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也可稱為表現方法,是作者根據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使用的壹種語言表達方式,屬於文章的整體語言應用形式。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解釋(詩歌中沒有“解釋”這壹說)。
敘事:敘述人物經歷或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壹般用來表現敘事詩,以高中課本的《琵琶行》《孔雀東南飛》為代表,也有詩詞絕句,如杜甫的《登嶽陽樓》:“久聞洞庭湖,今終於登此樓。”
描寫:用生動的語言對人、事、環境的具體描述和刻畫。比如《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的描寫:“腳下踩著絲,頭上閃著龜甲。腰若流水,則聞明月。意思是像切洋蔥根,口含達尼。”其中,線描是詩歌鑒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評論:對人和事物的性質、是非、價值、特點和作用所表達的意見。如秦觀《鵲橋仙》雲:“兩情若久,是早晚?”柳永《林玉令》:“自古情傷離別,怎能在清秋時節不聞不問?”
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直接的和間接的都有。詩歌鑒賞中的間接抒情,壹般表現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悼亡情景、以物表意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表達技巧)
例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⑧①李商隱
遠方,書歸夢,唯有空床為敵。階下青苔紅樹林,雨中月愁。
【註意】①結束住宅:閑置住宅。②平秋:秋天的代名詞。
問:這首詩的三四句有什麽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壹下。
分析: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第三、四句最大的特點是寓情於景,融景於境。詩人借助苔蘚、紅樹、雨和月亮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強烈的主觀色彩,營造了壹種冷寂的氣氛,表達了悲傷、孤獨和思鄉之情。
例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末告別韓聰
花飛花落,枝繁葉茂,友人出京城,雲中暮光亭與帝國繁華,古今情緣盡在其中。
遠遊之人,不可不聽宮中流水,時之聲也。
問:這首詩是怎麽融進風景的?請簡單評價壹下。
簡要分析:這首詩將友情、人情世故濃縮為“古今情愫”,融為壹幅由“青黛”、“紅瘦”、“宮前水”等意象構成的感傷畫卷,形成了情與景交融的特點。
壹般來說,記敘文多采用敘述、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議論文多采用論證的表達方式,說明文多采用解釋的表達方式。
當然,表達方式的使用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記敘文中可以使用少量的論述或說明,議論文中也可以使用少量的記敘文、描述文或說明文。至於雜文、遊記、隨筆等分類更細的文體,表達更為靈活。
簡而言之,表達方式的使用要服從於風格和主題的需要。
2.修辭學
任何使句子更生動、更有表現力、更有藝術性的方法或手段,都可以稱為修辭。修辭是針對具體的句子。
修辭格種類繁多,內容各異。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修辭格)* * *有八種:比喻、類比、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句。
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喻、類比、借代、誇張、對偶、設問、反問句、真實、喚起。
⑴比喻:將壹個事物或情況與另壹個事物或情況相比較,可分為明喻、暗喻、借代和比喻。具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為形象的作用。比如“能有多少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詩,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作滾滾東流的河水,寫出了愁的數目和長短。
例題分析: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這個問題。
劉造卿派盧梅坡去接劉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都在京師。匆匆聚散,雲邊孤雁,水上浮萍。怎麽才能教人不受傷?感受幾度,魂飛夢驚。入夜後,我想妳,塵隨馬去,月明揚帆。
【註意事項】①泛菊:喝菊花酒。②吹梅:打梅花落。
問:作者主要用什麽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請用整字內容詳細說明。
分析:這首詩主要運用了隱喻。第壹部用“雲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表達離別之痛,下壹部用“塵隨馬去,月帆來”的比喻表達思念之情。
(2)借代:借用相關事物來代替要表達的事物。轉喻可以用部分代表整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轉喻的使用使語言簡潔含蓄。比如李清照的《如夢》“妳知道嗎?妳知道嗎?應該是綠肥瘦瘦的。”詩中用“綠”和“紅”分別代替葉子和花,來形容葉子的繁盛和花的雕零。
