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古代著名詩歌

中國古代著名詩歌

1,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這是最早的詩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的詩歌,共有***311首,其中盛詩6首,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

被譽為盛的六首詩(南潯,?百花、花樹、友康、崇武、友誼)反映了從周初到周末約500年的社會面貌。《詩經》作者匿名,大部分無法考證。由尹吉甫收集,孔子編輯。

先秦時期,詩經被稱為“詩經”,或者用整數稱之為“詩經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是周朝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式音樂,分為“?瀟雅和?大雅;頌歌是周和貴族祠堂祭祀用的音樂歌曲,分為?“,”,周松?松露和松露?商朝頌。

孔子曾把《詩經》的宗旨概括為“無邪”,並教育弟子把讀《詩經》作為自己言論和行動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很多人引用《詩經》。

2.南方之歌

《楚辭》是戰國時期的壹部楚文學集。西漢的劉向,東漢的王逸。原集楚辭屈原、宋玉、淮南蕭山、東方朔、王勃、劉向等人* * *詩16首,後王逸將自己的《九思》加進17篇。

初版《楚辭》16卷中,屈原作品占絕大多數,* * *收集了8卷20余首。包括《離騷》、《九歌》(11)、《天香》、《九章》(9)、《元佑》、《蔔居》、《漁父》、《招魂》等等。

其他八卷是宋玉的《九辯》、荊察的《大戰術》、賈誼的《漢代史》、趙氏的《淮南山隱者》、的《七言》、晏幾道的《為時哀》、王勃的《九感》、劉向的《九嘆》。

在此基礎上,南宋朱編纂了《楚辭集註》,並增加了賈誼的《鵬鳥賦》和《吊屈原賦》。刪除七諫、九思、九嘆等作品。

朱認為這些作品缺乏真實的思想感情。他還把屈原的作品歸類為《離騷》,把其他作品歸類為《續離騷》,按原章序編成8卷。

3.韓樂府

漢樂府是繼《詩經》《楚辭》之後的新詩風,是古代民歌的又壹大集大成。漢樂府是漢代樂府機關采用的。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作品占有重要地位。

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從雜言到五言,采用敘事的寫作方法,細致刻畫人物,塑造個性鮮明、故事情節完整的人物形象,突出思想內涵,註重描寫典型細節。

開辟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五言詩體發展的重要階段。與《詩經》不同,韓樂府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格。

對後世詩歌的健康發展影響深遠,在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可以和《詩經》、《楚辭》並駕齊驅。

4.新樂府

“新樂府”這壹概念最早是由白居易提出的,他曾經整理過他離開時寫的《美刺勝幸福》、《因事設題》等50多首詩。與古樂府相比,新樂府的特點是用新題材,古樂府沿襲舊題材。

往往內容有限,話題不壹致。新樂府以新的題材寫時事,所以又叫“新樂府”。在內容上,《新樂府》突出了“文章寫及時,歌詩寫事”。

在詩樂結合方面,新樂府不再以是否寫意為標準。新樂府運動由於杜甫開創的傳統和壹批天才詩人的創作,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湧現出大量的新樂府詩。

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動蕩,政治腐敗,有識之士目睹了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政治改良和民族精神的弘揚來挽救日漸衰落的國家局面。

這樣的思想反映在文壇上,出現了古文運動和新樂府運動。詩人繼承了杜甫的社會現實主義風格,試圖在詩歌中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的弊端。

但這種類型的創作必然會觸動有權勢的人,所以在推動氛圍上並不順利,但這樣壹種憂國憂民的精神,無論是在文學史上還是在人道主義關懷上都是難能可貴的。

5、“博”。

《簡·石楠手抄本》:陸遊詩文全集,共85卷,詩9344首,以紀念蜀中生活而得名。陸遊壹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有九千多首。

其中,《關山月》、《憤怒的書》、《農民的嘆息》和《給孩子看》都是傳世佳作。他的詩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南宋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豪放。

他表現出恢復國家統壹的強烈愛國熱情,唱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陸遊詩歌創作的基本特征是現實主義,也是浪漫主義。

他的詩意境高遠,精神遠大;色彩瑰麗,姿態萬千。後世許多愛國人士和進步人士都從他的作品中汲取了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