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追求所涉及的社會現實只是壹個方面,還有另壹個重要的內容,即“人”的主題。浮士德不斷追求的動力不是來自社會矛盾的召喚,也不是像某些文章認為的來自魔鬼的誘惑,而是浮士德內心的不平衡,是他內心的痛苦促使他不斷追求。他的痛苦不是源於對外界和物質的不滿,而是源於對自己處境的不滿。他想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種種缺點,追求更人性、更理想、更健全的人格。只有從“人”的主題來看《浮士德》,才能還原《浮士德》的完整性;只有從“人”這個主題入手,才能找到《浮士德》的關鍵。
浮士德的每壹個追求都是虛無的,因為他追求的不是社會矛盾的解決,而是健全完善的人格。他否定了人格不完美的各個階段,最終找到了最健全最完美的生活方式。“人”的主題是18世紀德國美學所探討的主題,也反映了歌德本人的美學思想。如果說現實的內容在《浮士德》中是分散的、分割的,那麽“人”的主題則是壹致的、整體的,是《浮士德》整體的統壹。也符合歌德自己的創作思想。歌德曾指出,“藝術家應該通過整體對世界說話”,而這個整體“不是在自然界中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靈的產物”。根據這段話,我們認為浮士德的活動是可以分割的,現實是可以分割和組合的,但歌德的思想應該是統壹的,浮士德的形象應該作為壹個完整的形象出現。這符合歌德對人的看法。他曾說:“人是壹個整體,是許多內在相關能力的統壹體。”藝術作品必須與整個人類對話,必須適應這種豐富的統壹和這種單壹的混雜。“如果還說浮士德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應該說這只是說出了浮士德形象的象征意義。它的本義,即對完美人性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如果回到《浮士德》中,會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
浮士德出現的時候是個老醫生。他當時已經掌握了哲學、法學、醫學、神學四門學科。學識淵博,聲望淩駕於所有博士、碩士、律師、牧師之上,可謂成功,老博士應該心滿意足了。但事實恰恰相反。浮士德半夜出現,他半夜靠在案上,擔心留在天上。他不擔心家庭的不幸和天災,但他的煩惱是他靈魂痛苦的表現。精神勞動這種生活方式的缺陷,導致了文人的理性發展,而感性生活的貧乏,導致了文人飽受人性片面之苦。浮士德的很多苦難都是從事精神勞動的人所生,是知識分子無法逃避的深重苦難。浮士德的痛苦和追求往往具有精神工作者的共同特征,甚至擴展到甚至全人類的普遍意義。難怪郭沫若先生眼光獨到,說《浮士德》是壹部關於人類靈魂的歷史。(易曉明)
歌德代表了德國資產階級古典文學的巔峰,是公認的世界文學巨匠之壹,也是最後壹個像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著名人物壹樣努力成為通才的歐洲人。他是壹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影響了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德國詩歌。同時在小說、戲劇、文學理論、哲學、歷史、造型藝術、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他將壹直處於低谷的德國文學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獲得了不朽的世界性聲譽。
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法蘭克福。他的父親是壹個熱愛藝術、學識淵博的人,並且是皇家參議院的成員。他的母親聰明活潑,富有想象力,歌德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很早就學習了英語、法語和古希臘語、拉丁語等古代語言。
1765年,歌德前往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開始了他早期的詩歌和戲劇創作。65438年至0770年,歌德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深造。在此期間,他結識了《颶風與突進》節目的制作人赫爾德,並受其影響投身於《颶風與突進》。1771年,他回到法蘭克福當律師。在此期間,他寫了歷史劇《Goetz von Berlichingen》(1773)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1774),並開始寫《浮士德》。1775年深秋,歌德應魏瑪公爵之邀,以詩人身份來到魏瑪,後擔任樞密院顧問、大臣、總理,並在此生活了50年。魏瑪是個小國,人口只有6萬。歌德在魏瑪很受尊重,享受優厚的待遇,住房,別墅,高薪。後來,歌德的壹些朋友也來到了魏瑪,在那裏劇作家席勒成為了壹名教授。很快魏瑪成為作家和藝術家的天堂,這對德國和歐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魏瑪成為德國的精神文化中心。今天,魏瑪是德意誌民族的文化聖地。沒有歌德,可以說是未來無中生有的魏瑪。當時歌德肩負重任,非常努力。樞密院只有四個人。他主管軍政、外交、金融、築路、水利、礦業,為百姓辦了許多實事。他的許多哲學和自然科學思想都來源於他的實踐,他後期作品《浮士德》的豐富內容也與這些實踐有關,這也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素材。由於他的實際工作,歌德對自然科學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自然。
