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歌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余光中的《鄉愁》鄉愁余光中小時候是壹張小小的郵票。我媽在那裏長大後,鄉愁就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的新娘在那裏長大後,鄉愁成了短暫的墳墓。我在外面,媽媽在裏面,現在鄉愁是淺淺的海峽。我在這片大陸和那裏評論這首詩,渴望祖國統壹。正如中國許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壹樣,余光中生活在壹個孤島上,但作為壹個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心感受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情感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和民族感。同時,臺灣省與大陸被人為隔離,長期漂泊於島內,客觀上有著以往任何時代千千千萬人的思鄉之情。作為壹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余光中的作品必然會打上深刻的時代烙印。《鄉愁》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段青春裏的壹枚郵票,那段青春裏的壹張船票,甚至未來的壹座墳墓,都蘊含著詩人對千萬海外遊子的思念,而這壹切,都在詩末升華到壹個新的高度:“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如百川奔流東海,如千峰奔泰山,詩人個人的喜怒哀樂與對祖國、民族的大愛交融在壹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告白更因結尾燃燒的感情而令人揪心,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向的歷史感,橫向的地域感。縱橫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的真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看來,詩人的鄉愁是我們民族傳統鄉愁詩在新時代和特殊地理條件下的變異,具有無與倫比的廣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贊“中國,最美麗最母愛的國家”。美在於形象的抽象和提煉。這首詩有簡單而豐富的美。鄉愁,這種每個人都普遍經歷卻又難以捕捉的情感,如果找不到獨特的美的形象來表達,要麽成為壹種普遍的平庸,要麽陷入壹種抽象的空虛。懷舊從遙遠的時空中提取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簡單,所謂簡單,絕不是簡單,而是清晰、集中、強烈,沒有漫無邊際的感覺;他們有錢,所謂有錢,而且不是堆砌出來的,是隱性的。有張力,可以誘導讀者多方面聯想。在意象的組合中,懷舊隨著時間的發展合成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這種時間順序像紅線壹樣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人生歷程和對祖國的向往。前三首詩猶如洶湧的波濤,最後沖撞成全詩的九級波浪。鄉愁的形式美也是可圈可點的。它的形式美表現為結構美和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從傳統變來的美。統壹意味著相對平衡和對稱;段落模式和句式比較工整,逐段、逐句比較和諧對稱。變化是為了避免統壹走向極端,追求活潑、流動、充滿活力的美。懷舊* * *四個板塊。每段有四條線,各段都相當平衡對稱。但詩人註重長句和短句的變化和調整,使詩的面貌整齊而參差不齊。《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為往復、歌唱、嘆息的優美旋律,其中“鄉愁是--”和“在這裏”...there (in the head)”重復四次,四段中同壹位置使用“小”、“窄”、“短”、“淺”等重疊詞。“壹片”、“壹片”、“壹面”、“壹灣”等量詞的使用,既顯示了詩人的語言功力,又加強了全詩的美感。寫作背景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遷居滬渝。22歲時,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省,考入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盡管余光中主修外語,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方面著述頗豐,其中詩歌成就最為突出。他被認為是臺灣現代主義“十大詩人”之壹。1971年,二十多年沒回大陸的余光中想家了,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了壹首詩。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沈思良久。這是鄉愁,是海外遊子唱的。作者簡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江蘇南靖。1947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後赴美國深造,獲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回到臺灣後,他成為了師大、成大、臺大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余光中是壹個復雜多變的詩人,他的變化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30多年來臺省整個詩壇的壹個趨勢,即先西化後回歸。他的作品風格極不壹致。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因題材而異。表達意誌和理想的詩歌壹般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壹般細膩柔和。著有《周子挽歌》、《藍色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余種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