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桃樹坪,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北岸的宜昌市南津關。她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占地80多畝。南臨長江,西臨白馬洞,東臨長江索道,遠處是葛洲壩和三遊洞。因為當地從古至今都以桃花聞名,所以有桃花村的美稱。
相傳西漢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的王昭君被選入宮中,乘船從長江三峽而下,在南津關棄船,向北轉龍鳳驛。滿山桃樹,桃花盛開。昭君被這裏的美景吸引,在桃花村玩了幾天就北上了。如今,桃花村仍保留著昭君池、泉聲、鄉愁橋、昭君渡口等23處與昭君有關的名勝古跡。
桃花是中國的名花之壹,栽培於周朝,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時期就流傳到了國外。每當春意盎然、風和日麗的時候,桃花村的40多個品種、近2000株桃花就競相怒放,五彩繽紛。特別帥,漂亮。“四月,人間美景盡,山寺桃花開。我恨無處尋春,不知是否會來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稱贊桃花源是三峽畫廊中的壹朵奇葩。
1997年,桃花村管理處與南京中經實業公司共同投資壹百多萬元,在園內修建了《水滸傳》人物、動物大型雕塑展,全景24組,雕像169余尊。材料選自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捕捉了壹些耳熟能詳的故事,運用傳統仿古雕刻手法,重彩畫技法。生動再現了水泊梁山好漢108的各種形象。人物各有神韻,沒有壹個是壹樣的。其表現手法和規模均為國內首創。
白馬洞
位於宜昌西北的南津關,長江三峽西陵峽口。它面對著洶湧澎湃的長江,左邊是著名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右邊是美麗的下勞溪,溪對面是著名的峽口三遊洞。相傳白馬洞因唐四僧師徒,白取經路過,白曾住此洞而得名。白馬的故事在古老的夷陵地區流傳已久。
白馬洞景區風景宜人。步入景區,由13巨大漢白玉砌成,重達98噸,高6.68米,長8.8米。白馬石雕立於牌樓正中,似駿馬嘶鳴,又似龍駒臥背。穿過牌樓,順著林中小路走,就到了白馬洞。洞口碧波蕩漾,飛亭流丹。洞內河水蜿蜒,變幻莫測。洞穴長2100余米,總面積10000平方米。有11景點,如“白馬消失”、“瓊閣仙音”、“純瓶秀”、“觀世音”等,共有37個景點。風景中有景,洞內設洞,可乘船遊覽。乘船200米後,水面出現在陸地上,洞穴重疊交錯,壹條條小徑,壹個個巨大的廳堂。圓頂溶解巖石是不可預測的,變化多端的。腳下的風景撲朔迷離,令人目不暇接,時而如九天,時而如在地獄。在壹樓主洞尾部的陡壁上,有壹組巨大的白色鐘乳石掛在墻上。它的蹄子壹動,銀綜就會聳肩,就像壹匹栩栩如生的“白馬”。走在綠色的石板上,路旁矗立著壹根鐘乳石,連著天空,下面接地,渾然壹體。它潔白如玉,如冰如玉,是白馬洞的又壹奇觀。
自然塔
在宜昌南部的長江北岸。相傳建於晉代郭璞,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磚石疊砌,八棱七層,高約42米,層層檐露,均飾鬥拱。八角塔,有八個石雕大金剛負塔,栩栩如生。底層塔門西臨河流,石額鐫刻“自然塔”二字,框飾兩條龍玩珠和雲紋;門上刻著:“玉柱懸河幹,衛鎮荊門十二;文峰淩晗表,雄蕩蜀道三千。”塔內有145級石階盤旋至塔頂。登上塔頂,遠眺宜昌港,連接崎嶇,風帆如林;五龍山風景名勝區河上,五座山峰壹字排開,翠綠欲滴,猶如五條巨龍蜿蜒沿河。每當清晨的太陽升起,塔光山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就像壹個巨大的鋼鞭,在五條龍的上面,所以又被稱為“鞭打五條龍”。
