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曾經發表過關於周家莊:唯壹幸存的人民公社的專題報道。和中國大部分農村壹樣,周家莊從1951開始,把土地從壹戶集中到另壹戶,成立合作社搞集體經濟。然而,在今天的中國農村,1.3萬人口的村莊仍然保持著集體生活的形式。
2013年,周家莊鄉人均純收入14104元,高於河北省農民,也比同年全國農民高出近6000元。周家莊有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優勢。紅地球葡萄、梨、高檔苗木、小麥、有機蔬菜都在千畝。“根據訂單選擇效率最高的作物進行生產,分配給10個生產隊,防止重復投入。”
周家莊鄉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周家莊鄉曹農業合作社的前身是。1958年春,在先進合作社合並為聯村合作社的基礎上,先成立公社,命名為“黎明人民公社”,同年下半年撤銷為“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以周家莊為駐地成立周家莊公社,1984年改為周嘉鄉。周家莊鄉壹直是集體經營,沒有村委會。是全縣唯壹的鄉鎮生產隊,實行“兩層樓”管理體制。這個鄉有10個生產隊,6個自然村,直屬鄉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