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簡史
中國文學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神話、傳說、民歌等口頭文學就已經在民間流傳,雖然尚未產生文字。保存在古籍和記錄中的文件表明,像《誇父日報》、《補天女神》和《大禹治水》這樣的神話故事閃耀著中華文明和智慧的光輝。
甲骨文的發現使中國古典散文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殷商時期的《尚書》篇在結構和表達上都相當成熟,自然成為中國古典散文的始祖。
西周時期,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是古代文學史上的第壹件大事。後人把《詩經》作為學習的最高典範。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說客如雨後春筍。在百家爭鳴的政治文化環境中,壹批政治家、思想家寫出了大量說理透徹、邏輯嚴密、言辭犀利、善用比喻的雜文,又稱諸子百家雜文。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是諸子百家中最有文采的。與諸子百家雜文壹起閃耀壹時的,是以筆記為主的歷史散文。左傳、國語與戰國政策。戰國末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人創作了楚辭。屈原運用這種詩歌形式創作了古代文學史上第壹首抒情詩《離騷》。在文學史上與《詩經》並稱“騷”,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秦朝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焚書坑儒,第二年就滅亡了,幾乎沒有文學可言。李斯的《勸驅逐客人》除了幾句歌頌秦皇功德的石刻文字外,是這壹時期不可多得的優秀散文篇章。
漢朝崇文,大壹統帝國的鼎盛時期,要求用文學來載歌載舞。於是,壹種主要描寫帝王和都市生活的文學樣式——辭賦應運而生。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是壹代文學的標誌。司馬相如有子胥賦和上林賦,楊雄有甘泉和羽獵。這些詩寫得比較全面:多以歌頌為目的。到了東漢時期,班固的《東賦》、《西賦》、張衡的《東京賦》、《西京賦》仍然是散文詩中的瑰麗之作。
漢代最有價值的文學是樂府詩中的民歌。漢樂府民歌和《詩經》是壹脈相承的,《詩經》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韓樂府以“感憂喜,皆因事而起”的現實主義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達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和訴求。它標誌著古代敘事詩的完全成熟。《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族的第壹首敘事詩。
漢代文人的詩歌從來沒有什麽成就。產生於東漢末年的《古詩十九首》,成為文人五言詩走向成熟的標誌。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他擅長抒情。
漢代散文創作成就很高。漢代最成功的散文是司馬遷的《史記》。能與《史記》相提並論的是班固的《漢書》,成就略遜於《史記》。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逐漸擺脫了經學的影響,獲得了獨立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體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壹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與孔融、王燦、劉真、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了葉任俠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其中,曹操的詩歌以陰郁悲涼的筆觸,反映了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流露出詩人建功立業、壹統天下的誌向,如《好》、《矮》、《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成功的篇章。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被譽為“建安之傑”、白馬、白馬王彪、羅申府。
魏晉之交,詩歌創作呈現出與建安時代不同的風格。陶淵明是壹位能超脫世俗的大詩人,他目睹了官場的黑暗,不願隨波逐流,決心辭官歸隱,保持了自己的人格精神。《歸園飲酒》是其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陶淵明的詩對後世影響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陶淵明的散文和詞數量不多,但很優秀。著名的有《桃花源記》、《歸》等。
南北朝時期,許多文人致力於文學創作,使用的主要文學文體是詩歌和駢文。南朝的山水詩在謝靈運手中熠熠生輝,而後謝朓的山水詩清新醇厚,被譽為“大小謝”。北魏李道元的《水經註》和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最成功的作家是從南到北的庾信。
從中國古代小說體裁的形成和發展來看,魏晉南北朝是壹個重要階段,其間出現了誌怪小說和軼事小說。其中,晉代幹寶的《搜神記》和南朝劉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最值得關註。
唐朝國力空前強大,國家從長期分裂中回歸統壹,封建經濟文化獲得充分發展的良好條件,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相對開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特別是確立了借土詩賦的科舉制度,最終創造了唐代文學空前繁榮的局面。唐代作家的作品數量、成就和影響都是空前的。
