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有哪些關於北京過年習俗的詩詞?

有哪些關於北京過年習俗的詩詞?

元旦走街串巷。

老北京人要在正月初壹拜年。壹般來說,新年問候從家裏開始。第壹天早上,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拜完後,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餃子,素餡之神,又名餃子。家裏長輩拜年後,過年還要出去走親戚。當人們在街上相遇時,他們也應該微笑著握緊拳頭,互祝好運,並說更多的新年問候。鄰居也應該互相拜訪以表達新年的問候。但在以前,出去拜年是男人的事,女人要過了初五才出去拜年。大年初壹,女婿必須去嶽父家拜年。

30個晚上做壹個晚上。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過去,老北京人大多在這壹天供奉神龕、神像和祖宗牌位,祭壇前擺放九大供品。五堂奉蜜,各堂鋪滿餅,各堂有鮮面、八塊果、果幹花糕、年糕、素餃、素煮。壹般家庭也要提供三五個供品。還需要提供錢,食物,紙錠,幾千塊等。在祭壇上。臘月三十的下午,我們開始裝飾燈籠,為過年做準備。家家貼春聯,比如福字、壓歲錢、貼窗花、登門拜訪等等。張貼結束後,鞭炮齊鳴,熱鬧非凡。另外,院子裏要鋪上松枝、芝麻稈等。,叫“踩舊”,寓意年年平安。

北京人過年講吃喝玩樂,但在過去的社會,還是以吃為主。其實包括那些供品其實是給人看的。俗話說:“心識神,是給人吃的”!老北京人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也是壹年中最豐盛的年夜飯。除夕夜,要有精心準備的葷菜、冷盤、大件、清菜。冷鮮肉包括冷燉豬、羊肉、雞肉和鴨肉。大項有:紅燒肉、紅燒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壹般包括豆腐、蔬菜等。主食以素湯圓為主。祭祖牌位的人也要在壇前獻上壹碗“年夜飯”,在飯上插上松枝,在松枝上掛上銅錢和小紙錠,就像搖錢樹壹樣。老北京人晚上吃飯前也有祭祖的儀式。首先,家裏的長輩點上蠟燭和熏香,然後根據家庭的大小,分別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後。儀式結束後,家裏的長輩念祭桌,念完後,把祭桌、錢、金元寶、幾千塊、茶葉、香粉裝入疏筒,在院中焚化。此時會燃放鞭炮,焚燒後男女回到屋內,開始吃團圓飯。老北京人要在臘月三十和正月初壹的交點吃餃子,寓意“交朋友年紀小”。交子,顧名思義就是和壹個孩子發生關系,所謂壹夜雙歲,甚至兩年。包餃子的時候,大家都要把餃子包成元寶,在餃子裏包糖,包銅錢,包花生。如果吃糖,就代表來年生活甜蜜幸福;吃銅錢意味著來年財源滾滾;吃花生意味著來年健康長壽,因為花生也被稱為長壽果。

到時候鞭炮齊鳴,香火焚身。家裏的長輩手裏拿著三支高香去屋外的院子裏接五個方向的神。老北京人有守年夜飯的習俗,起源於晉代。守老有兩層意思,老壹點的是辭掉老的時候珍惜時間。年輕人守老有延年益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壹定要保持年齡。做壹些娛樂活動。老年人打麻將,婦女打索虎鬥牌,兒童點燈籠、放鞭炮,玩“推廣地圖”等遊戲。第二天,我要去探親等活動!

臘月饅頭

老北京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是為了準備過年的主食。除了饅頭,還需要蒸花卷、豆包或小動物形狀的豆包。滿族家庭也要蒸喜餅,蒸棗泥餅,給兒孫蒸小籠包,蒸如意卷。蒸豆包的時候,也要點壹個小紅點,上面塗上胭脂,以示幸福。因為是臘月二十九除夕的前壹天,所以也叫“小年三十”。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擺酒席,讓晚輩過來送別長輩。還需要在屋外燒香,稱為“燒香”,持續到第壹年的第壹天。

臘月十八面

臘月二十八,老北京家家戶戶都會發壹張面皮,壹是為明天蒸饅頭做準備,二是暗示來年發財。臘月二十八,前兩天繼續洗衣服洗澡。有二十八件邋遢的衣服!

