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詩歌。《詩經》分為風(160)、雅(105)、賦(40)三部分。都是以音樂命名的。“風”的意思是音調。古人稱秦腔、馮偉、鄭腔,就像我們現在說的陜西腔、山西腔、豫腔、雅腔壹樣。周代人把鄭聲稱為雅樂,就像清代人把昆曲稱為雅布壹樣,帶有尊稱之意。瀟雅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劃分。《頌》是用於祠堂祭祀的音樂歌曲。
據說《詩經》裏的詩都是當時能唱的歌詞。按音樂的性質可分為風、雅、頌。“風”由周南、趙南、高楓、永玉峰、馮偉、汪鋒、奇峰、衛風、唐風、秦風、馬丁、圭峰、曹鋒、追風組成,稱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少數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優雅”包括瀟雅和大雅,***105。
《雅》基本上是壹部貴族作品,只有壹部分瀟雅來自民間。《頌》包括周松、松露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祭祀用的歌詞。壹般來說,民謠活潑明快,宮廷貴族的詩相形見絀,沒有多少詩意。
《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源頭,是中國詩歌史的光輝起點。它有多種形式: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情歌、戰歌、頌歌、節日歌和勞動歌謠。內容豐富,反映了周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飲,甚至天象、地貌、動植物。可以說《詩經》是周社會的壹面鏡子。《詩經》語言是研究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況的最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