從65438年到0786年,歌德在意大利旅行了壹年零九個月。在羅馬,他結識了壹些德國藝術家、考古學家和作家,陶醉於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藝術世界。意大利復興了歌德的創作活力。他寫了詩劇《陶洛斯的伊菲革涅亞》和悲劇《埃格蒙特》。
1788年6月,歌德被從意大利召回魏瑪。他辭去了許多法院職位,把自己局限於領導魏瑪劇院和負責采礦。這壹時期,他的思想矛盾更加尖銳和突出。因為不了解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所以寫了壹些諷刺法國大革命的劇本,比如《公民將軍》(1793)、《激動的人們》(1794)。
1794年,歌德和席勒成為朋友,兩位偉大作家之間輝煌的10年合作開始了。歌德曾自豪地說:“德國有這樣的兩個人,應該感到滿足。”他們共同主持魏瑪劇院,編輯文學雜誌,並寫了許多詩歌和歌謠。在此期間,歌德還完成了幾部重要作品,如《威廉·梅斯特的學習時代》(1795 -1796)、《海爾杜的綠苔》(1797)、《浮士德》(1808)。
進入19世紀後,500多歲的歌德在面對時代巨變時,表現出豁達自強的可貴精神。他對開鑿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新興科學和宏大工程表現出極大熱情,對聖西門和傅立葉的空想社會主義進行了認真研究,對包括中國文學作品在內的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提出了“世界文學時代即將到來”的著名預言。
1805年席勒去世後,歌德的主要作品《威廉·梅斯特的漫遊時代》和《浮士德》第二卷未能延續。歌德寫了小說《親和》(1809),寫了自傳《詩與真理》(1811-1814)的前三卷,最後壹卷是1836544。
19世紀初歐洲動蕩不安。拿破侖戰敗,歐洲建立封建神聖同盟;英法資本主義的進壹步發展,加劇了兩國的階級矛盾。歌德關註時代的變遷,思考人類的現狀和未來。與此同時,他也十分關註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強了對自然科學的研究。1819歌德晚年出版了詩歌中最豐富的收獲——《東西方集》。此外,他還寫了《意大利遊記》(1829)和《法國之旅》。從1824開始,歌德主要致力於寫兩部作品:《威廉·梅斯特的漫遊時代》(1829)和《浮士德二世》(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逝世,享年83歲。自從開始寫作以來,他壹直是歐洲文壇的風雲人物。可以說,從歌德和他的作品開始,整個德國文學真正開始有了對抗世界文學的底氣。這位歐洲最聰明、最受尊敬的偉人將會以他的作品永遠閃耀光芒。
歌德是最著名的德國詩人。《少年維特》這部不到150頁的書信體小說,是最早也是最長期讓歌德享有國際聲譽的壹部。1772年5月至9月,歌德在威茲拉爾帝國高等法學院實習。在壹次舞會上,他認識了朋友K的未婚妻夏洛特·布芙,並無果而終地愛上了她。這促使歌德寫下了他的傑作《少年維特》。維克多是壹個熱愛自然,追求個性和情感自由,反對封建習俗束縛,痛恨官僚貴族的青年。但他無法改變現實對人格發展的壓制,壹生處處碰壁,最後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境地。維克多的死是他對他所生活的社會的反抗。整部小說因其細膩的情感和感人的語言而被稱為“抒情散文小說”。
“奔流運動”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德國,是德國第壹次資產階級文學運動,是德國啟蒙運動的延續和發展。颶風運動疲憊之後,德國文學進入古典時期。歌德和席勒是德國兩位傑出的文學家,他們在青年時代都經歷了壹場急速的運動,後來又壹起成為古典時期的代表。
席勒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和劇作家。《陰謀與愛情》是他在《沖鋒陷陣》創作期間的代表作,是壹部具有反封建現實意義的經典劇作。劇本通過天真的平民少女路易絲和貴族青年費迪南的愛情悲劇,深刻揭露了德國宮廷的黑暗和醜惡,鞭撻了封建貴族的揮霍、暴政和殘暴以及他們對權力的爭奪,同時熱情歌頌和贊美了市民階級的道德和尊嚴。恩格斯曾稱這部劇為“第壹部帶有政治傾向的德國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