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鞋小鞋》小班教案1活動目標:
1.感知腳的大小和鞋子大小的對應關系。
2.體驗穿大鞋和小鞋的不同感受。
3、初步了解其特點。
4.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壹些大鞋。
2.《大鞋小鞋》這首歌。
活動流程:
首先,觀察比較。
1.觀察大鞋和自己小鞋的區別。
2.組織孩子討論:生活中誰穿大鞋子?誰穿小鞋子?
3.總結:因為大人的腳大,小孩的腳小,所以大人穿大鞋,小孩穿小鞋,這樣穿在腳上才會舒服。
4.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
教師導讀:妳喜歡爸爸媽媽的鞋嗎?妳在家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嗎?穿大鞋子是什麽感覺?
第二,體驗大鞋。
1,引導孩子脫下鞋子穿上大鞋。
2.播放“大鞋小鞋”音樂,帶領孩子隨著音樂體驗穿大鞋的感覺,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體驗活動的樂趣。
3.鼓勵孩子大膽談論穿大鞋子的感受。
4、提醒小朋友,請把大鞋子放回原位,老師幫忙檢查鞋子是否放對了。
第三,體驗小鞋。
1.指導孩子穿上自己的鞋子。伴隨著音樂《大鞋和小鞋》,選擇夥伴隨音樂即興表演,體驗穿對鞋子的樂趣。
2.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穿大鞋和穿小鞋的不同感受。
3.總結:鞋子合腳才會舒服安全,孩子的小腳丫穿上自己的小鞋也會很舒服。
4.帶領孩子隨著音樂自由活動,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擴展:
引導孩子學唱《大鞋小鞋》這首歌。
“大鞋子和小鞋子”小班教案2活動目的
1.感知腳的大小和鞋的大小的對應關系,學會搭配鞋子。
2.學會正確放置鞋子。
3.引導孩子穿合腳的鞋子。
4.引導孩子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5.感受音樂歡快有節奏的意境。
6.能唱出準確的曲調,口齒清晰,在團前大膽演唱。
要準備的活動
1.活動室裏放壹雙爸爸或媽媽洗好的鞋子;孩子擁有壹雙鞋和雙手;老師穿著壹雙大鞋子。
2.音樂磁帶《大鞋小鞋》《郊遊》。
活動過程
1.引入對話,引出穿爸爸媽媽鞋的活動。
老師帶領孩子坐在椅子上,引導孩子找到被打亂放在活動室的父母的鞋子。
老師:哇,爸爸媽媽的鞋子怎麽會在這裏?妳喜歡穿爸爸媽媽的鞋嗎?
楊:是的。
老師:那我們把鞋子放在椅子下面,然後放好。
(老師邊講邊示範)
老師:設置好了嗎?讓我們去穿上爸爸媽媽的鞋子。
2.找媽媽或者爸爸的鞋子,學會搭配。
孩子們可以自由地給父母穿鞋。
(老師邊觀察邊表揚或鼓勵孩子的行為)
老師:爸爸找到了他的兩只鞋。妳太棒了!媽媽的另壹只鞋在哪裏?再找找。
3.穿爸爸媽媽的鞋,玩得開心。
老師播放音樂《大鞋子和小鞋子》,帶領孩子隨著音樂體驗穿大鞋子的感覺,用滑稽有趣的動作感染孩子,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體驗活動的樂趣。
4.鼓勵孩子大膽談論穿大鞋子的感受。
年輕1:鞋子太大。
年輕的2:很難走。
……
5.放好爸爸媽媽的鞋子。
老師:孩子們累了,他們的鞋子需要休息。讓我們幫他們(在椅子前面)擺好。
(檢查小朋友的鞋子是否擺放正確,老師拿起鞋子示範。)
老師:爸爸媽媽的鞋真的像壹對好朋友。看他們的頭在壹起。看妳爸媽的鞋是不是好朋友。
6.拿父母的鞋和自己的鞋比較。
老師:噓,妳們椅子下面的鞋子在說什麽?哦,原來他們是想比較父母的鞋子:誰的鞋子大,誰的小。妳幫助他們比較。
老師鼓勵幼兒尋找多種比較方法。)
老師:為什麽爸爸媽媽的鞋大,妳的鞋小?
小:因為爸爸媽媽腳大,我們腳小。大腳要穿大鞋,小腳要穿小鞋。
7.體驗穿對鞋的樂趣。
老師:現在讓爸爸媽媽的鞋子放在椅子下面,自己穿上鞋子。
老師讓孩子們走、跑、跳。)
老師:妳感覺怎麽樣?
年輕1:大小剛好。
年輕2:很舒服。
8.兒童歌唱表演《郊遊》自然結束活動。
老師:現在讓我們穿上鞋,壹起玩。
老師帶領孩子隨著音樂自由活動,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大鞋小鞋》是壹首經典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孩子們在生活中經常穿和玩的。歌中兩段節奏對比豐富。大鞋和小鞋不僅在外觀上有對比,聲音上也有對比。在幼兒演唱歌曲的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演唱,激發了幼兒演唱歌曲的興趣,鞏固了學習效果,體驗了合作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樂趣,從而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培養孩子大膽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百科: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大約5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出現了最原始的動物皮制成的鞋子。鞋子是人們保護腳免受傷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