唐代詩歌是壹代文學的標誌,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後期,名家輩出,人人多姿多彩。詩歌創作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全唐詩有2000多位詩人,近5萬首詩,但現實遠不止這些。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史稱盛唐。這壹時期,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和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以王維、孟浩然、褚光熙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詩風雄健。韻味深長,唱出盛唐強音。李白和杜甫是古今詩壇的“雙子星”。李白的詩豪放飄逸,被譽為歷史上的“詩仙”。如《入酒》、《行路難》、《蜀道難》等,都顯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基調和藝術個性。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風格沈郁。他以《三官三別》、《登高》等詩歌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
安史之亂後,劉長卿、魏的山水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詩的延續。陸侖、李益的邊塞詩是高適、岑參的遺作。以白居易和元稹為首的現實主義詩人發起了壹場新樂府運動。白居易的《炭人》、《長恨歌》、《琵琶行》。這壹時期,與詩派齊名的是漢(越)-孟(焦)詩派,其詩歌風格非常有趣。有柳宗元,劉禹錫,賈島,李賀。李賀以其濃郁浪漫的詩風獨樹壹幟,並啟發了晚唐的李商隱。
晚唐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是杜牧和李商隱。這個世界被稱為“小杜麗”。杜牧擅長寫七大奇觀,文筆俊朗超群,風景自然優美。比如《走在山中》,讓人百讀不厭。李商隱的七律博大精深,美不勝收,善於以情詩取勝。
散文是唐代文遠的又壹偉大成就。韓愈、柳宗元打著復興儒學的旗號,領導了壹場以文學革新為實質的古文運動。韓愈的議論文如《殤》、《師說》、《答李益書》等。柳宗元的山水遊記是後世最美的,他貶謫永州後寫的《永州八記》成為後世遊記文學的典範。
唐人傳奇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成熟之作。比如《鶯鶯傳》、《李娃傳》都寫得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曲折,語言豐富生動。
詞是唐代伴隨著燕樂而興起的壹種新的詩體。它源於人民。五代時期,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中心,中國第壹部文人詞集《花間集》在西蜀問世。在詩人中,南唐皇後李煜成就最高。
詞發展到宋代,進入全盛時期,成為壹代文學的主要標誌。據宋詞記載,作品兩萬余部,詩人壹千四百余人。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的雙璧。
話說到柳永手裏,有了第壹次革新。柳永從城市中下層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擅長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憂和個人江湖漂泊。他的詞往往描寫深入淺出,層次分明,語言通俗,從內容到形式都充滿了平民色彩,深受當時市民的喜愛。《巴生甘州》(《黃昏灑江雨》)和《玉林令》(《寒蟬悲鳴》)等詞,都是他的精工細作,通俗卻不失典雅,尤其流傳於後世。蘇軾作為詞的革新者,拓展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使詞成為獨立的抒情詩。他用文字描繪風景,抒發感情,追憶往事。他覺得自己老了,想起了自己的旅行,風格多樣。《江城子》、《念奴嬌》、《水調歌頭》。
在南北宋之交,也出現了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意境深遠,感情悠揚,用詞清新,尤其是她南渡後的作品,如《聲慢》(尋尋覓覓),將國家滅亡的悲憤與漂泊生活的痛苦融為壹體,感人肺腑,令人壓抑。
松石南渡後,宋詞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辛棄疾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辛棄疾把宋詞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風貌帶到了光輝的高度。說他的詞是“笑如花,燒如火”,把詞的藝術提高到了壹個新的高度。
南宋詩人姜夔,承周邦彥。他的詩主要是遊記、詠物、惜人。他的意境空靈,風格飄逸,氣質嚴整。
元代文學以戲曲著稱,元雜劇以其極高的社會歷史價值、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形式體系,開啟了中國戲曲文學的黃金時代。出身於書友會的關漢卿是元雜劇的創始人,也是戲曲前期的領軍人物。他的劇作,無論是公案劇、愛情劇還是歷史劇,如竇娥的《冤獄》、《救風》、《壹刀會》,都善於將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結合起來,是元雜劇中的壹流之作。王實甫的《西廂記》,通過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愛情糾葛,細致地展現了人物之間的性格沖突和復雜的內心活動,是元雜劇中壹顆耀眼的藝術明珠。重要的雜劇作家有康、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等。其他著名的雜劇還有金庸的《負荊》、趙的《孤兒》、的《雨》、《漢宮秋》、《聊齋誌異》等。,情節曲折,人物生動,有的至今還活在傳統戲曲的舞臺上。
元代還有壹種與當時流行的曲調相呼應的抒情詩體,即散曲。壹般來說,元曲是雜劇和散曲的結合。元初散曲作家以關漢卿、馬致遠為代表,關漢卿的套曲【路楠壹枝花】(補服老)樸實自然,詼諧撩人;馬致遠的《天凈沙》和《秋思》是場景交融的《秋思的祖先》。張的詩《山坡羊》和《潼關懷古》有精確的句子,這在元曲中是不多見的。
