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典詩歌名句賞析

古典詩歌名句賞析

詩歌是闡述靈魂,寄托詩人感情的文學藝術。那麽,下面是我收集的古典名句賞析,供大家參考。

第壹章:春夜:壹個春夜值千金,花香月陰。

宋管陽臺聲細,蕩院子夜重。

做出贊賞的評論

前兩句寫春夜美景。春夜彌足珍貴,百花盛開,月色醉人。這兩句話不僅描述了寧靜的夜景和宜人的夜晚,也告訴人們時間是寶貴的。

最後兩句說的是官僚貴族自得其樂。夜已經很深了,院子裏壹片寂靜,但他們還在陽臺上盡情地唱歌、跳舞、吹管樂。對他們來說,這樣美麗的景色更是彌足珍貴。作者的描述不無諷刺。

整篇文章條理清晰,如畫深刻。作者在平靜自然的描寫中,含蓄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對那些醉醺醺的、夢見死亡的、貪圖享樂的、不遺余力的人的深深譴責。這首詩華麗,含蓄,耐人尋味。尤其是“春日壹瞬值千金”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其美景的短暫和珍貴。

第二章:《冷菊/畫菊》不開滿花,獨立對沖不窮。

與其把香吹到北風裏,不如把香捧在枝頭等死。

做出贊賞的評論

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花的詩不同於其他贊美菊花的詩。它表達了詩人的生命體驗和理想追求,是壹首具有特定生命內涵的菊花詩。

南宋末年的鄭思肖,是國子監學生,曾考博宏字。元軍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他直接去抗議和批評敵人的計劃,但他被拒絕了。鄭思肖痛心疾首,獨自壹人住在蘇州,終身未娶。宋亡後改字記翁,號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把自己的客廳命名為“洞天世界”,通過拼讀的方式組合文字,把“本”字的“十”放在“洞天”,寓意“大宋”二字。他擅長畫蘭花,但宋亡後畫蘭花連土都不畫。人們問他為什麽,他回答說:“妳還不知道?”鄭思肖自勵的節操讓人落淚!他以菊花為比喻贊美,這幅《畫菊花》傾註了他的血淚和生命!

“花開不在百花爭艷,獨立對沖不缺情趣”,這是人們對菊花的理解。菊花不與花同時開,是不入俗不諂媚的貴人書生。

“寧抱枝頭香,寧死不被北風吹倒”這句話,進壹步描述了菊花寧死不被北風吹倒的高尚誌向,刻畫了菊花的高傲孤傲,表達了其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屈於元朝的決心。這是鄭思肖的獨特感受,也是他對祖國不屈忠誠的誓言。

宋代詩人哀嘆菊花枯枝,已成為壹種不可理解的情結,這當然與南宋的隱痛有關。陸遊在《枯菊》中有“持枝閑殘核”的詩句,朱在《黃花》中有“持香枝老而不與黃葉舞秋風”的詩句。從意象美學的完備性和明確的政治取向來看,它們略遜於鄭思肖的這兩首詩。

《抱香上枝頭至死》比《抱香上枝頭終老》更加淒美悲壯,語氣威嚴,誓不回頭。與“北風中從不吹”和“秋風不與黃葉共舞”相比,前者以堅定的語氣發問;後者聲明壹個“舞”字帶了壹點婉約的意境,略脫離主題。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了“北風”,明確指向發源於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的感覺躍然紙上。

