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世紀詩歌語言研究

中世紀詩歌語言研究

王力在音韻學上最勤奮。早年在法國專門研究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言實驗錄》(1931)。他的著作《中國音韻學》(1936、1955再版時改名為《中國音韻學》)用現代音韻學理論解釋了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描述了傳統現代音韻學(廣韻音韻學)、古音學、同音字學的基本內容。此外,王力還發表了壹系列音韻學論文。比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證(1936)、古元音系統研究(1937)、漢越語言研究(1948)、古代漢語語調和音聲的劃分及其接受(1960)。黃侃古音系點評(1978)、古聲無濁音舉例(1980)、經典釋義反切考證(1982)、漢語音韻學(1962)、楚辭韻。王力對古音的貢獻有:①脂和微分部分。王力在前人的啟發下,利用先秦韻文和諧音的材料,把與文、事(隊)對立的微觀部分和與真、質對立的脂肪部分分離出來。這個結論得到了普通學者的認可。(2)在古韻的構造上,主張每個韻只有壹個主元音,所有元音都是音節。高本漢的理論(每韻有兩個以上的主元音,元音中大部分是濁塞音-□,-d,-b,-r等。)被修改。③認為古代聲調分為兩類,又分為兩類,即長短調、長短調,後來演變為平、上、遠、進四種聲調。這證實了在古代音調中,除了音高,音長也起到了很大(甚至主要)的作用。在他看來,這壹命題可以解釋古代很多輔音文字(即長入,在中古時期被多種讀作雙音節)與輔音文字(即短入)並列的事實,也類似於漢藏語系很多語言元音劃分的共同特征。這種說法引起了研究漢藏語的比較語言學家的註意。

王力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詞匯研究,先後出版了《死亡、遺骨與舊詞輪回》(1941)、《新詞義的生成》(1942)、《理想詞典》(1945)、《詞義的發展變化》。《新訓詁學》(1947)《訓詁學若幹問題》(1962)兩篇論文,對中國傳統訓詁學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批判。他還主張從歷史發展的觀點建立新的漢語語義學。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貫徹自己詞匯學思想的代表作。

王力對漢語語音、語法、詞匯的描寫性和歷史性研究集中在《漢語史稿》(上中下,1957 ~ 1958)壹書中。70年代末修訂改寫為《漢語語音史》(1985)、《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匯史》三部書。他的《中國語言學史》(1981)對2000年以來中國的語言學研究和遺產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初步的總結。《清代古音學》壹書主要介紹和評述了清代自顧以來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朱、江友培以及近代的張、黃侃等人的研究成果。其他主人

《古代漢語》(1962 ~ 1964,***4冊,1980修訂)教材體系新穎,內容豐富,在國內外廣受好評。

王力重視語言的應用。他在漢字改革、漢語規範化、普通話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早在1930年代,他就主張改革文字和使用羅馬化。1940出版的專著《漢字改革》分析了當前漢字的優缺點和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後,參與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制定、普通話推廣、漢語標準化等研究工作,發表論文多篇。

王力也是壹位詩人。他的《中國詩學》(1958)對中國古代詩歌的格律和語言特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962發表的兩篇論文《中國古典文論中的語言形式之美》和《論語言形式之美》是他研究詩歌語言的又壹重要成果,在當時詩壇引起廣泛關註。王力也是詩人,著有《龍蟲雕齋》(1984)。

王力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余部,論文近200篇,約10萬字,幾乎涵蓋了語言學的所有領域,其中有許多是開創性的。這些作品正在編為《王力文集》,共20卷,前三卷出版於1985。王力為此書捐贈稿費,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從1986中評選並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