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以色列(希伯來語:希伯來語意為“上帝的戰士”,阿拉伯語:)是壹個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東南部。以色列北部與黎巴嫩接壤,東部與敘利亞和約旦接壤,西南部與埃及接壤。
美國獨立日
5月14 (1948)。以色列於5月1948日宣布獨立。雖然在以色列的日常生活中采用公歷,但在國家節日中采用猶太歷。所以每年的獨立日不壹定是公歷的5月14。
國慶節
五月14 (1948)
國旗
以色列的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約為3: 2。旗幟是白色的,上下各有壹條藍色的寬帶。藍色和白色來自猶太人祈禱時使用的披肩的顏色。白旗中間是壹顆藍色的六角星,是古代以色列大衛王的星,象征著國家的力量。
國徽
以色列的國徽是長方形的盾形紋章。藍盾上有壹個七枝燭臺。據記載,這個燭臺曾被用來點亮耶路撒冷聖殿的祭壇。燭臺兩側飾有橄欖枝,象征猶太人對和平的渴望。燭臺下面用希伯來語寫著“以色列國”。
國歌
希望之歌
人類人口
直到2006年,以色列人口普查局列出了以下三個大都市地區:特拉維夫(人口304.04萬)、海法(人口99.6萬)和貝爾謝巴(人口536.5438+0.600)。首都耶路撒冷人口71.99萬。希伯來語為國語,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猶太教為國教,約85%的居民信奉猶太教,13%信奉伊斯蘭教。以色列是世界上唯壹壹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
首都
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特拉維夫,1950年遷到耶路撒冷,沒有得到普遍承認。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恒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其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維夫。至於耶路撒冷的地位和歸屬問題,阿拉伯國家壹直與以色列存在爭議。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撤出自1967以來占領的所有阿拉伯領土,包括阿拉伯耶路撒冷(指東耶路撒冷)。大多數與以色列有外交關系的國家仍然在特拉維夫設有大使館。
國家政要
西蒙·佩雷斯總統於2007年6月當選;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2006年6月5438+10月,沙龍在重病住院後臨時代理總理職務。4月,他被任命為臨時總理,並於5月宣誓就職。工黨主席兼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2007年6月上任;利庫德集團主席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自然地理
根據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1947號決議,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4900平方公裏。它位於亞洲西部,是亞洲、非洲和歐洲的結合部。沿海地區是狹長的平原,東部有山脈和高原。它有地中海氣候。
以色列北部與黎巴嫩接壤,東部與敘利亞和約旦接壤,西南部與埃及接壤。以色列的海岸線西接地中海,南接埃拉特灣(又稱亞喀巴灣)。
以色列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地區:沿海平原,中部丘陵,約旦裂谷和內蓋夫沙漠。地中海沿岸的沿海平原從北部的黎巴嫩邊境延伸到南部的加沙。該地區土壤肥沃濕潤,是農業和水果種植的重要地區。沿海平原的東部是中央高原,高原的北部是加利利山脈的丘陵,南部是由許多小而肥沃的山谷組成的撒馬利亞山脈。再往南是朱迪亞貧瘠的丘陵地區。中央高原的東部是約旦裂谷,它是6500公裏東非大裂谷的壹部分。以色列的裂谷由約旦河、加利利海和死海組成。內蓋夫沙漠由約12000平方公裏的沙漠組成,占據了以色列壹半的國土面積。從地理上看,內蓋夫沙漠屬於西奈半島的延伸部分。
在1967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征服了約旦王國的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以及加沙地帶(當時被埃及占領)和埃及的西奈半島。以色列於1982年從西奈半島撤出全部軍隊和殖民地,並於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加沙地帶。然而,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歸屬問題仍未解決。東耶路撒冷自1967以來壹直在以色列管轄之下,戈蘭高地也自1981以來壹直在以色列管轄之下,雖然它們都不是以色列的正式領土。
如果排除以色列在65,438+0,967年占領的所有領土,以色列國的主權為20,777平方公裏(65,438+0%水域面積)。如果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轄的區域,包括耶路撒冷東部和戈蘭高地,為22145平方公裏,水域面積不到1%。包括巴勒斯坦政府軍事控制和自治的約旦河西岸在內,以色列控制的領土為28,023平方公裏。
重要節日
安息日(每周五至周六日落)
猶太新年(公歷九月左右)
贖罪日(公歷約10)
帳篷節(約公歷10月)
逾越節(公歷4月左右)
大屠殺紀念日(公歷5月左右)
獨立日(公歷五月左右)。
航空
航空運輸是以色列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手段。從1948開始,中國開辟了空中航線,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在四大洲運營,有定期航班飛往紐約和歐洲。耶路撒冷和埃拉特有現代化機場,利達有壹個國際機場。1989年,有54萬乘客乘坐包機抵達以色列。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色列的航空客流量比50年代初增加了65,438+000多倍。
以色列和中國建交後,旅遊業得到了發展。1992年7月,以色列航空公司與中國國際旅行社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旅遊市場。為了發展旅遊業,從9月3日起,以色列航空公司開通了特拉維夫至北京的直航服務。特拉維夫直飛北京的航線不僅為以色列和歐洲遊客前往中國提供了便利,也為東南亞遊客遊覽地中海東部國家開辟了最佳路線。
