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倉央嘉措下面這首詩是什麽意思?我放不下她的想法。如果我這樣修法,這輩子就成佛了。

倉央嘉措下面這首詩是什麽意思?我放不下她的想法。如果我這樣修法,這輩子就成佛了。

個人理解,分段中的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指出。希望對妳有幫助:

倉央嘉措所謂的情歌,描述的是世間人對愛情的執著,而陰陽兩面,從另壹個方向來看,其實就是所謂的“道歌”。

別忘了,倉央嘉措是佛教徒。

-

在藏語中,所謂“倉央嘉措情歌”,原意是“倉央嘉措道教歌曲”或“倉央嘉措詩詞”。

在人們的想象中,倉央嘉措是壹個性格古怪,向往世俗生活的僧人。《東方之巔明月升起/嫵媚母親的面龐/浮現在我心中》《壹是最好不要見面,這樣就可以不談戀愛/二是可以不認識,這樣就可以不想念對方》等愛情詩被廣泛閱讀。而真正的倉央嘉措又是怎樣的呢?除了這些詩,人們對他了解多少?

其實不是情歌(雜路),是道士歌(古路),因為原題是《倉央嘉措古路》而不是《倉央嘉措雜路》。藏語中“紮魯”是規範的,“紮”是名副其實的“情感”。而“上師”的意思就是“道歌”,是壹首帶有訓誡意義的宗教道歌。所以,當初翻譯倉央嘉措詩歌的人,不管他現在有多權威,其實都是失敗的,因為光是詩歌標題的翻譯就出現了錯誤,導致了今天的誤傳。在倉央嘉措詩歌的翻譯中,有許多歪曲歷史和事實的地方,甚至忽略了真實的藏族文化及其宗教意義,這實際上歪曲了這些詩歌的原意。

例如

下面簡單分析兩首在詩歌中廣為傳誦的詩歌:

“在東邊的山頂上,壹輪明月升起。

壹張年輕女孩的臉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附:沙溢的“打磨”是:

“東山山頂上,壹輪明月升起。

母親般的愛人的臉浮現在我的腦海。")

這樣壹來,讀者當然會認為這是在思念自己的愛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是由於譯者對西藏文化和歷史的無知甚至不負責任。譯者的失敗在於“少女”(或“情母”)這個詞。原文中,這個詞是“瑪吉阿媽”,“瑪吉阿媽”不是“少女”,也不是“母親般的情人”。“Maggie”直譯過來就是“不是她自己的”;“Ama”的意思是“母親”,也就是說,“Maggie Ama”的意思是“生母以外的母親”。

眾所周知,“母親”這個詞往往不僅僅指親生母親,還有很多含義,比如大地之母、祖國之母等等。倉央嘉措所說的“生母以外的母親”,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輕易斷言他想說誰。我們必須了解當時的歷史,深入研究倉央嘉措本人,才能試圖理解他所說的“生母之外的母親”和整首歌。

他的這首詩是在西藏和蒙古(受援國和捐助國)關系惡化的歷史形勢下寫的。1075年,蒙藏漢人為了奪取政權,殺害了為西藏民族立下豐功偉績,深受西藏人民崇敬和愛戴的狄斯三傑加措,而狄斯三傑加措也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政治和宗教兩方面的導師(想詳細了解時局和這首歌的朋友,可參考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華澤和張方圓才讓編輯的《西藏》。然後這股惡勢力試圖陷害倉央嘉措,以至於在1707年,倉央嘉措被迫放棄政權,遠離拉薩,不得不在流亡中度過壹生。

結合當時的歷史,分析詩人的處境,可以理解“生母之外的母親”是倉央嘉措壹生中可以與生母狄斯三姐嘉措相提並論的重要人物。對西藏文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首詩其實是用暗示的方式表達了倉央嘉措當時的思想感情,即在人身自由缺失、政權落入他人之手的歷史境遇中,懷念昔日繁華的故土,或者懷念已故的恩師迪斯三傑·嘉措。也有藏族學者認為,“生母以外的母親”指的是倉央嘉措的根本上師,這也符合藏族的宗教傳統。

事實上,倉央嘉措《道格》中的許多詩歌都是通過暗示、隱喻或引用的方式來表達佛教中的壹些思想,含蓄地傳達倉央嘉措自身的處境和當時歷史原因造成的整個民族的許多難以言說的困難,並非深情。

再看另壹首歌:

“如果我們從未相遇,人們就不會相愛;

如果沒見過面,怎麽會得相思病?"

(附:沙溢的“打磨”是:

“第壹,最好不要見面,這樣可以不談戀愛;

第二,最好不要認識,這樣可以不想念對方。")

這首詩的翻譯也是失敗的,因為譯者沒有尊重這首歌的原意,而是根據主觀意見翻譯的。其實原文中並沒有所謂的“愛”和“相思”(懂藏語的可以參考原文)。

以下翻譯更接近原意:

“第壹,最好不要找它,以免被它迷住;

第二,最好不要熟悉,免得以後吃虧。"

可見,原詩根本不是“情歌”,而是名副其實的“道士歌”。而且這首歌的理解需要對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有壹個基本的了解。作為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從小接受了廣泛的宗教教育(他的父親是尼瑪甫藏大師仁增白瑪林巴的後裔,也是壹位有造詣的密宗老師和瑜伽士)。15歲,正式登上六世達賴喇嘛的寶座,也受到藏傳佛教高僧大德的嚴格宗教教育。所以他的世界觀其實是佛教的世界觀,這壹點在他身上也有體現。

-

世上的人對愛情都很執著,放不下這個“她”。他們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希望能壹直看到它。如此強烈的堅持,其實根源於這個“我”。

因為“她”是這個“我”選擇的,我愛,我也愛,所以愛是壹種極端自私的表現。大多數人口口聲聲說“愛妳”,實質是占有,不是付出。

是菩薩的行為是純粹的奉獻和不求回報。

因為菩薩的慈悲是“無我”,所以沒有私心。

壹般來說,妳越自私,就越難看清內心的本質,也就是佛性,就像不斷增加的烏雲遮住了太陽,所以很難從雲層中看到太陽。

因為我想要的時候得到了短暫的快樂,但我沒有,我的痛苦和煩惱因為自己而不斷積累。

自我依戀的程度是壹個人是否容易感到幸福的標尺,不太滿足的人往往會感到幸福。

但如果這個“她”是佛呢?這首歌的味道馬上就變了,我放不下佛。

那就是說要壹直記住佛法,沒有任何自私的心態,用這種心態去修行,那麽這輩子成佛就真的有希望了。

鼎立地藏王菩薩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信佛。

祝六點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