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劉京聞
作者:蘇軾
荷花枯萎了,捧著雨水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菊花的花枝還傲立著抗寒霜。
好年景壹定要記住,是橙橙的。
“翻譯”
荷花枯萎了,連捧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戰勝菊花的花枝傲立寒霜。
妳壹定記得壹年中最好的時光,就是橘子金黃翠綠的深秋初冬。
[註釋]
:劉,字,著有詩集。當時他是浙浙兵馬都督,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上表舉薦,並為其詩作付費。
荷花:荷花雕謝又雕謝。
青:擡起來,擡起來。
雨蓋:原名傘,詩中指荷葉伸展的方式。
菊花渣:菊花枯萎。
y:還是。
傲霜:不畏嚴寒,堅強不屈。
小君:以前是指古代的君王,後來壹般是指對男性的尊稱,妳。
記住:妳必須記住。
最重要的是:壹個是“確切”。
橘橙綠時間:指橘子變黃,橘子仍為綠色的時間,指農歷秋末冬初。
"創建背景"
這首詩寫於1090(元佑五年)初冬。當時,蘇軾正在杭州工作,同時擔任浙江和浙江兩地兵馬都督的劉也在杭州。兩人壹直是密友,有著深厚的友誼。詩人壹方面視劉京聞為國士,以“乞劉基孫子”自薦;另壹方面,給這首詩鼓勵壹下。
全詩賞析
詩裏唱的是初冬的景色。為了突出壹年中“橙、橙、綠”的最佳景色,詩人首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壹幅最後的秋天的畫面:曾經綠葉紅花映日的朱利安荷塘,早已綠紅壹片,枯萎的莖葉再也撐不起綠色的傘來遮擋風雨;獨立樹籬下的殘菊,雖然莖是芬芳的,但也沒有葉子,只有挺拔的枝條迎風傲霜,依然茁壯。大自然有很多種,壹年花開花落。可以說季節不同,月份不同。
在這裏,詩人只選擇了分別在夏秋兩季占主導地位的荷花和菊花,寫出了它們的雕零,以襯托出橘的冷心。詩人的高明還在於,他沒有簡單地寫荷花和菊花的雕零,而是把描寫延伸到了荷葉和菊花枝上。縱觀荷花的壹生,荷葉對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這首詩寫的是初冬的景色。作者說,秋來冬來,荷花雖盡,但仍是橙橙的美好時光。詩中“傲霜枝”的比喻意在歌頌劉京聞的高貴和高尚品格。“菊花裏還有壹枝傲霜”,後來被用來比喻不屈不撓的人。
“作者簡介”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0),號子瞻、何忠,名鐵罐道人,東坡居士,號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學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字縱橫;詩歌題材廣泛,清新健康,運用誇張的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散文寫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的好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見長。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並稱“千古四大文學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冊》、《古木怪石圖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