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最多產的詩人。據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統計,白居易詩歌總收入為2852首,為唐代詩人之冠。第二是杜甫,按全唐詩計有壹千四百六十三首。第三名應該是李白,收詩987首,補詩71首,根據屈原和朱錦程學派的《李白集校勘劄記》,收詩* * * 1058首。可見,白居易的詩幾乎是第二個杜甫的兩倍,真正是唐代最多產的詩人。當然,我上面說的只是基於全唐詩,可能還有壹些遺漏的作品沒有收錄,所以詩人作品的真實數量應該不止這些。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理七年,死於五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大夫,後因被貶為江州宰相吳。長慶年間,輾轉杭州、蘇州做刺史,後成為少府太子。因為不緣與黨有聯系,他被調到了東都。會昌二年,隨刑部尚書為官,最後死於洛陽香山。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章精辟,尤其是他的詩歌,平易近人的作品和壹個老女人的理解。晚年放出意大利詩酒,自稱醉吟先生。壹開始是向元稹致敬,綽號“白元”,與劉禹錫並稱為“白柳”。著有《白長慶集》等。他的詩現在有3000首,這在唐代是首屈壹指的。他曾把自己的詩分為四類:反諷、閑適、感傷、雜法。他非常重視諷刺詩。代表作《新樂府》共50首,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物”的詩學理論,對當時的諸多社會問題提出了較為系統的評論。白居易最傑出的作品是《長恨歌》和《琵琶行》。白居易死後,唐玄宗寫了壹首詩來吊死它。有壹句話:“男孩解說《長恨歌》的時候,胡二會彈琵琶。可見這兩首詩絕對是白詩的代表。至於兩首詩的內容和賞析,網上也不難找到,就不贅述了。另外,白石有壹首詩《別了古草》,也是相當有名的:茫茫草過平原,隨四季來來去去。野火不能燒盡它,春風的吹拂可以使它復活。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陽光下的草地盡頭是妳的旅途。我再壹次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濃濃的草代表了我的深情。這首詩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壹句對聯“山火不曾將它們吞噬,它們在春風中又重新高大起來”。這首詩的賞析網上應該不難找到。偉大的中國人/名人/學生/白居易
我覺得是李白和他的xx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