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兒童詩歌的主要形式有

兒童詩歌的主要形式有

在分類上,兒童詩壹般和普通詩差不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從表現手段來看,它們可以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從用韻和斷行的角度來看,又可分為律詩和散文詩。但是,兒童詩因為覆蓋面廣,往往在其外殼中還包含著兒童文學的其他風格和內容。因此,兒童詩歌可以分為童話、寓言和科學詩。

歌詞

抒情詩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表達內心思想感情的壹種文學風格。這類詩歌壹般不根據人物的動作或故事來表達他的感情,也沒有對人物的完整描寫,而是直接揭示抒情主人公的靈魂,帶有明顯的自我色彩。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歡這種最具抒情個性的文學風格,比如喬宇的《讓我們蕩起雙槳》,柯巖的《我的爺爺》。

歌謠

敘事詩是運用詩歌的語言,通過特定的生活場景,表現人物或事件之間的關系,營造優美的意境,真實表達情感的壹種文學樣式。敘事詩多依靠情節或人物來展開詩序,但不壹定要求故事的完整性,情節結構允許有較大的跳躍,表現人和事充滿詩意。著名詩人郭小川曾說“奇、美、情”是三要素。“美”是指詩歌要形成優美的意境,語言精練,形象生動;“情”是指詩歌表達情感飽滿,情趣盎然。李記的《三面壹個男孩》、《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柯巖的帽子的秘密》、《金金的《天目山的好獵手》都是敘事詩的代表作。

童話詩

童話詩是以詩歌的形式敘述充滿幻想和誇張的童話(或傳說)故事的作品。這是童話和詩歌的結合。它被普遍認為是兒童詩歌的壹種獨特風格。同時是學前時期和學齡前期兒童流行的文學樣式。壹位詩人說:“我常想,詩歌應該充滿童話的奇幻色彩,我常想,奇幻的童話世界應該具有詩意。我喜歡童話般的詩歌。我也愛童話詩。”(張秋生)童話詩包括取材於民間童話和民間傳說的童話詩,如阮的《金海螺》、熊賽生的《馬連華》。也有基於現實生活的童話,如泰戈爾的《黃昏》、葉盛的《竹林歷險記》和Xi·余旭的《森林童話》。

寓言詩

寓言詩,又稱詩性寓言,主要特點是寓意生動、發人深省(哲理或教訓),是以寓言形式敘述的詩歌。17世紀的法國拉封丹和19世紀的俄國克雷洛夫都寫了大量深受兒童喜愛的寓言詩,如中國當代作家高洪波的《火車上的蒼蠅》和張秋生的《有關系的蝸牛》。

諷刺詩

諷刺詩是用比喻和誇張的方式提示和批評兒童生活中的壹些不健康現象,引導兒童自省的幽默兒童詩。這類詩歌或直接描寫孩子的錯誤行為和後果,或提及孩子的壹兩個缺點,或刻意誇大孩子的惡習和可笑的結局,讓孩子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啟發,引起警惕。比如任溶溶的諷刺詩《強裝》,就極其誇張。描繪穿衣的緩慢:早上起床,壹直穿到晚上。諷刺了壹些孩子壹邊做事壹邊玩的習慣。兒童諷刺詩明顯不同於壹般的諷刺詩。兒童諷刺詩多為善意、委婉、溫和的諷刺。不像壹般的諷刺詩,大多是針對社會生活中的壹些不正常現象,壹些人的劣跡或敵人的辛辣而精辟。

散文中的詩歌

散文詩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壹種文體,具有詩歌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註重自然的節奏和音樂的美。它篇幅很短,通常富有哲理,就像散文壹樣,沒有分支也不押韻。比如郭峰的《讓我們唱白雲,銀河》...是壹組精美的散文詩。此外,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也寫過很多優秀的兒童散文詩,比如《金花》。

科學詩歌

科技詩歌是指以詩歌形式寫成的科技文學作品。它的特點是表達科學精神、科學現象和科學規律。如的《在陽光下》、李的《為黃鼠狼辯護》、的《陽光下的妹妹》等,都是很好的作品。

朗誦詩

它的主要特點是適合兒童背誦。為了滿足朗誦的需要,在詞匯運用和句子結構上更註重口語化,如的《鄉愁》、高洪波的《對不起爸爸》、徐璐的《愛情生活》、滕的《朗誦詩》、《少年英雄之歌》、《希望之歌》等。

題詩

題詩是為適合兒童欣賞的圖畫(或漫畫)題寫的壹種兒童詩。著名詩人柯巖題寫的詩就是壹個典範。

兒童詩歌和兒童歌曲同屬兒童詩歌範疇。雖然兩者都具有詩歌的特征,但又各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1)從讀者角度看,兒歌主要針對學齡前和學齡前期兒童;兒童詩主要針對學齡中後期的兒童。(2)從主題表達上,兒童詩的主題往往以間接的方式表達,深刻含蓄;兒歌往往簡單,容易表達主題。比如兒童詩《小哥哥和小貓》和兒歌《洗手》都是以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但表達方式明顯不同。

