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審視文學,不難發現十七年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壹筆,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雖然,由於政治語境的原因,十七年文學比其他階段的文學更傾向於展現社會歷史進程,強調政治對文學的引導和影響,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功利性,不可避免地給它帶來了批評,造成文學批評家和大眾對其審美價值的忽視。政治抒情詩作為十七年文學的類型之壹,也不例外。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交流對話環境的進壹步開放,無論是文學批評家還是大眾都不滿足於對政治抒情詩的片面理解和評價,而是期望回到歷史語境中重新審視這壹時期的詩歌。
有必要在結合文本真實和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運用引用、分析、比較等方法,對17年政治抒情詩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進行系統的探討,闡釋其藝術特色和社會價值,進而為我們更公正、客觀地評價17年政治抒情詩提供參考。
本文著重探討十七年政治抒情詩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通過分析詩歌所處的時代、詩人的情感和詩歌形式的特點,展示十七年政治抒情詩的審美價值,從而反映時代與詩歌的關系以及作者在文學創作中所起的作用。
在社會意義部分,強調政治歌詞不僅可以作為過去歷史的證據,而且可以反映不同時代的精神和脈搏,還可以激發人們的鬥誌和士兵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