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李的詩派

李的詩派

參加學校活動:2006年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李,參加古典詩歌朗誦會,李詩歌講座,李詩歌創作研討會。駐校期間研究生論文目錄:長水線輕時間裏培育出來的詩意莊稼——論李詩歌(霍)李在命運貧困中的孤獨飛翔(段聰雪)獨特的立場“愛與死”的才華——論李詩歌創作(王世強)閃耀著生命的閃電——論李詩歌(王勇)誰在說?李詩歌解讀(林)整個世界都活在她的詩裏——淺析李詩歌的主題特色(羅侃平)女性的本性——論李詩歌中女性的生態書寫意識(林)自戀的心路歷程(李紅雲)“人之光, 在黑暗中”——李·(魯·)詩歌的超性別書寫以空靈的精神家園安頓沈重的軀體——李·(羅美華)醫學與文學的雙重人生——解讀李·()詩歌中的“慢”與重復的魅力——李·短詩(張默研究)與《孤獨者的故事》解析——讀李·詩歌。 讀李的詩《孤書》(龍)解讀李的詩《醫案》(崔永)背對時代直抵心靈——讀李的詩《救救我》(王世強)慢慢涉入詩意的水域——訪李(霍明軍)的《女性寫作面向更廣闊的世界——李小璐詩歌創作研討會綜述

李在安康(鹿野)

終於,當我有機會去李的家鄉安康時,壹輛滿載人的汽車鉆過了9981公裏即10000米的隧道,穿過了秦嶺那巨大的花崗巖肚子。在這段時間裏,我看到了漢水或者它的支流從山縫裏流出來的遙遠和清澈,最後當然是逐漸的亞熱帶風光。李突然明白了她不是北方人而是南方人。與此同時,她也感受到了來世從前線到敵後的種種,心裏想著,“怎麽會是李?所以試想壹下,也許正是在秦嶺的大保護和漢江的蜿蜒幫助下,這個陜南的女人才能夠在這些年裏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

是的,李的外表和穿著打扮基本上都是壹副在這個世界上不動聲色的好模樣。乍壹看是在米絲之鄉長大的美人。他天生壹張標準的娃娃臉,安穩健康,苦難和憔悴很難留在這種臉上。這張臉比哀愁更精致靈動。上了戲,只能唱媒婆之類的小丫鬟,卻不能不唱那種病,對某個書生做了傷害。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在這樣的人身上,卻總是散發出這樣壹種冰冷的感覺,甚至有點“酷”,我想,姑且稱之為現代性吧。

李布洛的身份很難界定。她總是在顛覆,確認,又顛覆自己的身份,就像小孩子在玩把戲。早年的婦產科醫生李,據說是個敢在人家肚子上割血的家夥。後來這個人突然成了詩人,天上掉下壹個李來,正好落在詩界,手不凡。只有《拯救我》這首歌想占據所有當代詩歌選集。在她的詩裏,她找到了壹種個人化的基調,音質清澈幹凈,有必要的溫柔,不纖細也不柔弱,音調起伏不大,不諂媚也不冷淡,不卑不亢也不卑不亢,還有壹點任性或淡淡的陳嬌,能讓人會心壹笑。如果她的壹首詩隱藏在作者的名字之外,混在壹組詩中,我們仍然可以僅僅通過她的語調認出她,“嗯,她來了。”她的詩充滿了烏托邦幻想和強烈的白日夢特征,同時,她中性的語言姿態使她似乎約等於當下詩壇的李宇春——對不起,我知道這種對應並不恰當,因為這位詩人選擇的路線絕非通俗,而是壹種簡單而深刻的純粹。

她現在的正式工作是報社編輯,編輯副刊,她的任務是在壹份比較莊重的政府報紙裏找個角落種花種草。我也知道她壹直熱愛攝影,出門總是帶著她那臺又重又冷的專業機,總是像拿著機關槍壹樣瞄準這個瞄準那個。

她很早就接觸了互聯網,能做出相當漂亮的網頁。不知道她能不能勉強算個IT人。當然,她從小就學習繪畫,她立誌要成為壹名畫家。我當時並沒有太註意她的畫。我看過幾個,都充滿了壹絲不茍的元素,時不時流露出孩子氣的天真。還有,她對刺繡和裝飾有著濃厚的興趣,幾乎是專業的。總之我不擅長的事情她基本都擅長。只是誰也無法預料這個人接下來會怎麽樣。她是那種——有意無意——不停在名字前面加屬性的人。

是的,最近壹兩年,她又震驚了。她似乎是想強調名字前並不明確的“畫家”屬性。為了讓這個屬性的筆觸黑而大膽,她居然把畫從宣紙畫到了石頭上,或者是漢江裏的石頭!她那壹件件漢水上的石畫,輝煌美麗,似有楚辭之韻。陜南濃厚的楚文化已經不知不覺地滲透到她的生活肌理中。她根據情況塑造石頭,借用圖案創造意義,把死去的石頭都畫活了,讓碳酸鈣獲得了生命、浪漫和自由。那些石頭畫包含了孩子般的好奇和魯莽,赤裸裸的簡單和不屈不撓的熱情。

有壹首詩是西姆·博爾斯卡寫的《與石頭交談》。在凝視壹塊石頭時,人們突發奇想,石頭應該有壹扇門,可以讓人參觀,而李用有說服力的筆撬開了那些石頭的嘴,讓它們說話!當我看著她的石畫時,我微笑著,驚嘆著,我發現了壹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她在石頭上畫的女孩,貓,房子,甚至汽車,在外表,形狀,表情和氣質上都與李本人非常相似!我聽說她最近舉辦了壹個石頭展覽,並在Xi古城的鐘樓上設立了壹個工作室。也許有壹天我會提著竹籃去找她要石頭,像雞蛋壹樣裝滿了再回來,並提醒她:請註意不要把漢江裏的石頭都畫出來!

羅曉在安康,過著平安健康的生活,但他為詩歌做的事沒少。2010她工作的安康日報社成立了陜西省作協下屬的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和漢江安康詩歌創作基地,為80年代出生的優秀詩人設立安康詩歌獎,組織了壹系列轟轟烈烈的大型詩歌交流活動。不強調,不忽視,不誇張,不炫耀,只呈現淡淡的自然模樣。這是李。她不狂熱、不偏執、不沈迷、不黏人、不犀利,這絲毫不妨礙她對生活的極大熱情,對世界上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態度,她也能保持相當的同情、理解和包容。

她清爽、從容、自信、自得、自足,但遠非幹脆利落、胸懷大誌;我討厭並試圖擺脫各種束縛和秩序。似乎總有離家出走的可能,但我很清楚這些束縛和秩序的必要性,也知道如何及時對它們表示應有的尊重。她甚至有這樣壹種懶散,粗心,心不在焉,模糊,不確定的能量。

正是這些不確定性,最終匯聚成的不是中庸之道,甚至不是簡單相加所獲得的和諧,而是清澈暢快的境界,彌漫的自然之風,舉重若輕的飄逸氣息,以及我行我素的堅忍不拔,這使得李李有別於其他任何壹位女詩人和男詩人。

(陸野,任教於暨南大學文學院。著有詩集《風生無家》、《心是風車》等。曾獲《作品》雜誌散文獎、小說獎,齊魯文學獎散文獎,泰山文學獎詩歌獎,詩歌雜誌第三屆中國青年詩人獎、十大青年詩人獎、十大青年詩人獎。2005年為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2008年為美國KHN藝術中心駐校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