兒童詩歌是指以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適合兒童聽、誦、讀的詩歌。要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包括成年詩人為兒童所寫的詩,也包括兒童抒發感情的詩。兒童詩歌是詩歌的壹個分支。因為它受特定讀者心理特征的制約,反映了生活內容、意境、聯想與想象、所用的文學語言等。它們必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並受到兒童的喜愛。只有這樣,它們才能在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激發和豐富兒童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特別是在培養兒童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能力方面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壹)充滿兒童的情感

抒情是詩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兒童詩歌也不例外。但由於其讀者的特殊性,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兒童內心深處表現出來,生動地傳達兒童的美好情感、善良願望和有趣感受,以引起青年讀者的情感激動。例如,葉盛的《夏日兄弟》是壹首充滿童真激情的詩,描繪了夏日的綠意。詩人表面上是在贊美大自然的綠色生機,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的四化,在綠蔭覆蓋的窗口裏努力學習的學生……”這些學生是夏天真正的綠色風景。這樣既能以美陶冶孩子,又能增添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感。兒童詩中表達的兒童情感,往往充滿兒童趣味。不僅能讓孩子從中獲得關懷和愉悅,還能把成年讀者帶回童心萌動的場景,重溫童年的夢想。比如陳伯吹獲得兒童文學獎的《十四歲,藍色港灣》(膝余旭),描寫了這個特殊年齡的孩子對愛情的理解,對煩惱與天真,對性格差異,對心中誌向,對理想,對冒險精神等等,情感表達得自然而貼切。說女生膽小真的很膽小,看到豆蟲就跳的遠遠的。希望能有幾個感嘆號,讓大人刮目相看,但是腦子裏的問號總是拉不直,奇怪的問題經常讓老師為難...“詩人在幽默的描寫中宣泄了孩子獨特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活動,讓人覺得這就是活潑快樂的孩子所擁有的,孩子的興趣溢於言表。需要註意的是,兒童的詩歌是充滿文字的。

(二)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兒童是最富想象力和聯想力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詮釋世界上的壹切。在他們想象的詩意世界裏,花會笑,鳥會唱,草會跳,魚會說...因此,兒童詩歌必須創造出符合兒童心理的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優美意境,表現出兒童的童心和趣味,讓兒童在壹個精彩多彩的世界裏展開想象的翅膀。理解這首詩的主題。這就需要兒童詩歌在想象的世界裏與兒童心靈對話。比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雲之南,/在那遙遠的地方,/壹片樹葉說:我們要/像花壹樣盛開。/壹群花說:我們要/像鳥壹樣飛翔。/壹群孔雀說:我們要/像樹壹樣成長。”在想象中,他再現了“葉子花”、“小蝴蝶”、“孔雀杉”的美好意象,展開了豐富的遐想。但詩人的本意不僅僅是和孩子壹起展開想象的翅膀,更是從物與人中體會到詩意的所在。“遙遠的地方”是“戴家村”和“花兒、蝴蝶和孔雀開屏/都變成了小女孩”

(3)構思新穎巧妙

兒童詩歌表達的情感遠沒有成人詩歌表達的豐富深刻,這是由兒童的情感特點決定的。如何在不那麽寬泛的情感層面上表達興趣,創造獨特的表達效果?這主要取決於構思的新穎和巧妙。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想象力的構思,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歌的藝術水平。比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在同類題材的情感挖掘上,並不是很有創意,但依然是同類題材的典範之作。奧秘在於作者創造了壹種新穎巧妙的構思模式。達到了獨特的表達效果。再比如舒蘭的《昆蟲與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放在繩子上,/壹只接壹只,/繩子就變成了多足蟲,/在陽光下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過的手帕放在繩子上,/繩子變成壹群白鷺,/在微風中飛翔。

(四)樸素而精練的語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只有把深刻的思想和生動的形象用簡練、生動、傳神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成為詩。兒童詩歌要為兒童學習掌握語言提供優良的條件,讓兒童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豐富詞匯,提高語言的掌握和欣賞能力,同時享受美的享受。比如劉若敏的《海之歌》裏,海在沈睡:“風不倒。”/蘭格不笑了。/半夜,/大海睡著了。/她捧著明月,/她背著星星。/溫柔的潮水,/那是它熟睡的鼾聲。”三言兩語就把寧靜安詳的大海呈現在了讀者面前,並且用極其準確的“抱”、“扛”、“打”等詞語用擬人化的方法生動地描繪出來,妳也可以從中學習,提高自己對語言的掌握和鑒賞能力。在兒童詩歌優美的語言中,除了詞語的準確、恰當的錘煉外,詩歌的聲音節奏還應該是音樂性的,即詩歌的押韻要有審美效果。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聲音節奏。但是,文學意義是其次的。文學意義無法表達的情感訴求,往往可以通過聲音節奏來表達。”(《朱光潛審美文學選集》)兒童詩歌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押韻和節奏上。通過用韻的變化和句式的錯落有致,可以兼顧不同年齡的孩子,同時詩歌可以有很強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形成整首詩整齊的美感。越小的孩子,讀書的孩子。王安的《嘀哩,嘀哩》和陸冰的《下巴上的洞》中鮮明的節奏感,給人壹種像唱歌壹樣讀詩的活潑感覺,使孩子興奮,獲得美感。