(1)借用人(或物)的標誌、特征來代替人(或物)的名稱。
實例分析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從北京到奉賢吟五百字》
簡要分析:“諸門”指住在驪山宮的權貴之家,反映的是宮門外的淒慘狀況。
(2)借用事物的代表性部分來代替整體。
實例分析:1:孤帆遠藍天,唯長江天流。——李白《去揚州途中別了孟浩然》
簡要分析:“帆”原指掛在船桅上使船借風前進的篷布。在這裏,詩人用“帆”指代整艘船。
實例分析二:骨灰沒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簡要分析:“檀”是船上的桅桿,槳是比槳大的劃槳工具,安裝在船尾或船邊。這裏用的不是戰艦,而是。
(3)用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代替抽象事物。
實例分析1: ①我們舉起杯子想喝酒——但是,唉,沒有音樂。——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管”是壹種類似長笛的樂器,“弦”是樂器上的腸線或金屬線。在這裏,詩人用“管”和“弦”來指代音樂。
例二:我覺得當年,金戈鐵馬,虎吞萬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顧北亭懷古》
簡要分析:“金戈”指的是壹種金屬戈,“鐵馬”指的是裝備有鐵甲盔甲的戰馬。在這裏,“金戈馬鐵”是用來指精銳部隊。
⑶.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功能、程度的放大或縮小描述。它具有更突出、更生動地表達事物的功能。李白的作品極為傑出,如:《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危樓百尺》。
例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李白,隨夏十二登嶽陽樓。
登上嶽陽樓,遠眺長江,直至開闊的洞庭湖。看到大雁南飛引起我傷心的心,遠處的山在標題壹個好月。
在高天的上層,呆在椅子上,上傳壹杯天上的酒。醉後升起的涼風,隨風吹著衣袖,我們就要歸來。
【註】甘源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被赦,回江陵舟,南遊嶽陽,寫此詩。
問:簡要分析了第三輯《留在雲上,天上壹杯》所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
簡要分析:第三部分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巍峨的嶽陽樓。同時,這兩首詩想象神奇,把雲上的榻和天上的“行杯”連接起來,寫出了詩人仿佛置身仙境的情景。
(4)對偶性:用壹對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上看,語言簡潔、工整、對稱;從內容上看,意思比較集中,含蓄。
例題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春遊即興李華
益陽城下,草長鶯飛,水自東向西流。香樹無花,鳥語壹路春山。
問:這首詩的第三和第四句使用了什麽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簡要分析:這首詩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修辭方法是對偶的,“香樹”對“春山”,“花”對“鳥”,“落”對“空哭”。
5.類比:把東西說成人叫擬人,或者把人說成莊稼叫擬像。對比具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所描寫的人、事、物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例題分析:閱讀下面兩首詩,根據提示完成鑒賞。
薛寶釵高呼白海棠。
簡白日熏掩門,攜手骨灰盒灌苔盆。胭脂洗去秋日舞臺的陰影,冰雪招露靈魂。
淡了才知道花更艷,愁了才得玉無痕。如果妳想為白蒂的清潔買單,妳不說婷婷就會頭暈。
林黛玉高呼白海棠。
半卷簾掩門,冰磨成土玉作盆。偷壹個梨三分錢,借壹個梅花壹個魂。
月洞仙人縫袍,秋日總在我心的女子抹鴉痕。誰害羞沈默?我厭倦了倚著西風的夜晚。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杜1996+2005年2月第二版《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詠物詩講究形神兼備。在上面兩首詩中,對聯側重於白海棠的“白”,但神的畫和寫是不同的。
“胭脂洗盡秋臺影,冰雪引露築魂”。第壹句是洗去胭脂,表現其自然美,第二句是用晶瑩的冰雪來形容冰與玉的靈魂。倒裝句的運用新穎獨特:“洗”和“招”兩個字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傳達了白海棠的情感表達;“秋階”和“露圬工”的襯托更是意味深長。詩人含蓄地表現了白海棠的樸素、優雅、幹凈和上進心。
“偷個梨核三分錢,借個梅花換壹縷魂”是對聯_ _ _ _ _ _
簡要分析:“偷梨核三分白,借壹縷梅花魂”,第壹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比“洗出”壹句更註重“白”的明凈表達,第二句以梅花魂賦予白海棠超然物外、傲視天下的精神;“偷”與“借”巧妙運用擬人手法;“偷”這個詞是貶義的,是想象的,是巧妙的。
【6】設問與反問:設問就是先提問,然後自己發表觀點。問題的引入帶動了整篇文章,問題在中間,承上啟下,問題在最後,深化了主題,讓人回味無窮。反問句是以問句的形式表達明確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感情。
實例分析1:“天下英雄是誰?河上有酒,與曹公平。”
簡要分析:以壹個問題開頭,點出主題,引出下面對三國人物英雄業績的分層次描述。
例二:王安石《題烏江閣》:“今江東子弟雖在,豈肯為君東山再起?”