以色列亞洲航空公司運營以下定期航線:1。耶路撒冷至特拉維夫、海法、Rlsh Pina和Eilat2.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羅斯佩納、埃拉特、馬薩達;3.海法到耶路撒冷、特拉維夫和埃拉特;4.埃拉特進入耶路撒冷、特拉維夫和海法;5.瑪莎去了特拉維夫。
公路網
以色列是個小國,從東部的耶路撒冷開車到西海岸的特拉維夫只需要1多個小時。這就決定了以色列的交通以公路為主。它是在英國委任統治巴勒斯坦期間建立在高質量道路網絡的基礎上的。現在以色列的道路已經形成了從城市到鄉村的完整網絡系統。壹般高速公路都是兩車道。沿海有壹條四車道高速公路,連接特拉維夫和海法,通往耶路撒冷和貝爾謝巴。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初,以色列道路總長度為1.3萬公裏,比50年代初增加了壹倍。
在安息日,耶路撒冷所有的運輸機構都停止工作,所有的旅館也都關門。這壹天,遊客最好不要乘車去東正教猶太人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人會憤怒地向車裏的人扔石頭。
第二,政治
以色列是議會制國家。議會是擁有立法權的最高權力機構。它負責制定和修改國家法律,對政治問題進行表決,批準內閣成員的任命和監督政府工作,選舉總統和議長。議會候選人由政黨競選公職。以色列沒有憲法,只有基本法,如議會法、總統法和內閣法。總統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他的職能基本上是禮儀性的。議會有權罷免總統。內閣對議會負責。
以色列是中東唯壹的自由民主國家,其公民享有各種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
第三,經濟
50多年來,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的以色列堅持走科技強國之路,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經濟發展迅速,人均GNP達到1。1999年為600萬美元。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舉世矚目,尤其是在電子、通信、計算機軟件、醫療設備、生物技術工程、農業和航空等領域。以色列位於沙漠地帶的邊緣,水資源短缺。嚴重缺水使以色列在農業上形成了獨特的滴灌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綠洲。占總人口不到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人民,還出口了大量優質的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
以色列被認為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人類整體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
第四,外交
開展全方位外交。與西方國家保持傳統友好關系;保持與美國的戰略盟友地位;積極發展與獨聯體國家和東歐國家的關系;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努力實現與阿拉伯國家的和解;擴大與非洲和亞洲國家的關系。
與中國的關系
1950 65438+10月9日,以色列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92 65438+10月24日,以色列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動詞 (verb的縮寫)歷史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的遠祖是希伯來人,是古代閃米特人的壹個分支。公元前13年底,從埃及遷至巴勒斯坦,先後建立了希伯來王國和以色列王國。
以色列原本是指壹個民族而不是地名,最早的記載可以找到公元前1211。在過去3000多年的歷史中,猶太人將以色列視為其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有著特殊的含義,包括神廟遺跡和相關的宗教儀式,這些都是現代猶太傳統的重要基礎。自公元前1200年以來,壹系列猶太王朝在這壹地區存在了壹千多年。
經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逐漸衰落,在這壹地區遭到驅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壹次大規模起義被鎮壓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壹地區,並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去猶太人與這片土地千百年聯系的痕跡。即便如此,仍有少數猶太人留在了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猶太人口已經從以色列南部轉移到了北部。兩部最重要的猶太經典《墨西拿》和《塔木德》也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手中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隨後多個穆斯林國家統治了該地區。包括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美子和蒙古,1260年至1516年由馬穆魯克統治,後於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壹個省。
猶太復國主義和猶太人的回歸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流亡的猶太人壹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有過幾次小的回歸浪潮,人數從幾百到幾千不等。1878年,第壹個大型猶太農場殖民地出現在佩塔提克瓦。第壹波大規模回歸開始於1881。為了逃避迫害,散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猶太人開始返回巴勒斯坦,這個古老的猶太國家的土地。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在那裏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加,他們與阿拉伯人的關系日益緊張。
