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是自學考試的核心,是實現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專業標準的關鍵。對於考生來說,首先要了解命題的原則和要求、題型、試卷難度等相關考試信息。在此基礎上,抓住考試的重難點,確定考試對策,這樣復習才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總復習之前,最重要的是了解大學語文要考什麽,然後才能根據目標制定復習策略。根據教學大綱,《大學語文》(本科和專科)共有五種題型:單項選擇(20分)、多項選擇(10分)、詞語解釋(10分)、簡要分析(30分)、作文(30分)。可見復習的重點可以放在作文和分析上。這兩個分數關系到考試的成敗,但也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
其次,如果可能的話,考生應該獲得所有以前的試卷。這樣既可以熟悉題型,了解題型難度,也可以用於自測和練習,盡快找出差距,填補空白。因為自考試題大部分來自於考試數據庫,所以試題壹般會覆蓋考試大綱的所有章節,題量也比較大。根據考試經驗,以往考試的試題大多來自於題庫或者與之有很大關系。因此,考生了解試題類型,可以大大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熟悉題型。尋找策略。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復習時要了解考試題型,並進行有效練習,這樣才能加深印象,鞏固知識,取得最佳效果。
1.單項選擇
這部分20分,***20小題,是考試中最容易得分的。所以考生要盡量不丟分。單項選擇主要考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論點、主要內容、表現手法、修辭手法、文章體裁等文學史知識。不管妳知不知道,妳都有25%的機會選擇正確答案,相對容易得分。答題方式主要有兩種:壹種是根據自己的記憶直接選擇正確答案,既節省時間又有把握;第二,如果不確定什麽時候準時,就采取比較法,排除篩選,確定唯壹正確答案。比如2006年4月5438+0全國自考大學語文(本)第9題:
李廣死後,“人們聽了都在哭,不管知道不知道。”對於刻畫李廣的形象,這種表現方法是
a、鋪墊對比B、對比C、側面對比D、象征性暗示(答案:C)
這個問題很考驗遷移能力。考生不必熟悉原文,只要利用平時所學就能做出正確答案。
2.多選
這部分***5題的分數是10。綜合比較的內容測試難度較大,在5個答案中選擇2到5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漏選不計分。考試的內容和選擇題差不多,但是答案比較多,主要看考生的知識是否全面,這是對他平時是否努力的最直接的證明。答題只能根據自己對課本上知識點的熟悉程度,采用比較法和排除法逐壹識別。憑感覺猜題、押題是不可行的。以2006年4月自考全國大學語文(本)2001為例:第21題“以下文章,總體上用比較的方法表達主旨”,第22題“以下作品是通過對話展開的”,第23題“以下詩歌屬於舊樂府題”,第24題。21,22,23考藝術手法,23考文體知識,25考藝術特色。根據這些考試的內容,考生在復習時要註意從這些方面把握重點課文。
3.詞語解釋
這部分***5題是10分,主要由古代漢語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的疑難詞語組成。答題壹定要在理解整句的基礎上直譯,然後體會壹個詞的意思。壹定要準確簡潔,壹定不能寫幾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比如2006年4月,5438+0,全國大學語文(專科)第29題,要求考生解釋“三千人為之大友,而周用於盛世”的含義,並認真復習。總的來說,這也是壹個比較容易拿分的題目。
4.問題分析
這部分大概3到5題,分值***30,測試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寫問題的壹般方式是給出壹段文字(字數壹般不會超過200字),然後根據段落設計問題。2001起考試的通過不再局限於教材。測試段落主要是現代文本(包括現代小說、戲劇、散文、科技論述等。),古文,古典小說,戲劇,古詩,近體詩等等。主要是關於題材、內容、藝術手法、修辭手法等。出題方式靈活,要求考生具備壹定的閱讀鑒賞能力。答題要采用還原文本,從段落中保留句子的思維方法,結合文本的“提示”啟發思路。壹定要理解內容,找準提問的角度,有針對性的回答。答案的總體要求是越簡潔準確越好,而不是答案越多越好。
2001年4月全國自考大學語文(本)考5題,第36題和第39題是古文片段(莊子的《秋水》和雲道元的《三峽》)。第37題是壹本古典小說的片段(《紅樓夢》中寶玉挨打的情節);第38題是現代文學的片段(刁門檻);第40題是壹首古詩(“李白《送別荊門》)。考試內容相當全面,要求考生對各種文體有壹定的鑒賞能力。
寫壹篇作文
作文30分,占比很大。如果出現大的失誤,會導致考試失敗,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作文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素養、語文水平、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作文的總要求:主題明確,材料豐富,結構清晰,表達得當,語言通順,標點正確,字跡工整,線條規範。寫作時要註意事實材料與理論材料、綜合材料與典型材料、正面材料與反面材料的結合。這樣既能避免角度單壹和變化不足,又能滿足作文字數的要求。往屆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有:文體混亂、文章無關、論點論據脫節、字數不足、內容未完成、字跡潦草等等,需要註意和避免。根據以往的閱卷經驗,考生要想拿高分,有幾件事必須註意:
壹是書寫工整。筆跡對閱卷老師的影響是潛在的,但也是極其重要的。寫得再好,如果字跡潦草,作文分數也會大打折扣。
第二,要註意作文的開頭和結尾,分段落。最好把每段的中心句寫在開頭,這樣層次清晰,老師壹看就明白妳的意思。作文最怕全文混亂,尤其是不習慣分段的考生會掉很多分。
第三,壹般來說,除了詩歌,考試的文體沒有限制,考生必須寫出自己的好文體。如果是寫議論文,壹定要在開頭明確論點,不妨在文章中使用壹些名言警句;如果妳寫的是記敘文,不要直截了當,結尾要有意義。
第三,對癥下藥,抓住要點
