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文出生於官宦家庭,世代書香門第。其祖上原為北魏鮮卑皇族拓跋,後隨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大同市)遷至洛陽,在孝文帝漢化改革中改姓袁。北魏死後,定居汝州(今河南臨汝縣)。五代以後,從河南遷到平定府(今山西省平定縣)。他的高曾祖父袁遺是北方末年惠宗宣和年間(1119-1225)神武(虎)在忻州的官方大使。曾祖父袁春(左春人)在北宋時被任命為西州(治今山西隰縣)的永璉大使,從平定遷到忻州,所以他成了忻州人。我的祖父袁子善在王正龍二年(1157)在柔甫(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當過老師。父親袁德明多次科舉失敗,以教授農村學為業,平時以詩酒自娛,著有《東言集》。
元好問出生七個月後,收養了他的二叔葛源,他是壹名縣令(元好問後來稱他為龍城府君)。
元好問生活的時代,正是金元興亡之時,金朝被原本是金屬國的蒙古所滅。崛起後,征服四面八方,滅了晉國。在這樣壹個戰亂動蕩的社會環境中,元好問也經歷了民族毀滅和流離失所的痛苦。總的來說,他的壹生可以分為幾大階段:21歲之前,他過著學生時代和花花公子時代的安逸生活。在過去的20年裏,他隨繼父葛源輾轉於山東、河北、陜西和甘肅的縣令崗位上。壹方面,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很早就顯露出文學才華。8歲時,他因詩歌獲得了“神童”的美譽。雖然第壹次參加科舉考試未能獲得高三的稱號,但因為認識了很多名人,為寫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知識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太原的王忠立(字湯臣)、翰林的屠魯鐸(字玄恕)、著名儒家的郝天廷(字晉卿),都對元好問有所貢獻。另壹方面,元好問因為物質生活的富足和考場上的失意,養成了酗酒的惡習。從22歲到35歲,元好問多次受挫,飽受戰亂和家庭破壞,從山西逃到河南,逐漸定居豫西。在此期間,他嘗到了生活的痛苦和艱辛。然而,通過在汴梁參加考試,他得以與中國著名的人權人物,如趙秉文、楊、、李炎等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不僅學識淵博,詩歌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也為他以後的仕途升遷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從35歲被選入翰林院,到金愛宗閆妍守徐天星第二年(1233),汴京城被蒙古兵攻陷,是他仕途最終結束的時期。這期間,因為不滿史館清冷的官場生活,他很快辭職回到豫西登封老家。後來被舉薦為鎮平、內鄉、宛縣令,後調任中央為尚書省知府,遷居汴京,在那裏過著蒙古攻城、崔莉謀反、汴京城崩、饑寒交迫、血淚縱橫、何去何從等噩夢般的生活。天興二年(1233)起,被蒙古兵俘虜,押往聊城軟禁。元太宗窩闊臺十年(1238)八月,49歲的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作為階下囚,他隨家人輾轉於山東聊城、關市之間,並逐漸與蒙古漢軍首領趙天喜等取得聯系,生活。在此期間,他為晉國的覆滅和國家的漢奸錯誤而痛心疾首,又為了以詩存史,孜孜不倦地編輯了《晉國已故君主兼大臣詩集——中州集》。以“中州”收藏為名,隱含著緬懷故國、以金為正統的深意。從窩闊臺十壹年(1239)秋,50歲回到家鄉忻州,到蒙格七年(1257)九月初四,68歲去世,是其遺民未能為官,為編纂《晉史》而尋找相關資料的時期。在此期間,他交了更多的朋友,寫了更多的詩和文章,他對蒙古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元好問是壹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作家。關於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除了金等傳統戲曲,如詩、詞、歌、曲、賦、小說、傳統理論、筆記、表情、疏、碑、碑文、歌、誌、序、語錄、頌、書、言等,他都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或記載傳說。
