壹句話概括,即:‘思無邪。’"
7.子曰:“吾立誌學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為我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對學習感興趣;三十歲的時候,我對自己的壹言壹行都很確定。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迷茫;五十歲時,我得知了自己的命運;60歲的時候,聽別人的話,能辨別真假,判斷是非;到了70歲,妳會隨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會超出規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子曰:“溫故而知新,故能為師。”
9.子曰:“君子不如壹周,小人不如壹周。”
子曰:“君子和而不勾結,小人和而不聯合。”
10,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而不讀書什麽都不是。"
11,孔子說:“由,教女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知之。”
子曰:“鐘繇,教妳知與不知的態度!”妳知道的就是妳知道的,妳不知道的就是妳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孔子說:“人不信,不知所能。”
子曰:“人無信可為乎?
13,孔子謂姬氏:“庭舞可忍,何以不可?”
子曰姬:“他以天帝之舞陣,於其宗廟中舞。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但有什麽不能容忍的呢?”
14,孔子曰:“關雎”,樂而不淫,悲而不傷。"
孔子說:“關雎的主題是喜而不過分,悲而不悲。”
15,孔子曰:“不言所行,不言所諫,既往不咎。”
孔子說:“不要評論過去,不要談論已經做過的事,也不要責備過去。”
16,子曰:“聽道者,死於夕。”
子曰:“曉之以理,夜之以死,是值得的。”
17,孔子說:“君子義,小人利。”
子曰:“君子知道義,小人知私利。”
18,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賢而自省。”
孔子說:“當妳遇到壹個聖人時,妳應該尊敬他;當妳看到壹個不賢惠的人時,妳應該反省自己。"
19,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破也。有什麽懲罰?”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畫也。我能拿它怎麽辦?”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謂之‘文’。”
子曰:“敏感好學,問比自己見識少的人,也不覺得丟臉,故稱‘文’。”
2.在《論語》中,孔子告訴我們要樹立遠大誌向。《論語》本身不是詩。雖然引用了詩經,但和同誌無關。關於誌向問題,《論語》中有兩段話,如下:
1.據《論語·公冶長·顏淵·史》所言,孔子曰:“何以有不同意見?”魯茲說:“但願我能有車馬,有輕衣,有朋友,我無怨無悔。”顏淵曰:“願無善之切,不勞而獲。”魯茲說:“我想聽聽滋子的誌向。”子曰:“老人安,朋友信,年輕人懷。”
2.《論語·先進》中記載、曾、、龔錫華坐下,子曰:“吾若壹日長大,則不可。居接著說:我不知道。如果妳知道,為什麽?”魯茲對他說,“壹個國家幾千倍地依賴於列強,在教師和遊客的幫助下,它是饑餓的。比起三年,可以讓妳勇敢,知道壹面。”大師說:“那問呢?”他說:“妳六七十,妳五六十,妳自求多福。相比三年,妳可以讓人民滿意。如其禮樂,為君子。”“紅,妳呢?”對:“做不到就願意學。祠堂之事若約定,則事小矣。”“點,妳呢?”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鼓孔子曰:“何妨?他們也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說:“那些在晚春的人,那些已穿完春裝的人,有五六個狀元,還有六七個少年,沐浴著演繹,在風中起舞,唱著歌歸來。”大師嘆了口氣,說:“我是帶著點的。”三子出,曾後,曾曰:“三子何字?”子曰:“已是人言其欲也。”他說:“什麽原因,大師?”說:“以禮報國。妳不讓,就是壹個理由。”“只求有功,不為國事。”“誰六七十平安,像五六十,卻不是壹個州?”“只有紅色不是壹種狀態?”“太廟會同,不是諸侯嗎?紅的也小,怎麽可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