1896年,維也納記者兼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發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壹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大會”,會議決定建立“壹個為大眾所承認並受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成立“猶太民族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
猶太復國主義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約有4萬猶太人回國定居。1917、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發表《鮑爾弗宣言》:“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壹個猶太民族國家,並將竭盡全力促進其實現”。65438年至0920年,國際聯盟委托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托管地分為兩部分:東部(今約旦)由阿拉伯人居住,西部由猶太人居住。
壹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回歸浪潮。在1929年爆發的壹次巴勒斯坦起義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然後在1936 -1939發生了幾次騷亂。作為回應,英國於1939年發布白皮書,將猶太移民人數限制在7.5萬人,並限制猶太人購買土地。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猶太復國主義者視為對猶太人的背叛和對《貝爾福宣言》的違反。阿拉伯人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希望徹底阻止猶太人移民。
65438-0933年,納粹在德國上臺,掀起了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歐洲的猶太人大屠殺進壹步推動了猶太人的回歸。1944至1948年間,有20多萬猶太人通過各種渠道來到巴勒斯坦。二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復興國家
1947年,鑒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暴力沖突不斷升級,和平努力受挫,英國政府決定脫離巴勒斯坦托管地。自19年末以來,猶太移民的數量壹直在穩步增長。受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的影響,猶太復興的思想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聯合國成立“巴勒斯坦特別委員會”,10月聯合國大會表決“1947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蘇),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
1947 165438+10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計劃的當天,大衛·本·古理安接受了該計劃,但遭到阿盟斷然拒絕。阿盟委員會高層下令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進行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襲擊建築物、商店和居民區,隨後猶太人組織的地下民兵武裝進行了反擊。這些戰鬥迅速蔓延為大規模沖突,導致了1948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1948 18年5月4日,英國托管期結束的前壹天午夜,以色列國正式宣告成立。以色列於5月6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1948獨立戰爭
以色列建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對以色列宣戰,從65438年到0948年開始了以色列的獨立戰爭。北部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被阻擋在邊界附近,而來自東部的約旦軍隊占領了耶路撒冷的東部,並襲擊了該市的西部。但猶太民兵部隊成功阻止了約旦軍隊,而地下伊爾根部隊也從南面阻止了埃及軍隊。自6月以來,聯合國宣布了為期壹個月的停火令,在此期間,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雙方在1949達成停火協議,並劃定了壹條臨時邊界,稱為“綠線”。以色列在約旦河以西額外獲得了23.5%的管轄權,而約旦則占領了以色列南部和撒馬利亞的壹個山區,後來被稱為約旦河西岸。埃及在沿海地區占領了壹小塊土地,後來被稱為加沙地帶。
大量阿拉伯人逃離新成立的猶太國,巴勒斯坦人稱這種流亡為“大災難”()。流亡的巴勒斯坦難民估計有40萬到90萬,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懸而未決的沖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壹直持續到今天。隨著1948的戰爭,約旦河西岸和加沙的猶太人口開始撤到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難民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了兩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近85萬西班牙系猶太人逃離或被驅逐出阿拉伯國家,其中約60萬人移居以色列,其他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20世紀50和60年代
