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成都的古詩

關於成都的古詩

有關成都的古詩有唐代詩人岑參的《萬裏橋》。

壹、原文:

成都和未央與萬裏不同。

滄江東流,帆去如鳥翼。

楚克過橋時,東望而泣。

二、翻譯:

成都和揚州相隔萬裏。

滔滔江水向東流,張開的風帆像鳥兒壹樣展開。

楚人遊子過此橋,東望故土皆泣。

岑參(718?-769?),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濟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在文學創作方面,岑參的詩歌擅長七言絕句,對邊塞風光、軍事生活和異域文化風情有著親切的感受,其中邊塞詩尤為出色。

岑參詩歌的特點:

氣勢磅礴,想象力豐富,氣勢磅礴。岑參詩歌中最傑出的當屬邊塞詩,這些邊塞詩的最大特點是塞外壯麗的景色、慷慨激昂的語調和奇特的藝術手法,它們結合在壹起,呈現出壹種壯麗的美感。

在岑參的邊塞詩中,他始終充滿著慷慨報國的崇高理想和勇於冒險的樂觀精神。例如,在《送別西征將軍馮的奔馬河之歌》中,詩人用誇張的辭藻來描述環境的險惡,如“這九月的夜晚,車輪塔上寒風凜冽,山谷間,積滿了像啄米般的碎石,隨風而下,壹瀉千裏”。

誇大邊境地區的惡劣環境,進而描寫軍人英勇無敵的形象,展現軍容嚴整的場景,表達邊境地區軍人不畏艱難險阻、忠誠報國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