馬陵巖景區
馬嶺巖景區在宜昌縣孝豐、宜青公路附近,距宜昌市區29公裏。它是離宜昌市區最近的壹個主要景點,有天然瀑布和奇峰怪石。
這裏,流水潺潺,晶瑩剔透,天然礦泉,水流不斷。春天有花,夏天有涼風,秋天有楓葉,冬天有溫泉。壹年四季,風景如畫,花叢中,百鳥爭鳴。銀色的瀑布,從天而降,直落到壹個巨大的巖石頂端,像壹個鈴鐺,這是世界上壹絕,壯觀。景區內還有14自然景點,如馬王梅托瓦、雷火馬鈴、天河運河、劉海戲蟬、追風小馬、蟬塘、淚泉等。
馬嶺巖旅遊景區是壹個綜合服務區:有古老的巴基斯坦民族客房、吊腳樓、古典茶館、巴基斯坦式餐廳、現代卡拉ok、天然遊泳池等設施。吊腳樓,壹個巴基斯坦人,聽著春天微弱的聲音,有著永恒的深情;露天茶樓望崖瀑,品幽幽香;林中亭臺聞鳥鳴,遠眺田園群山。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行知提示:
1.交通:馬嶺巖在宜青公路附近。除了坐汽車,喜歡運動的人可以騎自行車去,只需要2個小時左右。
2.娛樂:劃船、野餐、露營、漂流等。
長阪橋
當陽市位於鄂西和張炬中下遊,荊山山脈南麓,東與荊門市接壤。東南毗鄰江陵;南至枝江;西與宜昌相連。當陽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108三國演義有76個故事,當陽有37個故事。因此,當陽被稱為“三國勝地”,留下了許多三國遺跡和古戰場,其中最著名的是龍半坡。
長阪坡位於當陽市漁陽鎮西南部,這裏的長山趙子龍群英薈萃。它是中國最著名的三國古戰場之壹。據說《三國誌·打金屏風》、《三國誌》中記載的趙雲、張飛與曹操交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明朝萬歷年間,歷史學家確認長阪坡為東漢常山趙子龍與曹駿的古戰場。
長阪坡也叫當陽橋。因地處當陽市北郊,西接長阪坡而得名。原名官橋。相傳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張飛曾在此用橫矛退兵曹兵,並改名為橫矛處。古有攔水壩,上建張(飛)昭(雲)廟,故又稱巴陵橋。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追到劉備這裏,張飛抄起蛇矛,立即上橋,大叫:“燕在此,誰敢決壹死戰?”這聲音就像壹個巨大的雷聲,嚇得曹操回馬就走。人們也壹起向西跑去,無數人丟掉了槍和頭盔。有詩說:“長野橋頭殺氣,橫槍眼壹下子睜大。聽得壹聲炮響,光曹家就退了百萬兵。”成了千古奇聞。目前仍有壹塊清雍正九年(1731)豎立的石碑,刻有“張翼德十字矛”。來管理它的事務。
行知提示:
1.交通:先到宜昌,然後坐車去當陽。當陽市有中巴到長阪坡。
2.當陽市有玉泉山、關帝廟等景點。
下勞溪
牛坪埡,發源於宜昌縣,自北向南流經柏木坪、白馬嶺、秦家廟、蔣家廟,在南津關匯入長江,全長26.7公裏。
下勞溪清澈見底,碧綠如玉,溪水蜿蜒入山。兩岸奇峰,掩映在蔥蘢的林間,蝴蝶戲花,飛泉彈琴,壹景壹景,靜謐而美麗,美麗而動人。
相傳古時候治水英雄大禹之父鯀在下勞溪底鎖住了壹條惡龍,溪名由此而來。遊客到下勞溪峽谷,仰望兩岸的山石門、石鼓、老虎嶺、羊圈洞、獅子洞等,奇幻迷人,猶如進入壹個神話世界。住在峽谷深處的下勞溪天然浴場,可供數千人同時使用。有依山而建的楚草堂和仿巴楚的古風雨橋,將遊客帶入世外桃源。不遠處的獅子腦森林浴場周圍有100多種珍貴樹種和奇花異草,遊客可以在這裏享受四季美景的森林浴場。
