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始於亂世,鄉愁聞名天下。
這裏我就不細說余光中的事跡了。可以說,所有上過初中的中國同胞都應該知道這位老人。我敢說,中國知道余光中的人壹定比知道鬥地主的人多得多。余光中出生於1928,他出生的時間可以說是建國前最好的時代。1928-1938是中國穩步發展的十年。正是這種環境讓他有可能涉獵詩歌,但美好的歲月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黑暗,七年抗戰,三年內戰。
蕭艾年輕時最喜歡的兩位詩人是李白和杜甫。當蕭艾年輕的時候,每當她想起李白,她總是感到由衷的快樂。有壹次,貴妃墨炎和力士(唐玄宗時期著名的宦官)心情不愉快,就脫下靴子出去遊山玩水。再大壹點的時候,我拋棄了李白的不負責任和灑脫,轉而欣賞杜甫抒發憂國憂民的詩句。雖然他是壹個學者,但他無能為力,但他用三個月的戰火和壹封家書來告訴我們戰爭的痛苦,用廣闊的建築來表達他對繁榮時代的向往。
我相信許多人對余光中先生的敬畏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的。年輕人不知道悲傷的滋味,但中年人知道家裏的事。在初中課本裏,我們接觸到的鄉愁大多被認為是簡潔易背的,而余光中這個名字更容易記住。只有到了壯年,再重溫這份樸實的鄉愁,才能體會到樸實背後的辛酸,才能體會到短短幾個字裏所包含的那個亂世的恨意。人人都知道余光中,但有多少人能理解這位老先生呢?
余老以詩人起家,卻因海峽而成名。
可以發現壹個規律,亂世人人都會被炸。中國歷史上第壹次百家爭鳴是在春秋戰國的亂世,最後壹次百花齊放是在民國。其實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每當時代動蕩,詞就會被賦予更多的意義,盛世的詞大多還是無病呻吟。即使在唐宋盛世,我們喜歡的依然是邊塞詩人的美酒夜光杯,或者陸遊的家祭。
余光中先生在特定的背景下聞名於世是必然的。當然,這並不是否定老人的成就,而是說他趕上了壹個時代。那個年代,兩岸的人都想互相喝壹杯,但是想不到。他們只能希望有人能用詩歌記錄下來,於是余光中的鄉愁就產生了。可以說,這淺淺的海峽阻擋了無數陌生人回家的夢想,卻成就了余光中先生在詩歌領域的地位。
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回家50次的余老先生可以閉眼了。
90年代,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終於開通了直航。隨著老兵返鄉,余老先生終於踏上了曾經的故土,回到了出生的土地。
(略作改動以示對余老先生的尊重)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
鄉愁是壹張小小的船票,
我在這壹頭,
媽媽在那邊,
在我暮年,
鄉愁是壹個淡淡的信封,
我在這壹頭,
大陸也在這裏,
回來後,
鄉愁是紅色的中國結,
大陸在這壹端,
臺灣省也在這裏。
余老先生壹生來大陸50余次,走遍全國,播下詩歌的種子。他經歷了兩岸關系正常化的特殊時期。雖然他向西航行,但他並不後悔。未來的兩岸和淺海峽不再是兩岸之間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