以上是對大學語文基本題型和考試內容的基本梳理,便於考生把握考試的重難點,加強復習的針對性。現在來說說復習的重點和方法。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復習。
1.梳理文學史,掌握文學基礎知識。
大學語文作為公共教育的基礎課程,內容廣泛,涉及面廣,基本涵蓋了中國文學各個階段的作品。在總復習中,考生要熟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不同時期文學發展的演變,以文學發展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記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腦海中構建壹個清晰的中國文學發展的輪廓。這樣在考試中可以舉壹反三。在梳理文學史的時候,要註意以下兩點。
第壹,註意重點句子。考試涉及的內容壹般出現在正文之前的作家、作品介紹中。因此,考生在閱讀課文時,不要輕易放過引言這壹部分,而要仔細閱讀,認真記憶。有些關鍵的句子只是文學史常識。如《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都是他的小說代表作。再比如“歐陽修是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偉人之壹”。
二是掌握作品的文體分析,掌握文體學的基本知識。《大學語文》根據文體分為四個單元,即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和詩歌,每個單元都附有文體特征介紹。考生要認真學習,重點掌握各種文體的特點。如議論文寫作的“三要素”,理論論據與事實論據、論點與反駁;敘事文本的“六要素”、線索、敘事模式和描寫模式;說明文的類型、順序、結構和八種解釋方法;詩歌的抒情方式和表達方式,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的格式。掌握這些文體特征,不僅對試卷有利,對作文的考查和寫作也有幫助。
2.熟悉作品內容並閱讀。
根據考試大綱,考試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不會超過課本所涉及的基礎知識,所以認真閱讀課文極其重要。閱讀壹部作品,要註意以下兩個問題。
壹、熟悉作品,搞清楚作品的主要內容。
復習現代文時,要以提示為重點,分析課文的結構和內容。結構包括文體、段落、層次、線索、順序、開頭和結尾等。內容包括寫作意圖、時代背景、思想內容、人物形象等。對於文言文,復習要緊扣筆記,理解課文,尤其是文言文,壹定要逐字逐句的挖掘,掌握常見的實詞和虛詞,意動和使役的用法,詞性和被動句的靈活運用,倒裝句,判斷句等等。只有這樣,妳才能很好的把握考試,輕松解決。
考試中,往往圍繞作品的主要內容設置問題。例如,2000年4月,《大學語文(學院)》中有壹個題目是:
以下是《廉頗列傳》情節安排的正確順序
壹、澠池之會,自墻歸趙,相融;
B.澠池之會,會和睦樂,壁歸趙;
C.歸趙會、和合會、澠池會;
D.從長城回趙,在澠池相會,會將軍,其樂融融。
再比如大學語文(本)2006年4月第二題5438+0:
司馬光指責王安石在新法中“制造事端”。王安石在《答司馬懿》中反駁這壹指責時,所依據的主要理由如下
a、新法是“人定的”;b、新法是“辟邪,難饒人”;
c、新法是“為天下理財”;d、新法是“居先生的政府”,
這是為了測試學生對作品主要內容的把握。
第二,了解課後的“提示”和練習,註意作品的藝術手法。
這些知識主要包括藝術特色、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論證方法、解釋方法等。考試中這類題型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要做好這類題,考生要特別註意課後“提示”對文中寫作方法的歸納。比如2006年4月5438+0大學語文(專科)第1題:
在《科學的春天》中,作者在論證“需要創造科學,需要幻想”時,以“嫦娥奔月、龍宮探寶,以及《封神演義》中的許多幻想,通過科學變成了今天的現實”為依據。這裏使用的論證方法是
A.演繹;b .入職;c .比較法;d .類比法。
再比如2006年4月大學語文(本)10題:
張仲基傳記和後記的最大特點是
a、抒情與議論並重B、議論與敘事並重。
c、敘事與抒情並重D、敘事與描寫並重。
這些題的設計都是考後“提示”和練習的內容。
3.背詩,理解名詩。
根據考試大綱,考生必須掌握並背誦壹定數量的優秀古詩詞,才能獲得大專學歷。這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個人文化素養。每年的考試也會測試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背誦。比如2006年4月5438+0全國自考大學語文(本)第18題:下列詩詞中,出自劉禹錫《金陵五問》的是
A.三山半落藍天外,壹白蟹島壹水分;
B.霜夜,江楓漁火眠;
C.南朝四百八十殿,多少塔煙雨;
D.朱雀橋旁雜草繁花,五壹巷門口夕陽斜。
2006年4月5438+0全國自考大學語文(本)第19題:下列詞語具有哲學意義。
今天是哪壹年?
b、跳舞找出影子
丙、轉朱閣,低綺戶,作不眠。
d、月亮多雲或晴朗。
這些都是古典詩詞的代表作,考生復習的時候要註意。
4.寫作基礎知識。
寫作基礎知識既是前面選擇題考試的直接內容,也間接影響到作文的寫作。這些知識主要集中在課文單元結束後的文體知識和寫作知識的介紹,比如議論文的閱讀和寫作,說明文的閱讀和寫作。歷年考試對文體知識的題型有兩種:壹種是直接考文體知識;二是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從近幾年的試卷來看,第二種情況出現的比較多。例如,在2000年上半年,有壹個問題:
在下面的文章中,說明物理事物的科學草圖是
A.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
B.沙漠中的奇怪現象
C.“我們鐘聲中的食客”
D.“總體規劃方法介紹”
考生只要搞清楚哪些文章是實質性的,哪些是抽象的,就可以在考試時胸有成竹。當然,如果考生對文體有深刻的理解,作文自然不會跑題,很容易寫出壹篇優秀的作文。
相對而言,只要考生認真系統地復習、理解和掌握自學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就能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