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鑄的神童詩。
摘錄如下:
久旱逢甘霖,故人遇異國。
新婚之夜,成為第壹次。
相傳有壹位秀才在鄉試中落榜,回家的路上下著小雨。晚上住酒店的時候,店旁邊的院子裏傳來壹陣陣嗩吶聲和鞭炮聲。原來是鄰院有人要結婚了。
到了晚上,秀才睡不著,想起了王鑄的四福詩,再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經歷,在四福詩上加了八個字,變成了:久旱逢甘霖,他鄉故人,債主。新婚之夜-夢想,成為第壹名-同名。這樣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鑄詩中提到的人生四大樂事,變成了壹種空歡喜,悲傷之意躍然紙上,頗令人意外。
擴展數據:
工作背景
後人根據王鑄的壹些詩,再加上其他人的詩,編出了“神童詩”事實上,傳世神童詩並不全是少年神童的作品,也不全是王鑄壹個人寫的,而是經過了隋唐乃至南北朝詩歌的修改和補充。大部分標題都是單獨添加的。詩都是五言絕句,格律工整,用詞通俗易懂,是適合青少年學習詩歌的範本。
作者簡介
王鑄出生於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傅園三年(1100)進士,官文殿學士。他年幼乖巧,九歲就能寫詩,被稱為王神童。父親王元吉是鄞縣的縣官。王安石任鄞縣知府時,王元吉因看重其人品而被推薦轉運歷史,並被要求負責明州府的法律事務(司法參軍)。
百度百科——《奇跡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