1954-1955期間,以色列總理摩西·夏裏特轟炸埃及失敗,爆發醜聞,使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法對此頗為不滿。在遭到壹系列阿拉伯地下民兵武裝襲擊後,以色列秘密與英法結盟,向埃及宣戰。蘇伊士運河危機後,三個國家遭到聯合國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1955年,大衛·本·古理安再次成為以色列總理,他壹直任職到1963年才辭職。古裏安辭職後,列維·艾希科爾繼任總理。
1961年,納粹戰犯、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的主謀之壹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被以色列摩薩德情報人員逮捕,並送回以色列受審。艾希曼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唯壹被法院判處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臺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1967年5月再度緊張。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意圖,埃及驅逐了聯合國駐加沙維和部隊。埃及違反了之前的條約,封鎖了以色列具有戰略意義的蒂朗海峽,然後在以色列邊境部署了大量戰車和戰鬥機,於是以色列在6月5日以埃及挑釁為由對埃及發動了先發制人的進攻。在這場為期六天的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在空軍戰場上取得了徹底的勝利。以色列壹口氣攻占了整個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劃出的綠線成為以色列管轄的國內領土和被占領地區的行政分界線。後來簽署和平協議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還給埃及。
戰爭期間,以色列空軍誤炸了壹艘美國情報船“自由號”,造成34名美國士兵死亡。美國和以色列的調查得出結論,事故是由壹個錯誤引起的,因為難以識別自由。
1969年,以色列第壹位(也是唯壹壹位)女總理梅厄夫人當選。
70年代
1968到1972這段時間被稱為消耗戰,在以色列、敘利亞和埃及的邊境上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沖突。此外,在20世紀60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裝部隊對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猶太人發動了前所未有的恐怖襲擊。1972年夏季奧運會,慕尼黑大屠殺爆發,巴勒斯坦武裝民兵將以色列代表團成員扣為人質,人質全部遇難。以色列發動了報復性的“上帝之怒行動”,以色列摩薩德情報機構的壹群特工在全世界暗殺慕尼黑大屠殺的幕後黑手。
終於在197310年6月6日,也就是猶太人傳統的贖罪日,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動了突襲。雖然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了毫無準備的以色列軍隊,但埃及和敘利亞最終還是被以色列擊退。戰後幾年,局勢相對平靜,以色列和埃及最終達成和平協議。
1974年,伊紮克·拉賓接替梅耶爾夫人成為第五任總理。1977的議會選舉成為以色列政治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工會(?)被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統壹黨擊敗,這次選舉也被稱為以色列的壹場“革命”。
然後在當年的6月5438+065438+10月,埃及總統薩達特訪問以色列,並在以色列議會發表演講,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壹次得到阿拉伯國家的承認。以色列軍隊的預備役軍官也成立了壹個和平運動來支持和平談判。薩達特來訪後,兩國和談最終簽署了《大衛·皮斯營條約》。1979年3月,北京和沙特在華盛頓特區達成了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該條約的簽署,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撤出自1970年代以來在那裏建立的定居點..以色列也同意根據1949劃定的綠線給予巴勒斯坦自治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轟炸了伊拉克在奧西拉建造的核反應堆,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圖。這項任務也被稱為巴比倫行動。
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進攻,並被卷入了自1975年以來壹直持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之所以開戰,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北部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遭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分子襲擊。在建立了40公裏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推進,甚至攻占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驅逐出黎巴嫩,迫使其將基地轉移到突尼斯。由於無法承受戰爭帶來的壓力,宰相北京於1983年辭職,由伊紮克·沙米爾繼任。以色列最終於1986年從黎巴嫩撤出大部分軍隊,邊境緩沖區壹直維持到2000年以色列單方面撤軍。
1980年代,伊紮克·沙米爾領導的右翼政府被左翼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從1984擔任總經理,但在1986被查米爾取代,沙阿·米爾達成為壹個政黨聯盟的協議。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起義點燃了占領區的壹系列騷亂。騷亂發生後,查米爾在1988的選舉中再次當選總理。
1990年代