明代城市經濟高度發達,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出現,市民的力量不斷壯大。小說、戲曲等滿足市民文化娛樂需求的通俗文學尤為繁榮。
從宋元話本發展而來的長篇小說,出現在明代。張輝小說的開山之作是明初羅貫中的通俗《三國演義》。幾個主要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都寫得不錯,但總的來說,他們的人物描寫都不同程度地有些刻板。明代的另壹部巨著是施耐庵的《水滸傳》,藝術地表現了北宋末由宋江等三十六人領導的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很多人物形象生動活潑。這本書有壹個悲慘的結局,書的後半部分在藝術上沒有前半部分輝煌。
明代中期以後,小說創作達到了壹個高潮。講歷史的小說、鬼故事、愛情故事、公案小說都有各自的代表作,流傳至今的仍有五六十本之多。其中,吳承恩的鬼小說《西遊記》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色。蘭陵蕭曉生的《金瓶梅》直接取材於明代的社會生活,深刻地表現了當時官場的壹些社會狀況和人情。
明代短篇小說的主要形式是戲仿書。馮夢龍的余氏明言,的和邢的言,還有淩昊初的壹瞬間的驚,二瞬間的驚,合稱為“三言”“二拍”。,最精彩的章節,如《杜十娘怒寶箱》、《賣油郎獨占花》。
清朝是中國最後壹個封建王朝。在文學史上,中國古代文學以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為下限,之後就是現代文學階段。這壹時期,為了鞏固統治,平息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清朝實行高壓與籠絡知識分子並舉的政策。壹方面大力推行文字獄,進行嚴格的思想控制。另壹方面,科舉制度被用來吸引為清廷服務的文士。所以清代是中國古代文學全面復興的時代,但卻無法超越前代。明代以後,小說和戲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詩、詞、散文、駢文領域作家眾多,流派眾多,成就斐然。
清代文學成就最高的是小說,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巔峰,另壹部代表作是吳的《儒林外史》。清末有李汝珍的《鏡花緣》,反映了作者對婦女問題的民主觀點,但其思想價值和藝術成就遜色。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而言,最傑出的是清初蒲松齡的《聊齋誌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得不面對古代文學在傳播中的文化傳承問題。由於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許多現代文化語言沖擊了古老的傳統文化,在壹定程度上扭曲了古代文學,因此在保持正宗傳承的同時,加強對古代文學的研究和保護非常重要。
歐洲古代文學包括古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
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希臘。其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東至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南至埃及和北非,西至意大利南部和西西裏,北至黑海。羅馬城邦相當於現在的羅馬。在帝國時期,最寬的邊界是從英國和萊茵河到北部的黑海,包括東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南部的整個北非,西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及現在的意大利。
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是從原始公社進入奴隸社會,經歷了奴隸社會從繁榮到衰落的各個階段。公元前八世紀前希臘還處於原始社會,公元前八、六世紀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公元前五、四世紀進入希臘歷史的鼎盛時期,公元前四世紀末以後逐漸衰落,稱為“希臘化”時期。羅馬也在公元前八、六世紀逐漸解體。經過公元前五世紀和壹世紀奴隸制的發展,也就是民國時期,到了公元壹世紀和二世紀奴隸制的鼎盛時期,也就是帝國的鼎盛時期。公元三世紀後,羅馬奴隸制國家衰落滅亡。古希臘和羅馬並行發展了很長時間,直到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羅馬才最終取代了希臘在地中海的主導地位。
古希臘和羅馬都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當歐洲大部分地區還處於野蠻狀態時,古希臘和羅馬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文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是建立在奴隸社會的基礎上的。恩格斯說:“只有奴隸制才能使農業和工業之間更大的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古代文化的繁榮,也就是為希臘文化的繁榮創造條件。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希臘國家,沒有希臘藝術和科學;沒有奴隸制就沒有羅馬帝國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奠定的基礎,就沒有現代的歐洲。”在意識形態、國家制度、科學文化等方面,近代歐洲與古希臘、羅馬有著數不清的傳承關系。
古希臘羅馬文化是古希臘羅馬社會的產物,但它是在文化發展較早的西亞國家和埃及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埃及、巴比倫等國的影響可見於宗教、科學和哲學,甚至希臘字母也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形成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發展起來的時候,也反過來影響了這些國家。
