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秋夜南湖水,清煙,怎能乘天?
讓洞庭湖賒幾分月色,高高興興地賞月喝酒。
翻譯:
秋天的夜晚,南湖的水面清澈無煙(不禁生出“上天”獨立羽化的念頭),可它怎麽能騎著溪水上天呢?讓我們給洞庭湖壹點月光的功勞,高高興興地賞月喝酒吧。
五首洞庭湖詩的背景(下)
這首詩是李白、賈芝、裴九三泛舟洞庭湖時所作。三個人因為各自的原因去了越州(今湖南嶽陽)。唐肅宗甘源二年(759年)三月,九節師被秋水打敗,洛陽內外壹片恐慌。時任中書都督的賈植從汝州南下,於是被貶為越州司馬。
那是去年秋天,我在越州上任。賈植的詩題為《初抵巴陵》(巴陵即越州),詩中寫的是秋景,可見他是在甘源二年秋被貶到越州的。李白被王勇李林牽連,流放夜郎。甘源第二年春,被流放的他被釋放出三峽,夏秋兩季在江夏、越州休整,正好遇到被流放到越州的賈治。
裴九任刑部侍郎時,參與朝中派系鬥爭,被貶嶺南,途經越州。三人同舟共濟,身在異鄉,相邀壹同遊洞庭湖,相濡以沫。找樂子是很強的。其間,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他們每個人都有走向未來時的贈言詩。在唐詩史上,也是壹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