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除了是“詩聖”,還有壹個更好的稱號——古詩詞大師。
“古詩詞大師”是壹個專屬於杜甫的名聲,也是唯壹壹個別無分號的。
誠然,李白與杜甫並稱為“杜麗”,並列為唐代乃至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如果說他們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後世的受歡迎程度,李白在年輕人中可能更勝壹籌。但說到“集大成”,李白真的比不上杜甫。
什麽是“全面”?即把某壹類事物各方面的優勢和成果整合到壹個相當完整的程度。
換句話說,“全面”的基本條件是全面。如果妳想被稱為“古詩詞大師”,妳必須在每壹種詩歌類型上都有傑出的成就。
詩歌體裁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其中,近體詩就是我們常說的絕句、格律詩,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格律詩、七言格律詩,特點是講究平仄、對仗、押韻。相對而言,古典詩詞格律自由,平仄平仄,韻腳寬,長度不限。句子不限於五個或七個單詞,可以是四個、五個、六個、七個或其他單詞。
李白擅長古體詩和近體詩中的絕句,毫無疑問都是巔峰之作。其中五言絕句代表作有《靜夜思》、《山寺眠》、《敬亭山獨坐》等。七言絕句的代表作有《贈王倫》、《早送白帝城》、《望廬山瀑布》、《送別孟浩然揚州行》等。古典詩詞,尤其是樂府和歌行,是李白的絕活,代表作有《入酒》、《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夢裏登天目山》、《長征》、《俠客行》、《長征》等。
而李白幾乎沒有什麽格律詩的作品,但有壹篇《論登南京至鳳凰臺》,據說也是模仿崔豪的《黃鶴樓》。其實不難理解李白是個浪漫主義詩人。他生性放蕩不羈,寫詩追求肆意。對平仄、對仗、押韻要求極其嚴格的押韻,勢必會束縛李白的豪情壯誌,使其無法自由釋放,實在不適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