當然陸遊和朱的詩都不錯,但三首詩並立,的憂怨更深。

這首詩用在表達“民族氣節,忠義愛國”的時候特別貼切。

第三章:《姚》,燃燒它的光輝。這姑娘要出嫁了,幸福到婆家去了。

桃花盛開,果實多得數不清。姑娘要出嫁了,早生孩子的繼承人要發跡了。

桃花盛開怒放,綠葉茂盛永不落。姑娘要出嫁了,Comix和諧了。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很有名。即使是只讀過幾本《詩經》的人,也普遍知道“桃花飛燒其榮”。這是為什麽呢?我認為有幾個原因:第壹,詩中塑造的形象非常生動。以鮮艷的桃花比喻壹個女孩的美麗,真的寫得很好。看了這麽著名的壹句話,誰不會看到壹個如桃花般燦爛,如小桃樹般青春洋溢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燃”字,真的給人眼前壹亮的感覺。寫《詩經》的清代學者姚紀恒說,這首詩“開千古之詩贊美人之祖”,並不是過分的贊美。第二,短短的四句話傳遞出壹種喜氣洋洋的氣氛。這很有價值。“桃夭夭,焚其華。兒子回國,留在家裏合適。”仔細讀壹讀,壹種歡騰幸福的氛圍就會充斥字裏行間。“嫩桃枝,明桃花。那姑娘今天就要出嫁,給婆家帶來歡樂和美好。”看,多漂亮啊。這種情感,這種願望,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美好家庭的追求。再次,這首詩體現了壹個女孩不僅要有桃花般絢爛的外表,還要有“適室”“宜家”的內在美。這首詩是祝賀人們結婚的,但與其他祝賀人們結婚的詩不同,它要麽吹噓男方的家庭背景如何顯赫,要麽顯示女方的嫁妝如何豐厚。而是壹遍又壹遍的講“適合他家”,讓家庭變得美好,變得真正優越。這讓我們想起了孔子對《詩經》的贊美:“詩三百首,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的話當然有非常豐富的內容,但它是否也包括上述在姚濤身上反映的思想呢?陳子展先生說:“辛亥革命後,我也看到農村人辦婚禮,要唱姚濤三章……”(《國風選譯》)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很容易理解《農民結婚》這首歌的三個章節《姚濤》。

姚濤的寫作也很有講究。好像只改了幾個字,反復唱。其實作者很用心。第壹章是“花”,第二章是“實”,第三章是“葉”,用桃樹的三種變化表達了三種不同的含義。寫花是為了描寫新娘的美麗;現實主義和寫作葉子,不就讓讀者思考得更多更遠了嗎?密密麻麻的桃子,茂盛的桃葉,真是壹派繁榮景象!

這首詩不難理解,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值得探究。

壹個問題是,什麽是美,姚濤所表達的先秦人的美的概念是什麽?“桃花飛去,焚其榮華”,美,美如桃花,美不美?但這還不夠。“壹個兒子應該回到他的家,他的家人應該和睦相處。”這是唯壹完整的方法。這種美的觀念在當時的社會非常流行。真善美的概念出現在春秋時期。楚武舉與楚靈王就“何為美”的問題發生了爭論。吳舉說:“妳若美,上下、裏外、大與小、遠與近無傷,所以是美。如果在眼中是美好的,如果淪為金融用途就尷尬了。就是聚集人的利益和自封而不生育的人。胡梅是什麽行為?”(國語初語)很明顯,吳舉的觀點是“無害即美”,即善即美。而且“上下、裏外、大小、距離”各方面都要有分寸,無傷大雅。這種觀點的主要特點是強調“善”與“美”的壹致性,用善代替美實際上賦予了美以強烈的政治和倫理意義。“胡梅的行為是什麽?”這意味著統治者揮霍財富、浪費人力物力和沈溺於無節制是不美的。應該說,這個觀點有壹定的政治意義。但它否定了“善”與“美”的區別,否定了美的相對獨立性。它不認可“眼觀”之美,這是它的嚴重局限。雖然這種美的觀念在當時有其對立面,有人註意到了“眼觀”之美,但這種以善為美的觀點在先秦美學中應該說是有代表性的,先秦儒家的美學觀念主要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

孔子也持這樣的美學觀點,“詩三百,壹言以蔽之,謂之“思無邪”,他欣賞“詩三百”的根本原因是“無邪”。他高度評價關雎之美,因為它“樂而不淫,悲而不傷”(《論語·巴蜀》),符合善的要求。他在評價人的時候說:“有周公的才氣之美,就傲慢小氣,其余不足。”(《論語·泰伯》)善與美,善是主導方面。甚至在選擇居所的時候,孔子也說:“仁為美。”(《論語·立人》)妳生活的地方,仁就是“美”。可見孔子對美的判斷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上的。

