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了九月的門檻,壹回頭,發現夏天的腳步早已遠去。
秋天悄悄地來了,像夜裏隨風飄來的細雨,妳甚至會懷疑這是不是某個情節的伏筆。
南方的秋天就是這樣。它悄悄地來,優雅地來,不像北方的秋天來得突然而強烈。
文人寫秋,畫家畫秋,歌手唱秋。秋天真的是個好素材。所以,沈浸在秋天是壹件很愜意的事情。妳不僅可以領略到秋天的真實之美,還可以壹步步尋找到大師們的足跡,領略他們關於秋天的風采。
我高中時學過郁達夫的《故都之秋》,壹直記得他在文末對秋天的贊嘆——
“秋天,這個北國的秋天,如果我能留下來,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疊起來,換來三分之壹的零頭。”
這應該算是郁達夫對秋天的最高推崇,但它真的如他所說,屬於北方,不屬於南方。
其實北方的秋天和南方的秋天很不壹樣。
北方的秋醉神是壹種冷峻、開放、張揚的美,而要想在欣賞這種美時有壹種清晰的感覺,就必須用遠的眼光去感知。
南國的秋醉,是壹種溫柔的,細小的,含蓄的美。要欣賞這種美,不僅需要高瞻遠矚的感知力,更需要在細微之處洞察到真正的美(感性的華南並不急於壹下子把所有的美展現給妳,欣賞它所有的美需要緣分和用心)。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領略到南國秋色內外兼修的魅力。
2
為了大飽眼福南方的秋天,我特意留在了家鄉。
這是壹個偏僻的山村,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和繁華,當然也沒有汽油味和酒味。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中,人們總能體驗到很多浮塵之外的東西。
南方的秋天是雨季。雖然今年8月份幾乎沒有下雨,但是9月份,天氣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強降雨。
天氣的變化是久旱之後人們最期待的魔法,而當家鄉的秋收接近尾聲的時候,天空開始變化,密密麻麻的烏雲壓下來,仿佛空間被擠了下去,烏雲疊在壹起,似乎預示著壹場雨的到來。
低雲從黎明壹直停留到黃昏,風吹近天黑,人們在等待中睡著了。壹夜的風攪得許多人昏昏欲睡。也許有人在睡夢中祈禱,祈禱雲能留下來,祈禱雲和雨的相遇。
“轟”壹聲驚雷劃破黎明前的天空。聽起來像是求雨,然後“嘩啦嘩啦”的聲音沖了過來。
下雨了!這是人們期待了壹個多月的,在睡夢中祈禱的人也得到了。
“終於來了!”這是發自內心最真誠的問候,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花哨的點綴。樹木在期待中喧囂了壹夜,此時卻在靜靜的享受著,像接到神壹樣莊嚴肅穆。
這時,我被驚醒了,靜靜地躺在床上享受著來自天堂的“禮物”。
雨下得很大,敲打著瓦片,那聲音讓我的心歡喜得炸裂。窗外很熱鬧,隱隱約約能聽到雨聲從屋檐落在石板上。這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飄渺了——好像走在雨中,雨來了又去。恍惚中,感覺天空中似乎在進行壹場戰爭。金戈鐵馬的嘶鳴聲,千軍萬馬的奔騰聲,感覺天空仿佛在舉行壹場盛大的宴會,歡聲笑語混雜,歌舞升平。雨走了,很久沒回來了,偶爾可以。
哦,原來只是壹場雨!
這時,我好像才恍然大悟。
我起身走到窗前。窗臺上的夜來香開得正艷,幾滴晶瑩的雨露在燈光的照射下增添了幾分嫵媚。
南方的雨能讓人親近,親近了才能體會到她內心的情趣。
三
早飯後,天上隱約下著雨,但沒有晚上那麽大。我換了鞋,光著頭站在院壩上——妳要這麽真誠才能體驗到南方的雨,大方了才會開放。
雨後的山村又是另壹番景象。無論從遠處看,還是從近處看,都能感受到雨水帶來的生機。那點點雨滴從雲隙間滑落,親吻著綠葉,滋潤著龜裂的土地。“我在沙沙響!”“我好像聽到了他們的笑聲。我伸出手,讓我的皮膚親吻精靈,讓每壹個細胞靠近他們,讓每壹根神經享受他們的禮物。
生活的趣味來自於對美的發現,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感知。當然,這壹切都少不了親身經歷。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發現獨特的美,才有獨特的感受。
要欣賞秋天,妳應該是壹個沈默而專註的旁觀者。只有把自己當成壹面鏡子,有閑情從另壹面看火,才能真正以自己喜歡的風格去欣賞南方秋天創造的美。我願意用精致的詩歌來展現這種美-
妳看-
順著屋檐滑落的雨滴
為什麽妳們手牽著手,壹個接壹個?
沿著同樣的軌跡?
來的匆忙,去的匆忙
好像壹步壹步熟悉了。
似乎也是即興發揮的默契。
葡萄藤上正在發芽。
沒有人忍心告訴它,它在錯誤的季節。
我相信如果是妳,妳也不會。
因為
因為壹個芽對生活的信念
經常參與漫長的冬季旅途,到處設置盤查。
墻角
壹群螞蟻還在忙碌。
他們仍在為冬天準備食物。
妳認為他們會抱怨這個雨天嗎?
也許會的。
也可能不是。
因為在他們的二維世界裏,
食物以外的東西
好像跟他們沒關系似的。
四
雨似乎也喜歡南方的風景。如果要磨蹭,也就幾天。“綿綿秋雨”,用“綿綿”這個詞來形容,確實非常貼切,因為它把秋雨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安靜、羞澀、任性、舍得回去。
陰雨天持續了很久,我又開始期待晴天了,因為長時間呆在家裏真的是壹件很壓抑的事情。1/212最後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