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是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北鄰利比亞,東接蘇丹,南接中非,西接尼日爾。
乍得的國土可分為三個主要地區,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的沙漠地區,中部為草原氣候的薩赫勒地區,只有南部的蘇丹草原地區較為肥沃。
乍得以乍得湖的名字作為國名。中國的庫西山是全國最高的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賈梅納。
與此同時,乍得有超過222個民族。法語和阿拉伯語是他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伊斯蘭教是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
擴展數據:
乍得總人口為1065438+萬。中國有超過256個部落。北部、中部和東部居民主要為阿拉伯裔的柏柏爾人、圖布人、瓦達伊人和巴凱爾米人,約占全國人口的45%。
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是薩拉、馬薩、石田琴子和蒙當,約占全國人口的55%。南部居民普遍使用蘇丹語系的薩拉語,北部普遍使用乍得阿拉伯語。
法語和阿拉伯語都是官方語言。居民中,44%信奉伊斯蘭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乍得的地方行政單位分為四級:地區、省、鎮和村。
全國分為28個省,107個州,470個區和44個傳統領地。首都恩賈梅納是壹個獨立的行政單位。乍得歷史悠久,早期的騷文化曾是非洲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500年,乍得湖南部壹直有居民。在公元9-10世紀建立了許多穆斯林王國,加內姆-博爾努王國是主要的穆斯林蘇丹王國。
16世紀後,巴克爾的米國和瓦達伊的王國出現與之競爭,從此三國混戰。1883-1893所有的王國都被蘇丹人巴赫-祖拜爾征服。
19年底,法國殖民者開始入侵,並於1902年占領全境。1910被定為法屬赤道非洲的壹個省,1958被宣布為法蘭西自治共和國,1960於11年8月獲得獨立,乍得成立共和國。
百度百科-乍得* * *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