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晚上8點鐘。吃完飯我要上樓睡覺。突然聽到對面鄰居家的孩子在唱《孤獨的勇者》,而且是那種激情澎湃的大嗓門,其實是剛上四年級的孩子。
我只聽到他媽媽來了。妳不想睡覺嗎?數到三,壹,二,三...媽媽,等壹下。我快好了。我只聽到壹聲嗷,嗷的叫聲在寂靜的黑暗中回蕩和盤旋。
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其實我自己也聽了這首歌,只是沒有他們那麽激動和興奮。今天看到這條新聞推送後,真的很驚訝。現在的孩子怎麽了?都這麽成熟嗎?每當《孤膽英雄》這首歌響起,全班同學都要壹起唱。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對這首歌的普遍喜愛。
小時候好像沒有太多機會聽音樂。直到初中,我才開始聽電臺和MP3播放器的歌。當時聽的歌單大致回憶了壹些,現在列舉壹些:
本兮很奇怪,我不知道愛情和未成年人。
徐良玫瑰的葬禮,沒有客官,壞女孩。
Vae的《蘇煙》和《半城煙沙》
狐俠的那些年
沈默王的《壹點點甜蜜》
林俊傑的酒窩
我暫時記住這些。我看這些歌名的時候,真的是很愛,很愛,還有點叛逆。這些都是我的青春,非主流才是主旋律。這樣的比較真的很丟人!我不禁好奇,現在的小學生都經歷了什麽,都是那麽勵誌有激情嗎?
小學的時候,我們沒有手機玩。最後拿到父母的手機後,我們只能玩貪吃蛇和俄羅斯方塊遊戲,更別提聽音樂看電影了。
那時候我們能接觸到的電子產品就是電視,全家都是* * *。絕對不可能看到有壹點深情的東西。那些非主流的歌曲恰恰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
現在的孩子不壹樣了,不只是電腦,幾乎壹部手機/平板。他們想聽什麽歌,想看什麽電影,真的是分分鐘。接觸多了,自然選項就多了。
雖然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不會有那麽多復雜的關系,很難深入思考。但這兩年的疫情或多或少會觸動他們幼小的心靈!而且還有很多白衣抗疫天使,也就是他們的父母或者身邊的人。
中間的時候,總會有壹點點觸動。雖然他們不能很好地表達這種體驗,但這種感覺已經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當我聽到《孤獨的勇者》這首歌的時候,它的歌詞也在壹定程度上幫助這些孩子找到了壹個情感的出口。
這首歌主要傳達了熱愛生活的普通人才是自己的英雄。充滿了熱血,勇氣,安慰和治愈。對於核心價值觀的相關主題,這首歌是壹個很好的起點,白衣天使,環衛工人,外賣小哥…
這首歌我聽了很多遍,節奏感很強,尤其是高潮部分。朗朗上口,熱血滿滿,仿佛全身的細胞都在動,都在跳。對於天性活潑好動的孩子,真的是聽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