但孔子的審美觀畢竟先進了。它與吳舉的觀點不同,已經開始區分美與善,並以此作為兩種不同的標準。“兒子叫邵:‘都好看,都好’;叫‘武’:‘完人,不完人’。”當然,通過對邵和吳的評價可以看出,完美只是完美,但不能說是美,完美才是根本。

至此,我們再回頭看《姚濤》這壹章,恐怕能更好地理解它所反映的美學思想。在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如桃花般絢爛,如眼睛般明亮,不過是“看在眼裏”的美,只有“完美,沒有十全十美”。只有具備了“居家守房”的品德,才能算是壹個漂亮的姑娘,壹個合格的新娘。

第四章:春情壹輩子不會想妳,但妳會想妳,會疼妳。

身體像浮雲,心像紛飛的柳絮,喜歡喜歡,喜歡不斷。

這裏留有壹絲余香,心愛的人不知該何去何從?

相思病癥狀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麽時候?是光線半暗,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做出贊賞的評論

歌名《春情》很明顯是關於男女之愛,而整首歌則描述了壹個年輕女子的相思,讀起來非常感人。“我這輩子都不會想妳”這句話說明這個女生還是初戀。愛情的種子,只有解決相思,才符合《春情》的主題。因為是第壹次嘗到愛情的甘露,似乎壹旦見不到愛人,相思之情就會無比深刻真摯。有人說愛情是苦的,說“只會引起相思,害了相思”,已經道出了三摩地。這三句話條理清晰,但情感波瀾清晰可見。所以下面三句話只描述了這個害相思病的女孩的各種表情和心態。作者用了三個比喻;“身如浮雲”,看起來是坐著躺著。“心如飛絮”,指心煩意亂,神誌不清;《齊好弱》描繪的是她相思,氣弱。女生的癡情,相思的真摯,通過這三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此處有壹縷香”是作者用來比喻描述女孩子孤獨、悲傷的處境。寫“空”字讓她感到孤獨和寂寞。“壹縷香”二字,若若即若離,似真似虛,表示姑娘的感情飄忽不定,無窮無盡。只是那句“女兒的遊子希望是什麽”道出了她憂郁的真正原因。原來,她所依戀的是壹個在國外旅行的貴族男子,女孩日夜思念著他。這句話和上壹句是對仗寫的,不僅用詞均勻,意思也對應。妳說壹個姑娘,就說壹個遊子,壹個在這裏,壹個在那裏。但由於意義的雙重匠心和連貫性,妳完全感覺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跡,可見作者對語言的駕馭是熟練的。最後四句是問答,作為全篇的補充。“綜合征”是醫生術語,指的是癥狀。因為文言文中的姑娘是相思病,北方的“綜合癥”指的是多愁善感,相思之深,也是和上面的“害”、“氣如此之弱”這兩個字結合在壹起的。作者問:女生相思最苦的時刻是什麽時候?就是夜半燈火闌珊,月色朦朧的時候。這是情侶成雙成對,恩愛有加的時刻。然而對於壹生孤獨的她來說,悲傷和煩惱已經爬上了眉梢。無法抗拒的相思!

這首歌的脈絡很清晰,整首歌分為四個層次:前三句說姑娘陷入了相思之病;後三句表現了相思中少女的病態心理和表達;最後兩句指出了女生相思的原因;最後開了壹筆,用生動又含蓄的筆墨,揭示了少女心中的所思所想。整首歌簡單而不失韻味,自然曲折,極為相思。

這首曲子的壹個語言特點是,前三句都寫著同壹個字“思”,後四句都寫著同壹個字“時”。不要避免重復,但它有壹種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歌和詩的區別。歌曲不是禁忌,也不是冒犯,重要的是懂得率真,獲得自然的趣味,這就是作曲家所說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