分析:反問句用的是冷色調,強調歷史的必然性。
3.表達技巧
表現手段也可稱為表現手段(或表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體或部分產生鮮明強烈的印象,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以視為表現手段。主要側重於使文章整體或部分有效。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對比、象征、用典、速寫、蒙太奇、以物表誌、以景抒情、心理刻畫、以和合莊、聯想想象等等。
實例分析:陶淵明《歸園》(下)簡析:“山南種豆時,草滿豆,苗稀。清晨早起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月光下扛鋤頭歸來。..... "句子的表達。
簡要分析:這句話純粹是線描手法,寥寥幾筆為我們勾勒出田園生活,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素描是中國畫的壹種技巧。這種畫不需要色彩烘托和染色,只用黑線描摹物體。在文學創作中,線描是指用最經濟、最節儉的筆墨,不渲染、不對比,不花言巧語,畫出生動傳神的形象。它的特點是:抓住被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只用寥寥數筆,形神兼備。
4.差異和聯系
表達和修辭:
表達和修辭都可以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但表達是用來增強文章整體或部分的表達效果,而修辭是用來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側重於對句子的修飾;表達是從宏觀的角度表達文章,修辭是從微觀的角度表達文章。
表達和修辭的界限不是絕對的。
比如,重復是壹種修辭手法,但如果間隔使用,對文章的整體表達會有非常明顯的作用,也可視為壹種表達手段;隱喻是壹種修辭手段,有時也可以是壹種表達手段;等壹下。
簡而言之,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當壹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產生整體效果,增強文章的表現力,或者壹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反復使用後產生整體表現力,那麽這種修辭手法也可以視為壹種表現手法。
表情、修辭、表情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經常遇到的、無法回避的概念。我們必須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認真理解它們,才能真正區分它們,熟練運用它們。
示例:
1.試分析下面這首詩的表達和作用。
白玫(王冕)
此身在冰天雪地之林,與桃李不同。頓時,壹夜芬芳,散如萬裏枯泉。
答:這首詩運用的表現手法和作用有:(1)用冰雪森林襯托梅花的堅韌和抗寒;⑵與桃花混香塵相比,表現出梅的高風亮節。⑶以物表誌(象征),以梅花意象表達作者的理想追求。
2.閱讀下列單詞並回答問題:
余慶和袁熙
辛棄疾
東方夜千樹開,繁星點點。寶馬雕車滿路香,鳳笛響,玉壺閃,魚龍共舞壹夜。
飛蛾,雪,柳,金線,笑,香都走了。在人群中尋找她,突然回頭,那個人就在那裏,燈光昏暗。
註①玉案:碑文名稱。②花千樹:形容燈的數量,如千樹齊開。(3)寶馬雕:指觀燈的貴族豪門的華麗車馬。(4)瀟峰:據《神仙傳》記載,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擅長吹笛子作馮明音,引來了鳳凰。因此,蕭被稱為。⑤玉壺:比喻月亮。⑥蛾雪柳:元宵節婦女佩戴的裝飾品。⑦腐朽:分散。
全詞主要用什麽樣的表達?妳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感受的?
答:主要運用對比(或對比、對比)的表現手法,將《那個人》的孤獨寂寞與元宵節的熱鬧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不俗、甘於寂寞、保持人民氣節的高尚品格。
描述:辛棄疾(1140—1207),黎城(今山東省黎城縣)人,出生於右安。從小在金兵占領的地區長大。他的祖父辛贊經常教育他抵制復辟黃金,洗刷國恥。20歲時,他率領2000多人抗金,投奔以耿靜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任耿靜書記。後又回到南宋,任建康府(今江蘇省南京市)判官,知州(今安徽省滁縣),提江西刑獄,湖北移送協定,湖南安福使,江西安福使。他在擔任地方官期間,重視發展生產,訓練軍隊,積極準備北伐,表現出非凡的軍政才能,因此受到朝廷當權者的痛恨。被罷官後,在信州上饒(今江西省上饒市)生活了近20年。雖然他擔任福建安福使的時間很短,但很快就被免職了。到了晚年,朝廷處境危急,被人利用,但仍不可信任,最後懷恨而死。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詞深刻反映了當時尖銳的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表現了他積極主張抗金、實現國家統壹的愛國熱情。其作品題材廣闊,風格多樣,豪放不羈,善於用典和寫生,開拓了詞的疆域,提高了詞的表現力,成為南宋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還有壹本賈的和短句集。
這個詞側重於對比。最後壹部電影渲染元宵節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壹派繁華景象;下壹部電影的開頭,也描繪了女子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看燈開心大笑的場景。所有這些都不是本文的主要對象,只是壹個陪襯。最後,指出“微光”的“人”,壹個悲傷、孤獨、寂寞的人,才是作品的主角。眼前熱鬧非凡的景象,是為了襯托昏黃燈光的冷峻;微笑開朗的壹群觀燈人,襯托出了“那個人”的孤獨。然而,作者描寫這樣壹個孤獨的人,用意何在?梁啟超在《美術館詩集》中評論說:“自憐是孤獨的,悲者自有懷抱。”縱觀作者的人生經歷,這首詩是以被革職隱居的“那個人”的形象寫成的。這裏面其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作者個性的體現。與“那個人”相比,它表達了詩人的閑適和孤獨。
就修辭而言,這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比喻:“花千樹”——把元西的煙火比作千樹開花;“吹落星辰如雨”——煙花如星辰吹落如雨;“玉壺”——比喻月亮。
借代:《飛蛾與雪柳》——把年輕漂亮的女人換成元宵節女人戴的飾品。
3.賀鑄《玉案》“有多少閑情?宜川煙,滿城風,黃梅雨,李白《秋普格》“白發三千尺,緣份似長愁。鏡中不知何處得秋霜。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提示:賀鑄《玉案》“閑有多少?”宜川煙,滿城風,梅子黃時雨”,運用了設問、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李白《秋蒲之歌》三千白發,愁似長須。鏡中不知何處得秋霜”,運用誇張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