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花很多時間在閱讀教學上,但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較低。原因是什麽?仔細分析主要是因為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當成了兩件不相關的事情;閱讀教學不當,沒有處理好閱讀和作文的關系。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麽是讀書?是吸收。就像每天吃飯是為了吸收養分壹樣,讀書是為了吸收精神養分...什麽是寫作?是表達。把妳腦子裏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可以用嘴,也可以用筆。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壹個是在,從外到內,壹個是在外,從內到外。這兩樣東西在任何工作中都是經常需要的。他還指出“實際上寫作是以閱讀為基礎的。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因此,不難看出,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閱讀,還要教會他們寫作。三年級是學生學習寫作文的初級階段。如果處理好閱讀和作文的關系,制定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就可以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大大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把寫好作文當成自己的願望和需要。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好兩件事。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和積累語言指導。閱讀和寫作是壹個相互的過程。閱讀是理解和吸收,寫作是理解和表達。只有充分吸收,表達才能更有力量。所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基於這樣的認識,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按照大綱的要求,在閱讀訓練中滲透和積累語言指導。學生的語言庫存越豐富,思維領域就會越廣闊,無論是說還是寫,都會有更大的靈活性,能夠隨時做出恰當的選擇,準確地調用詞語,從而把生動、形象、審美的詞語結合起來。課堂閱讀教學是引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場”。教師要引導學生習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讀多背,多讀各種形式的名著,多讀精彩的部分,直到能背誦為止,讓課文中的語言和文字盡可能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裏。指導學生摘抄單詞和句子,要求學生有摘抄本,指導學生把課文的好單詞好句子記錄到本子上,做到筆記和大腦記憶相結合。指導讀、寫、讀。三年級語文課本在讀完課文後的練習中,列出了十幾個單詞或幾個漂亮的單詞,提出了讀、寫、讀的要求。老師要安排時間讓學生熟悉閱讀和抄寫,最好是默寫下來。從書中摘錄的單詞也需要多讀多背。二、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實踐的指導葉聖陶說:“語文課本無非是個例。有了這個例子,學生應該可以舉壹反三,練習讀寫能力。”因此,在閱讀訓練中應滲透寫作練習指導。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點,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參照對象和創作依據,及時讓學生練習模仿和創造性運用,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活水,紮根於樹,而不是孤立的,效果顯著。正如丁有寬老師所說:“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相輔相成,閱讀和寫作分開,兩者皆輸。”在閱讀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作文練習指導:1。指導運用新學的單詞和句型練習說和寫,可以是代表性的理論寫作,也可以是創造性的說和寫。比如在“參觀人民大會堂”的課上,學生理解了“眼花繚亂”這個詞的含義後,老師進行了進壹步的引導:老師:為什麽我看到了眼花繚亂?生:因為柱子上刻著金花和彩畫。生:因為金花五顏六色,很漂亮。生:我覺得不僅是多種顏色好看,多種形態的金花也好看,彩畫也壹定有很多好看的圖案。所以“我”會眼花繚亂。老師:美麗的金花讓我眼花繚亂。同學們,請回憶壹下,妳們有沒有眼花繚亂的時候?生:商場裏的商品真多,看得我眼花繚亂。生:每年秋天,金水湖都會舉辦菊花展。漂亮的菊花被叔叔阿姨們擺成各種形狀,看得我眼花繚亂。學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絕,是因為老師給學生提供了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的“範例”。學生有實例可模仿,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可以逐漸克服對困難的恐懼,大膽練習說和寫。三年級語文課本,課後練習中安排了壹定單詞的造句練習。在我看來,只有這幾個字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認真發掘教材中隱藏的訓練因素,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訓練。當然,前提是必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己所擁有的生活經驗,不應該鼓勵。2.引導模仿學過的段落結構和課文結構,練習說和寫新內容。初三作文訓練重在寫片段,要確定怎麽說怎麽寫,寫片段要具體清晰。教學中要突出段落訓練這個重點,紮紮實實地進行段落訓練,把閱讀和寫作與訓練結合起來。丁有寬老師認為,初三學生應該重點練習四個結構段:連續性、並列性、總分性、概括性和具體性。這四個結構段都在三年級語文課本裏,老師要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循序漸進地練習。(1)連續結構段落是指壹個段落中有幾層,意思是按順序壹個接壹個地寫。這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結構段落,也是寫作中經常用到的。《師生戀》《海之歌》《手術臺是位置》《做風車的故事》《在雨中》《飛機遇險時》等課文中有典型的連續結構段落。教師可以在學生理解段落的時候安排模仿訓練,如緊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洗手帕、打掃衛生、升國旗為題寫壹段,要求學生照做。(2)並列結構段落是指把事情分成幾個方面來寫的段落。《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三自然段就是這種構造段落的方式,從三個不同的方面描述了海底物產豐富。當學生知道如何同時介紹事物的幾個方面時,他們可以使用平行結構段落。可以引導學生練習“校園壹角”、“美麗花園”等寫作片段,讓學生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加深對這壹結構片段的理解。(3)總分結構段是指由總陳述和分陳述兩層組成的段。在指導學生模仿寫作時,教師可以展示壹般部分,讓學生圍繞整個句子寫下子部分。例:①奶奶養了壹只可愛的小刺魏。課間十分鐘真是豐富多彩!(4)概要和具體結構節是指節中的意義指示、概要介紹和具體描述兩層關系。壹般有兩種情況,壹種是先寫大概,再寫詳細;壹種是先寫細節,再寫小結,如《我們壹定要不負眾望》中的壹段話:第二學期,童第周更加渴望學習。每天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讀壹門外語。晚上,當所有的學生都睡著了,他又去路燈下看書。值班老師發現了,關了路燈,叫他進屋睡覺。趁老師不註意,溜到廁所外的路燈下學習。這段話先寫個大概,再寫個具體。先籠統寫童第周第二學期更努力學習,再具體寫童第周如何更努力學習。我在高壹、高三安排了幾次作文訓練,每次都要求“具體內容”。針對這壹要求,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概括和具體的結構段落,要求學生通過理解、評價、復述和背誦積累壹些精彩的片段,然後要求學生模仿,具體寫出壹段話。3.引導模仿特殊描述和表達,練習說和寫新內容。《翠島》和《灰鳥》兩篇課文中對鳥的形態特征都有生動的描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這種寫法來仔細觀察壹只鳥,學會寫鳥的形態特征。這些課文中有描寫人物外貌的片段,如《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曼谷的小象》《艱苦的歲月》等,可以引導學生模仿這種方法,寫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註意把握人物的特點;《小攝影家》《登天都峰妳錯了》《手術臺就是位置》《躍進千裏到大別山》等課文中人物之間的對話寫得很好,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人物之間對話的片段。4.根據課文內容指導繼續、展開、縮寫、改寫等練習。《小攝影師》《師生關系》讓學生繼續寫作,《古詩二首》《瀑布》讓學生改寫,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豐富想象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學寫字,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熱愛寫作。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