臯蘭景區
高嵐位於湖北省興山縣。往南約30公裏是長江三峽的西陵峽。景區以高欄河和下洋河匯合處的兩個河口為中心,面積20多平方公裏。往北不遠處就是神農架,據說是野人出沒的地方。目前由於交通狀況,參觀的人並不多。
臯蘭景區的範圍大致是壹條長約15裏的山溝,兩邊有許多美麗的山峰。峽谷中有壹條清澈的小溪。而在小溪旁邊,是壹條平坦的路。遊客可以壹邊沿著這條公路走,壹邊欣賞兩邊的山景,也可以坐在車裏慢慢走,欣賞周圍的風景,類似於坐船遊覽漓江。漓江叫山水畫廊;高蘭也是風景畫廊。只是高欄的水太小,不能航行;然而,臯蘭的山峰更多樣,更美麗。這個國家已經決定在三峽建壹座大壩。大壩之上,將成為人工海洋。整個三峽的水位將上升幾十米。臯蘭景區最奇妙的景色是奇峰林立。這些山峰中有許多與動物的形狀相似,因此有些山峰以動物命名,如駱駝峰、孔雀嶺、鴛鴦石和猿嶺。其他的山峰也很奇怪。其中壹座叫棋盤峰,是壹座略圓的山峰,高幾十米,四周懸崖峭壁。山頂有壹塊看起來像棋盤的石頭,甚至還有方塊和棋子。
生動的睡佛山:作為高欄山的代表,是壹座叫睡佛山的山。遠遠望去,就像壹尊大腹便便的阿彌陀佛睡在天上。佛像的額頭、鼻子和嘴巴的輪廓非常清晰。與昆明西山的“睡美人”山相比,佛山的形象更加生動可愛。有壹部介紹高欄風光的電視劇。攝影師覺得這座山峰實在是難得的景觀,應該用更多的影片來表現,於是用旋轉拍攝的方法,讓“睡佛”從沈睡中慢慢站起來。
這裏的山峰到處都是綠色的,壹些巨大的樹木經常生長在峰頂上。在懸崖之間,有許多微小的瀑布和流動的泉水。壹場大雨化作千萬道瀑布,直沖山澗。這種風景在別處很少見。
可以參觀秭歸的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秭歸縣城外長江邊的秭歸縣屈原紀念館。王昭君是西漢文帝的宮女。文帝將她嫁給匈奴,史稱“昭君與秦”。王昭君為漢匈民族和解、促進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因此受到了歷史的好評。她的家鄉在從秭歸到興山的路上。據說香溪河名字的由來也與王昭君有關。傳說王昭君離開要塞前回老家,喜歡在這條小溪上洗臉。從此,溪水常年芬芳,名曰湘西。
湘西
又名趙俊熙。它由發源於神農架的九重河和龍口河匯合而成。它起於興山縣西北部的皂莢,流經昭君村前,在秭歸縣城西7.5公裏處的香溪口匯入長江,全長37公裏。相傳西漢元年間與匈奴關系密切的王昭君入宮前就住在這水裏,經常在溪邊洗涮。因洗香螺帕,溪水清香,故名“香溪”。溪水湛藍透明,溪底的彩石艷麗;兩岸的山峰很美,就像畫了壹幅屏風;河邊,樹蔭夾在岸邊,草在生長。每年春暖三月,溪水漲潮暖水時,壹般如傘,輕如羅勺,粉或藍的桃花魚,浮於碧水,與岸上桃花爭艷。清代有句詩:“花在溪中開,魚在溪中生,魚在亂中玩。”花在漁夫身上就不要像桃花壹樣了。“描寫花、影、魚的景色,頗有詩意。
麥城
麥城位於當陽市東南21km處曲水西岸。它是春秋時期楚昭王建造的。周十四年(前506年),吳人攻楚,伍子胥為了攻此城,建了驢和磨坊兩座城。所以有“東有驢西有磨,麥城自破”的諺語。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將關羽被吳攻破,退守於此,於是有了“敗麥城”的傳說。千百年來,這座城市被洪水侵蝕,被流沙覆蓋,逐漸荒廢。目前僅存部分夯土城墻,長100米,寬10米,高近10米。氣勢厚重,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