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如下:
毛澤東的《七律與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雲崖暖,大渡橋隨橫鐵索寒。
很高興看到岷山白雪皚皚,綿延數裏,我們的戰士們越過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詩意:
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在千山萬水中走過的艱難困苦,當做平常事;
武陵山脈是那樣的跌宕起伏,壹望無際,但在紅軍眼裏,就像是翻騰的小浪花;
烏蒙山壹樣高大雄偉,但在紅軍眼裏,它只是壹個在腳下滾動的泥球;
金沙江兩岸的懸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打著兩岸高聳的懸崖峭壁,給人壹種溫暖的感覺;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讓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讓紅軍高興的是千裏岷山,白雪皚皚。紅軍翻過了岷山,大家興高采烈,滿面春風。
背景:
1934 10中國工農紅軍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救亡,從江西瑞金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李龍長征。壹路上,紅軍戰士無數次打敗了敵人。他們跋山涉水,越過起伏的五嶺,突破烏江的天險,跨過赤水河,跨過烏蒙山,熟練地跨過金沙江,飛過瀘定橋,翻過雪山,跨過草原,最後跨過岷山。經過十壹個省份,於6月1936+00到達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