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老北京人有在臘月二十七殺公雞的習俗。他們仍然為新年準備食物。通常,他們必須殺壹只雞然後燉它。除了昨天燉的雞,他們還要為新的壹年準備更多的葷菜和素菜。每天廚房都是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外面,北風在冰天雪地裏呼嘯,壹推門,各種香味和熱氣撲面而來,還有屋外的歡聲笑語和鞭炮聲。年,帶著形、聲、色、香、味,被定格在記憶裏。老北京在臘月二十七繼續做著昨天的洗衣服洗澡的工作。據說在這壹天洗澡可以洗去過去壹年的疾病,其實是為了祈求來年身體健康。

臘月燉肉

臘月二十六。從這壹天起,家家戶戶的家庭主婦開始炒菜,準備年夜飯。在老北京,妳不能使用鐵器,如菜刀、剪刀、針等。,所以妳不做飯。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飯菜都要在春節前準備好。

第壹件事就是準備燉肉,因為“大魚大肉”是過去人們眼中年夜飯的最高境界。從臘月二十六壹直到年三十,幾乎每天的活動都和“吃”有關。這反映了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對吃飯的重視程度。臘月二十六老北京還有壹個習俗,就是家家戶戶洗衣服洗澡,洗去壹年的灰塵和黴運,迎接新年的到來。所以老北京又有壹句諺語:臘月二十六,洗舊泥,臘月二十八,馬虎不得。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

臘月二十五,家家都要做豆腐,買豆腐,炒豆腐。為什麽他們過年壹定要吃豆腐?其實這也是為了來年能有個好彩頭,能得到豐盛奢華的美食。老北京人都希望自己家是鐘鳴的家,富得流油,年年有積蓄,意味著奔向小康。豆腐代表了奢華美食中玉食的含義。因為玉是白的,豆腐是白的,很像,所以家家戶戶都要磨豆做豆腐,準備過年吃。臘月的舊民俗中,有竈神上天的說法,天上的玉帝聽了竈神的報告後,會在臘月二十五下到下壹個世界,觀察人間的善惡,決定來年的運勢。所以家家祭祀說來年會祈福迎祥,大家日常生活言行都要謹慎,爭取好的表現,才能贏得玉皇大帝的寵愛,帶來來年的祝福。其實臘月二十五民間有很多說法,還有壹種說法是這壹天要推碾小米。“黍”是小米,“黍”是黃米,是兩種糧食作物。為什麽要研磨這兩種糧食作物?因為這兩種作物都是黏糊糊的,磨好後叫粘面,是蒸年糕的原料。老北京家家過年蒸年糕,也是南方的習俗。但是在南方,年糕和糯米經常用來做年糕。顧名思義,年糕是過年時吃的壹種糕點,也寓意來年更好更高。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老北京過年最重要的是辭舊迎新。在臘月二十四,每個家庭都要清理壹年中留下的汙垢和灰塵。過去,老北京家家戶戶都有紙天花板。在過去的壹年裏,天花板周圍積了厚厚的灰塵和汙垢。新年到了,打掃衛生是很有必要的。掃完屋頂,也要把家裏墻上的蜘蛛網和灰塵掃掉,把舊的年畫取下來貼在新買的上,更好的準備過年。老北京從臘月初壹左右的街道上就已經有寫春聯的攤位了。有些文人墨客各顯其能,大多不是為了賺錢,但有些窮文人這幾天卻希望用自己的辛苦寫作換來壹個三十夜的交子。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春聯、門神、福字、掛錢等。,也只有等到臘月的下午把它們貼起來掛起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三祭竈(蜜瓜棒)也叫小年祭竈,各家有別。

竈神雕像前有壹個祭壇,五支香提供所有的錢和食物。供品有:關東糖、蜜瓜、南糖、壹碗清水、壹碟草豆等。家族中男性是主祭,女性不得參加。(老北京有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竈”。)首先,家裏的主人點上蠟燭,熏香之後,背誦禱文。然後,他把關東糖放在竈王爺的嘴上,表示要把竈王爺的嘴粘住,或者往竈王爺的嘴上送點蜂蜜,讓竈王爺後天向玉帝匯報的時候,多說好話,少說壞話。熏香燒完之後,竈神的雕像會和錢、糧食、草料壹起焚燒,然後在地上澆上清水,放置壹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