元好問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內容真實,感情真摯,語言優美而不華而不實。他的同時代人和後人對他的詩評價很高。他的朋友徐世龍說:“作為詩歌,都有相當的法度,風格的本質是壹種變化。李、杜,大蓋山水詩之祖,法度深厚,豪放豪放。文人如韓歐,公正明了,無奇不有,晦澀難懂之詞;樂府清新失意,悠然光明,制度最備。也可以以俗為雅,改之為新,使前人不傳,東坡、稼軒也不在乎。”他的另壹位朋友葉莉甚至稱贊他是“李二(李白和李詠)的背影”。評元好問《四庫全書總目·義山集》:“好問者為士,金元高聳如壹大篇。他寫的《中州集》意在用詩保存歷史,得之不足。自己做,形象深刻,格調高。沒有南宋渡宋江湖之人的習慣,也沒有江西的粗暴推導之失。說到古文,繩索緊,眾人有備,碑刻特別厲害。”
元好問也是壹位才華橫溢的文藝理論家,他的《詩三首》、《詩三十首》、《與張中傑的閬中論文》、《校系列跋》等。,都精辟地評論了古代詩人詩派的得失。他還提倡寫詩要“誠”“情”,提出了許多寫作上的技術原則,如反對生硬晦澀、亂排典故、學習上要“蓄力久長”,這些都是他幾十年親身實踐的結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元好問是中央和地方官員,兢兢業業,關心國家興亡和民生疾苦,所以他的政治聲望很高。他罷免鎮平縣令時,正是元宵節,百姓老少對他依依不舍,舉杯告別。內鄉郡上任時,流亡在外,邊境安寧。所以他在按照傳統禮儀罷黜母親三年時,受到了“官民”的稱贊:“元好問老傅流亡,順應歷史,非詩人也。”任南陽縣令時,為當地百姓爭取了三年減稅,發展了生產,使百姓有了休養生息的希望。所以河南方誌說他“知南陽郡,尤善治”。《南陽郡誌》記載:“南陽郡,軍民十余萬,(元好問)帥府命鎮督,甚為厲害。”
元好問見證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滅金的全過程,從政多年。他有著強烈的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這使他時刻關註著晉國的命運和古跡的保存。在金儒倒臺前夕,他向政治家們建議用女真小字寫壹部金史,但未能如願,於是私下編了《仁臣雜記》。金死後,他抱著“國史必亡”的愛國信念,決心以自己的力量編纂壹部晉史,並為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拒絕做蒙古的官員,以顯示他的信徒身份和對祖國的忠誠。然而,為了寫黃金的歷史,我不得不與前往蒙古的中上層官員打交道,以獲得他們的協助和必要的信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不理解他,“醜化罵,嘲笑她侮辱她,侮辱她的兒孫。”為了完成自己編纂《金史》的野心,元好問忍辱負重20余年,直至去世。為了編纂《金史》,他在自家院子裏建了壹個“野史館”,作為存放相關資料和編輯撰寫的地方。經過多年奔波,他積累了上百萬字的統治者和大臣遺言資料,後被稱為《金元統治者和大臣言行錄》。以“以詩存史”為宗旨,編輯《中州集》。這是壹部金代詩集,不僅收錄了2116金代去世或不在蒙古的詩人、詩人的詩作,包括金代的兩位皇帝、大臣,甚至布衣的普通百姓(包括2001詩和115詩),也是為每壹位作者* *。《文傳》就是在此基礎上寫成的,後來的《全晉書》自然也是在此基礎上補充的。同時,《中州記》也為金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惜,就在他自信滿滿地說只需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查閱、抄錄《金史錄》中的相關內容,就可以開始寫《金史》這本書的時候,他的壹個朋友卻從中作梗,沒能看到《金史錄》在蒙古戶、漢軍首領張柔的記載,功虧壹簣,讓他後悔不已。雖然元好問生前未能實現編撰《金史》的願望,但他所搜集的材料為編撰元代宋遼金史乃至明代元史提供了大量第壹手材料,尤其為編撰《金史》奠定了基礎。元好問尊重史實,不墨守成規,直截了當,所以後世學者壹致認為《金史》與元好問關系密切,《四庫全書總目》被稱為“他寫的很多書”。元好問修改國亡史的做法也被後人模仿。比如明朝老人萬斯同,他拒絕了博學的清政府宏觀詞部的招募,堅決拒絕了清政府給予的七品俸祿編輯的頭銜,而是以“布衣”參與了明史的編撰。民國三年(1914),清史館成立,多位清史老兵參與編寫《清史稿》,以報故人。
元好問非常重視並努力保護人才,喜歡獎勵落後的人。晉愛宗二年(1233)四月,蒙古兵入侵汴京,元好問推薦了、王鄂、、高明、李治、劉啟、杜、張仲景、時任蒙古秘書長的葉魯初等54位中原學者。然而,他教育或指導了許多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如郝靜,王允,徐苑,王思廉,孟奇,,郝繼賢和嚴復。尤其是他保護、教育白樸的故事,壹直是文壇佳話。白樸之所以後來成為元曲四大家之壹,為白樸《天籟集》作序的王博文認為,這與元好問的教導是分不開的:“留山之後,誰是著名的樂府?殘膏留香化魔,這也見於太素(白蒲詞)。然而,繼承了這座山的人不屬於太素,而是屬於Xi!”
