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漫長的冬天過去了,五彩繽紛、生機勃勃的春天向我們走來。壹會兒,春風溫暖地吹著我們的臉;過了壹會兒,春雨飄落下來,讓大自然格外清澈。
奶奶說:“清明節是最有詩意的節日。”我們翻看《兒讀古詩詞》這本書,找到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滿街柳綠如煙,化為三月天》這首詩。就像壹簾紅杏,姑娘炫目送秋千。"還有宋代詩人吳為信的壹句詩,"梨花漸起風清,遊子尋春出城。“黃昏時分,歌聲收拾停當,萬柳是鶯。”還有唐代詩人杜牧的著名詩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杏花村。”這些詩都描寫了清明節給人們帶來的壹般精神享受,尤其是杜牧把清明節和“雨”緊密聯系在壹起,是壹種極致的詩意感悟。
我喜歡清明節的另壹個原因是:我終於有機會在郊區擁抱春天了。第壹個機會是學校會組織我們去春遊。屆時,師生們將乘車欣賞春天的美景,來到風景如畫的大山、草原或湖邊的柳樹下,享受春天的快樂。第二次機會是和吳家所有成員聯手掃墓。屆時,我們將帶著鮮花、水果和蛋糕去祭奠吳家的祖先。我們會在墓碑前排隊鞠躬,奶奶鞠躬的時候會說:“爸爸媽媽,我們來看妳了。”然後,我和我的堂兄妹會在山裏互相追逐,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們會各自帶自己喜歡的玩具,比如跳繩,空竹。直到我聽到“走吧!”隨著壹聲喊,我們依依不舍地走向自己的車,相互揮手,奔向同壹個目的地——安樂園餐廳。
回來的路上,我沈浸在離開的感覺中,奶奶卻小聲對我說:“這個活動可以叫掃墓,也可以叫徒步。我們把掃墓和徒步旅行結合起來。
回家的路上,想著明年的掃墓和徒步。壹年壹度的清明節是我小學生活中壹個難忘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