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我們海邊人叫它“巖灘”,被海堤包圍著。它的地基是用粘土壓實的,上面覆蓋著壹片片上釉的陶罐,使它平整而堅實,所以它也被稱為“坦坦”。
罐體用木板或石板架起來,隔成方形網格,既能防止鹵水溢出,又能作為獨立的生產單元。
鄉下人用的水缸是粗貨。用來鋪鹽場的罐子是殘次品的廢品,顏色比較斑駁。因此,壹排排整齊的鹽場在烈日下顯得格外絢麗多彩。可惜,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願意去欣賞這樣的海邊風情。他們說燒鹽好苦。
考古學家認為,這種借助陽光和風的“鹽田曬鹽法”是很晚才出現的制鹽工藝。我家鄉玉環島周邊鹽田的盛行,大概發生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此前,鹽民用“煎法”制鹽。大竈上,支起壹口大鍋,註入海水,煮熟。在那個年代,鹽民被稱為“廚戶”或“廚丁”。
清代玉環郡守盧毓樞寫《鹽盤》詩:“棋盤染鹽霜,蒸竈紅。十裏方圓別無生意,火急火燎。”鹽田是玉環島周邊的傳統產鹽區。詩中有三個意象:鹽是白色的,爐子是紅色的,煮鹽的人的臉是黑色的。
恐怕還得再看三年化學書才能搞清楚曬鹽的工藝流程和原理。比如鹽田外有壹片灰色的打谷場,通過壹個閘門與海水相連。打谷場的灰料是如何從海水中吸收鹽分,經過幾道工序最後變成鹵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