(五)童稚美的意境

情感和意象的結合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意境也要由兒童詩來刻意營造,要以營造壹種童稚美好的意境為目的。人們常說,詩的感情應該依附於意象。這種兒童詩只有通過形象含蓄地表達出真實的兒童感受,而不是抽象地喊出來,才能有童真美好的意境,才能打動兒童。比如劉若敏的《天上的月亮是圓的》。/看起來像大海裏的玉盤。/壹群魚遊過來,/玉盤斷成兩三塊。/魚害怕地逃走了,/壹直逃到巖石的邊緣。/回頭看,/月亮還是圓圓的。“在月亮照在海面上的靜態美中,通過魚的“逃”和“看”的動態參與,在巧妙的構思中創作了壹組小魚戲。

明喻法

描寫事物的特征,適用於描寫實物和自然景物。這似乎是壹個直接的比喻。比如,雲就像壹個忙碌的畫家,在天空中畫壹幅又壹幅的畫。雲就像壹個貪玩的問題孩子,經常忘記回家。這只猴子整天就像壹個淘氣的小醜。待會拔掉桃子阿姨的裝飾品。對老鼠來說,我喜歡妳——壹雙靈動的眼睛和粉紅色的耳朵。雖然我愛做壞事,但我還是喜歡妳。如果我來到妳的王國,我壹定要求妳洗臉、洗手、洗澡、刷牙。我還需要教妳自己工作,不要偷偷摸摸。我還想給妳介紹壹個朋友——它的名字叫貓。

暗喻

豐富的聯想不說隱喻的東西,而是讀者自己聯想。比如,媽媽是壹個鬧鐘,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媽媽的手可以把白米飯變成好吃的米飯。

閱兵法

樹:春天的樹,是鮮花競相選美的舞臺。夏天的樹是蟬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樹是水果睡覺的搖籃。冬天的樹是風賽跑的操場。

並行方法

用相同的詞或句型描述壹件事:風,微笑。在樹上蕩秋千,在草原上賽跑,在院子裏用樹葉玩飛鏢。微笑是妳臉上的花,是妳嘴上掛的蜜。微笑比糖還甜,比花還香。

擬人方法

活潑的,可愛的,有趣的,把事物比作人的生活。例如:1。春風讓花兒張開嘴唱歌。2.太陽落山後,燈就亮了。3.月亮羞澀地跑進雲裏躲藏。4.露珠看到太陽出來了,開心地笑了。5.小草高興的時候會哭。蘇打拉和妳握手,妳很生氣。

模仿聲音法

增添趣味,模仿自然界萬物的聲音。比如風最討厭。它每次都偷偷撩起我的裙子,然後在旁邊喊,丟人!丟人!丟人!真是氣死我了。

假設方法

寫出美好的希望和想象,用“如果”和“如果”假設語句來表達自己的希望和想象。比如我變成風,我會去媽媽工作的地方,為媽媽把臉上的汗水壹顆顆擦幹。如果我是老師,我會經常去上體育課,以免讓學生失望。如果我是壹個父親,我壹定會戒酒以避開我的母親。

誇張法

制造特效,加深印象,通過對數量、時間、行為的描述為描寫添油加醋,誇大描寫。交警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交警。因為他有氣功,只要單手輕輕壹推,幾十輛車都不會動。

提問法

引起興趣,深入思考。蟹蟹!螃蟹!妳為什麽口吐白沫?妳剛吃過午飯,正在刷牙和漱口嗎?妳是流口水想吃我手裏的大蘋果嗎?

覆蓋技術

詩的“心跳”——節奏,註意節奏要和情緒壹致。“白鷺”飛到牛背上歇腳,飛到田裏,泡上水,飛到稻草上捉迷藏。

格律故事

把這個故事寫成壹首詩。比如葡萄架很高,掛著紫色的葡萄。紫葡萄又大又圓,又香又甜。狐貍看到它跳起來,半天抓不住。他不願意依賴,說是酸而不是傻。

調用方法

不管見面與否都直接稱呼對方,讓內容更加深刻生動。例子:《新衣》媽媽!花園已經換上了五顏六色、香噴噴的春裝;樹木也換上了淺綠色的新裝;遠處的山脫下了灰色的外衣,換上了淺綠色的襯衫;小草穿上了新的綠色裙子,在春風中搖擺!媽媽!看,他們都穿著新衣服!媽媽!人家都換了新衣服!

對話方法

隨和,容易接受。例子:小哥哥,我們來玩遊戲吧。我姐姐是老師,妳是學生。我的小妹妹呢?她太年輕了,什麽也做不了。我覺得——讓她當校長吧。

相關法

突出內容和性質,包括色彩比較、造型比較、動作比較、事件比較、人物比較、空間比較...“私房錢”爸爸的私房錢藏在工作帽裏;媽媽的私房錢藏在皮鞋下面;我的私房錢藏在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