元好問對蒙古的態度經歷了壹個矛盾變化的過程。他為蒙古滅晉國而痛心疾首,對愛宗天興二年(1233)晉汴京西邊的統帥崔莉投降蒙古,背叛金朝嬪妃而懷恨在心。但並沒有完全否定向崔莉投降,客觀上挽救了汴京數百萬人免於壹死的災難。因此,他被迫參與了為崔莉立功勛碑這壹重要的政治事件,這也是他遭受他人冷嘲熱諷的重要借口。金元之交,元好問的思想非常痛苦和矛盾。他壹方面痛心於統治者的腐敗和混亂,希望出現革除舊布的新局面。他看到統治者被蒙古所註定,就把統治者的54部《天演論》推薦給“改革王朝”蒙古。他可以原諒那些投降蒙古的晉國前大臣,比如耶律楚材、張桑、燕章、趙天錫,只要他們做了壹些減輕晉國人民苦難的好事。他在蒙古已經住了二十四五年了。通過多年的觀察,他對蒙古的看法逐漸發生了變化。他對去蒙古為官的中原漢人,如張柔、顏章等,表示贊賞,認為他們能夠促進文化教育,穩定人民生活。特別是非常感謝英明的蒙古國王忽必烈重視儒學,發展學校,實行更有利於經濟文化發展的政策;我特別佩服忽必烈在雲南打敗地方勢力,取消半獨立狀態,恢復漢唐舊新疆的豐功偉績,為他歌功頌德。所以他逐漸把蒙古政府當成了壹個值得他驕傲的正統合法的政府,就像漢唐壹樣。他在七言律詩《劉師舉克制雲南》中,直接稱蒙古為“漢家”:“雲南山高,漢家破墻。九州比九州更九州,海色映南極。”漸漸的,元好問也把自己當成了蒙古的臣民,對立的感情漸漸消失。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元憲宗二年(1252)春夏之際,元好問雖然已經63歲,卻和好友張德惠壹起北上見忽必烈,請求忽必烈做儒學大師,忽必烈欣然接受。他們還提出免除儒兵納稅,忽必烈也同意了。
袁浩文多才多藝。他除了擅長詩歌、政治,在歷算、醫學、書畫鑒賞、書法、佛道等方面也頗有造詣。他的朋友遍布古今,既有名臣貴胄、王侯將相,也有普通的畫家、隱士、醫生、僧道、文人、農民。根據壹些研究,有50個人有書面證據。
元好問,學識淵博,著述豐富,舉後,清正為官,在金元文壇上尤為突出。即使在明清兩代,能和他相提並論的人也是鳳毛麟角,他被學生、老師、朋友尊稱為“壹代宗師”、“壹代宗師”。據信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歌1380余首,380余字,散曲6部,散文250余篇,小說4卷202部,《中州集》10卷,《唐詩宣導》10卷。此外,失傳的著作還有很多:《金雞》、《東坡詩》、《杜詩論》、《詩與自警》、《人臣雜編》、《金朝言行錄》、《南關錄》、《吉劍方》、《顧》等。
袁浩文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長子,字叔,官至袁為汝州;次子元稹,字叔愷,太原道輔;三個兒子總管事,叔字全省。另壹個兒子,綽號阿辛,死得早。第二個女中學生顏淵成了壹名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