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人生總是在追逐神光,但誰把神光當成神光,誰就沈入無底的苦海。”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人生總是在追逐神光,但誰把神光當成神光,誰就沈入無底的苦海。”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人生總是在追逐虛無縹緲的光,也就是說人壹輩子都在追求那虛無縹緲的光。光是錢,地位,名聲,面子這些東西。而誰把神光當神光,誰就要陷入苦海。

“神光”是夢想和希望的象征。雖然是那麽遙遠,但是人的心裏有那麽壹盞神奇的燈,壹輩子都在追,哪怕最後破滅。漫長的追逐過程是人生的歷程。

雖然這種東西不應該是我們壹輩子追求的,但是我們把它當成了壹個空心的東西。如果我們不去追求,我們就會沈入苦海。總之,人壹生追求的名利都是空的,妳卻視之為空。不去追求,就會受到現實的折磨。

擴展數據:

1930年,26歲的青年詩人臧克家報考了國立青島大學(現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聞壹多寫了兩道論述題:壹是“妳為什麽報考青島大學?””,第二個是“人生雜感”,兩個題目都是任選的,但臧克家都做到了。

他寫《雜生》只有三句話:“人生永遠在追逐幻光,但誰把幻光當幻光,誰就沈入無邊的苦海!”這首獨特的三句《雜感》短小精悍,卻充滿了哲理性的思考,立刻打動了考官聞壹多,聞壹多連連稱奇,給了他98分的高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