古希臘羅馬文化在進入階級社會後,反映了當時的階級鬥爭。奴隸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奴隸和奴隸主的矛盾,奴隸主內部也有上下級矛盾。奴隸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卻處於絕對無權的地位,甚至不被當作人對待。他們的願望和理想在文化上只能以曲折間接的方式表達。當時占主導地位的文化是奴隸主文化。奴隸主文化內部也有兩種不同的傾向,壹種是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壹種是代表奴隸主下層,有時是奴隸的利益。這種情況在哲學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中反映得很清楚。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和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的唯物主義哲學代表了奴隸主民主派的思想,而蘇格拉底、柏拉圖、斯多葛派、新柏拉圖主義者及其在希臘的羅馬代表則反映了奴隸主貴族的思想。有些哲學家既有唯物主義又有唯心主義,比如亞裏士多德。
希臘和羅馬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這主要是由希臘羅馬奴隸社會各自的特點決定的。希臘的奴隸制國家是獨立的城邦。在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雅典,奴隸主的內部民主相對充分。而羅馬則從壹個城邦發展成為壹個龐大的奴隸帝國,專制統治的國家機器更加嚴格,民主氛圍也比較淡薄。另外,希臘工商業比較發達,而意大利適合農業,大規模使用奴隸,實行大農莊制度。基於上述原因和其他因素,在希臘,尤其是在雅典,哲學領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文學成為積極政治生活的壹部分;在文學和哲學發展的基礎上,文學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學和藝術非常繁榮。此外,希臘奴隸主主張精神和肉體的全面發展,充滿機智和創造力。而羅馬則在國家觀念、統治技術、法律、軍事技術、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在公民中倡導堅忍、服從、責任等道德;在哲學領域,它從希臘現成的體系中取其所需並加以發展,如伊壁鳩魯、斯多葛主義、折衷主義以及後來希臘化時期的神秘唯心主義;在文學領域,羅馬沿襲了希臘文學的形式,產生了反映羅馬特色的文學;此外,羅馬奴隸主文化的寄生性更為突出。
羅馬人模仿並繼承了希臘文化,主要原因如下。公元前三世紀羅馬強大的時候,希臘已經經歷了文化的鼎盛時期(公元前五世紀左右),當時希臘文化高於羅馬文化。希臘和羅馬地理相鄰,希臘很早就移民意大利,羅馬後來征服了希臘。希臘和羅馬有相同的社會制度。但是當羅馬強大起來的時候,希臘文化已經進入衰落期,羅馬從希臘獲得的影響很大壹部分就屬於這個時期。更重要的是,羅馬文化畢竟是羅馬奴隸制社會的產物,不能視為希臘文化的簡單重復。
就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而言,前者對後者影響很大,但也各有特色。馬克思指出,希臘神話和史詩是人類最完美童年的產物,具有永久的魅力。神話和史詩都是全體希臘人民的創造。經過數百年在民間的錘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獨特的成就。荷馬之後,希臘產生了壹系列傑出的作家,如抒情詩人莎孚、阿納克裏翁、品達,寓言作家伊索,悲劇作家伊索、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斯,喜劇演員阿裏斯托芬,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以及演說家和歷史學家。尤其是悲劇和喜劇作家,他們與希臘奴隸制民主緊密結合,熱情地為民主事業而工作,他們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他們以民間文學為創作基礎,大膽繼承和創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希臘文學的古典時期。亞裏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紀形成了壹套完整的文學理論,尤其是關於悲劇的理論,對後來歐洲文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希臘文學在思想和藝術上具有獨創性,歐洲後期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方法可以追溯到希臘。歐洲文學的主要體裁,如史詩、神諭詩、抒情詩、田園詩、戲劇中的悲劇和喜劇,以及散文中的歷史、演講、哲學論文、對話、文學批評、傳記、傳說和寓言,都起源於希臘。
雖然羅馬文學的整體成就不如希臘,但它承前啟後,成為希臘與後來歐洲文學的中介。羅馬文學對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和18世紀歐洲文學影響很大。通過羅馬文學,人們可以看到壹些失傳的希臘作品的面貌。羅馬文學在某些方面發展了希臘文學,在某些方面具有獨創性。比如維吉爾的史詩塑造了歐洲古代文學中的史詩。西塞羅的演講在技巧上達到了古代口才的最高水平;盧克萊修的哲理詩在古代文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普勞圖斯的喜劇與羅馬生活緊密結合,取得了壹定的成就。諷刺在羅馬文學中比較發達;此外,羅馬文學中的警句和小說在古代文學中也很突出;在文學理論方面,賀拉斯首次提出了文學藝術的教育和娛樂雙重功能。但由於羅馬奴隸主明顯的寄生和腐朽,在希臘晚期文學的影響下,羅馬文學往往呈現出頹廢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