波斯灣戰爭中,以色列雖然不是反伊同盟國之壹,沒有實際參與伊拉克戰爭,但還是被39枚飛毛腿導彈擊中。導彈沒有直接殺死任何以色列公民,但壹些人因使用準備好的防毒面具不當而死亡。此外,壹名以色列人被愛國者導彈碎片炸死。戰爭期間,以色列還向約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防止他們受到伊拉克生化武器的襲擊。盡管如此,巴解組織仍然表示支持薩達姆政權,壹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站在屋頂上為來襲的飛毛腿導彈歡呼,盡管最後他們仍然使用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大量來自蘇聯的猶太人開始移民到以色列。根據以色列的回歸法,這些人抵達以色列後可以獲得以色列公民身份。1990-1991約38萬人抵達以色列。盡管以色列公眾最初支持統壹法,但新移民引發的許多問題被工黨用作競選中的把柄,批評執政的統壹黨未能解決他們的工作和住房問題。結果在1992的選舉中,新移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度崛起。
選舉後,伊紮克·拉賓成為總理。大選期間,工黨承諾大幅改善以色列的內部安全以及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到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放棄了1991的馬德裏協定框架,與巴解組織簽署了《奧斯陸協定》。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相處的阿拉伯國家。
起初,以色列公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協議簽署後,以色列繼續頻繁遭到哈馬斯武裝組織的襲擊,對協議的支持開始大大減少。1995+065438+10月4日6月4日,拉賓被以色列極端民族主義者暗殺。
由於拉賓遇刺,公眾對奧斯陸協議的看法也略有改善,這大大增強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以1996贏得了大選。然而,新壹波的自殺性爆炸事件,加上阿拉法特贊揚爆炸者的聲明,再次扭轉了輿論,並在5月1996輸給了統壹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盡管內塔尼亞胡被視為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但他決定從希伯倫撤軍,並簽署了《懷伊河備忘錄》,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在內塔尼亞胡的任期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大大減少,但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崩潰。在1999的選舉中,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以較大優勢擊敗內塔尼亞胡,繼任總理。
2000年以後
巴拉克於2000年決定單方面從黎巴嫩撤軍,而這次撤軍也是為了阻撓真主黨對以色列的攻擊,迫使他們越過以色列邊境發動攻擊。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於2000年在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調解下在戴維營談判,但談判最終失敗。巴拉克提出了由73%的約旦河約旦河西岸和100%的加沙組成的巴勒斯坦國,並在10到25年內將約旦河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領土擴大到90%(不包括耶路撒冷郊區,為94%)。
2003年6月4日,在喬治·沃克·布什的主持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和以色列前總理沙龍在約旦會晤。談判破裂後,以色列反對派領導人阿裏爾·沙龍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後不久,巴勒斯坦爆發了第二次起義,稱為阿克薩人民起義。談判的失敗和新戰爭的爆發使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也大大降低了對和平協議的支持。
經過總理特別選舉,阿裏爾·沙龍於2006年3月5438+0成為新總理,並在2003年選舉中連任。沙龍開始單方面撤出加沙地帶,這壹行動於2005年8月和9月完成。
以色列還在約旦河西岸修建了圍欄,保護以色列免受巴勒斯坦武裝團體的襲擊。為了修建681公裏長的圍欄,圍欄附近的緩沖區還使約旦河西岸的面積減少了9.5%,使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遇到困難。圍欄的建立遭到了許多國際評論家和以色列壹些極左分子的批評。然而,圍欄有效地減少了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襲擊。
阿裏埃勒·沙龍嚴重中風後,總理的權力移交給了埃胡德·奧爾默特。2006年4月14日,前進黨贏得大選後,奧爾默特當選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前進黨也在2006年的選舉中贏得了多數席位。
2006年6月28日,哈馬斯的民兵部隊從加沙地帶挖地道,潛入以色列襲擊以色列國防軍據點,俘獲壹名以軍士兵,打死兩人。作為回應,以色列發起了夏雨行動,轟炸哈馬斯目標和其他橋梁、道路和發電站。以色列也派兵占領了這壹地區。
2006年6月13日,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爆發以黎沖突,主要是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沖突始於真主黨在壹次跨境恐怖襲擊中殺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並俘虜了另外兩名士兵。以色列認為黎巴嫩政府必須對這次襲擊負責,因此從海上和空中轟炸了黎巴嫩,並進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繼續用火箭襲擊以色列北部,並用遊擊戰術襲擊以色列軍隊。最後,以色列於2006年8月6日達成停火協議。沖突造成1000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黨民兵和119名以色列士兵死亡,還對黎巴嫩城市的基礎設施造成巨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