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文字能力的訓練】語言文字能力

【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文字能力的訓練】語言文字能力

語文學習的壹個重要目標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示範潛移默化地灌輸感染,在閱讀教學中依托課文進行學習和提高,培養和增強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

關鍵詞語言文字能力訓練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筆者壹直在思考語文教育的質量問題。我始終認為,無論語文教育如何改革,都應該把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基本任務和目標,而評價語文教學是否有效,也應該以學生學習語文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為依據。著名特級教師王壹舟老師曾說:“語文的味道,是壹畝盛放語文精華的土地。”語文的本體顯然不是語言文學所承載的內容,即“學什麽”,而是用什麽樣的語言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麽學”,這是語文教學無法回避的。事實上,王壹舟先生想強調的是,語文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習語言的表達技巧和提高表達能力的基礎上。那麽語文老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

第壹,老師示範,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老師的行為和言語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往往成為學生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註意錘煉,給學生良好的示範效應。著名特級教師宇易曾說:“教師的教學語言雖然屬於日常口語,但它不同於白話文。應該是經過加工的口語,不同於日常會話隨便說的。教學語言既要有人民群眾錘煉出來的生動活潑的口語,又要有優美嚴謹的書面語。在課堂上,學生接觸到美好的文化氛圍和豐富的語言環境,受到教育和感染。”其實,余老師不僅提出了課堂語言的錘煉問題,還提出了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規範、準確、典雅,要有詩美。那麽作為壹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避免教學語言的呆板、乏味和僵化,在規範、準確的基礎上力求生動、典雅、優美,展現語文教學的審美個性。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豐富語言的積累,養成良好的語感,甚至激發學生自覺學習語言表達的興趣。

筆者曾經看過壹篇《荷塘月色》的教學記錄,其中老師充滿詩意的語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在分析《荷塘月色》時,脫口而出幾個字:“月色迷蒙,先生/有扁扁的腳印/把月色融進荷塘/荷香音符彈琴/自那夜起的流浪,壹種心情/洗滌少年的夢”來談幾句,重現壹下。同時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素養。

二,依托文本,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和提高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知識。葉聖陶先生曾指出:“這門學科是聽、說、讀、寫並重的。“他們所說的實質上是指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如何有機地依托文本,引導學生學會表達?

1.巧設問題,激發學生表達欲望。

《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方法。如何啟發和討論涉及提問的內容。提問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既讓學生實現,又讓學生表達。所以老師提問要慎重,才能達到壹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我們經常在語文課上問這個問題:“如果妳來表達,妳會說什麽?”“可以這樣表達嗎?”“想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了嗎?”“看作者是怎麽表達的?”“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麽特點?”這樣的問題既能激起學生的表達欲,又能潛移默化地提醒學生,表達是生活的需要。比如余映潮老師在濟南教冬天的時候,第壹次提出了“寶地”“溫暖陽光”“奇跡”“山水”“慈善”“理想境界”這些詞語,哪壹個最適合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這個問題既能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看待文本,又能給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表達觀點的欲望。

2.仔細閱讀優美的段落(句子),體會表達的美。

課本上編的課文,往往是既有文采又有美感的範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精致的段落(句子),欣賞作者所表達的意義和美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美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表達熱情。這是語文老師的本分。余映潮老師在濟南教冬天的時候,設置了壹個“細讀”的板塊(讀“最奇妙的是壹場小雪……”).余老師圍繞這優美的山水書寫設計的所有問題,都能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有效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於老師的問題是:1。給這段話起個詩意的“圖名”。2.圈出壹個像線索壹樣貫穿段落的單詞。3.用“分”這個層次,說明妳已經理解了這篇課文的精妙結構。4.說說為什麽“頂”和“嵌”這兩個詞用得好?5.(可選)說說妳在這篇文章中發現的壹種美。1題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這段文字所呈現的畫面之美,培養學生詩意地表達這壹畫面的能力。2.3兩個問題是幫助學生從線索和層次的角度把握這段文字的結構美,從中學習主線分明、層次分明的表達方式。第四個問題是從選詞遣詞的角度,讓學生閱讀和品味其中蘊含的美,從而欣賞作者表達的美,學習運用文字和修辭的能力。在問題5中,余老師設計了壹個開放題,讓學生談談這段話的妙處,啟發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自主探索課文中語言表達的技巧,體會語言表達的魅力,自由表達閱讀感受。

3.讀寫結合,提高語言的表現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語言材料,使文本成為學生學習運用語言的範例,讓學生遷移閱讀材料的表達方式。很多語文老師為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做了很多嘗試,總結出了美化語言的方法:巧用各種修辭,善用各種句式,註重細節描寫,精心選詞等。這些方法都是好的,但如果不能與文章的具體語境相結合,教學就會變得流於表面,與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相去甚遠。宇易老師說:“閱讀就是吸收。吸收越豐富,表現力就越強。”在教學中,許多文學作品在語言表達上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啟發學生。比如壹位老師在教《望湖亭雪》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先讓學生讀了這樣壹句話:“長堤上只有壹個記號,湖亭上有壹點,壹根芥菜有周宇,船上只有三兩個人”。反復看了壹遍,作者標新立異的語言運用和線描手法,創造了壹個大千世界和人如滄海壹粟,然後設置了壹個“情景寫作”的環節。

學生們嘗試改寫後,呈現出Love的《今天小雪》中的“夏天太重/秋天太蟬/今天是小雪”這句話。這樣,通過改寫、還原、比較的練習,學生無疑會在直觀比較的沖擊中形成壹定的表達能力,也會對自己的語言表達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南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