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奴嬌鳳凰山,明代張虹橋。
鳳凰山腳下,恨聲漏,今夜好休。三折陽關歌未競,啞鳥催其走。
鳳凰山腳下,為何恨之聲今日不絕?三折陽關歌的送別還沒完,城裏的鳴鳥已經催人走了。
2,《江城子河景》石
鳳凰山初晴多雨,水清風清,夕陽明。壹朵蓮花,還在綻放。
鳳凰山下,楚清雨後,雲開霧散,夕陽明媚。壹朵蓮花,雖已逝去,卻依然美麗幹凈。
三,《西遊記》中的唐代張潮
夢不離河,人傳鳳凰山郎。
我的夢想離不開河上的流水。人們說妳已經到了鳳凰山。
4,《鳳凰山》宋·曹植
鳳凰已經沒了幾年了,至今人們都叫它鳳凰山。我只擔心有沒有人認識的雞,但我的意思是所有的鳥都搞錯了。
鳳凰這幾年幾乎消失了,人們還是叫它鳳凰山。恐怕有鳳凰也沒人知道,但我說世界上只有雞鴨。
5、《登鳳凰山·懷子站》宋·陳師道。
蜿蜒龍腰,山中隱樓觀。
鳳凰山蜿蜒的山路猶如龍的腰,亭臺樓閣隱隱出現在山間。
擴展知識
師鵬暑假
去丹東鳳凰山遊玩,首先會看到自然景點的大石棚。大石棚約半高,嵌於前撐,石面朝南,坐於地上歇息。石棚上鐫刻著“抖衣飛上雲霄”八個大字,醒目醒目。石棚上方有壹棵松樹,樹枝舒展迎客,故稱“迎客松”。
石棚前掩映綠林,後崖遮天蔽日,流水宜人,霧中鳥鳴。如果妳坐在石棚裏,妳會感到神清氣爽,身心放松,所以很多遊客在這裏拍照,留下贊美詩:
天然石棚覆蓋穹頂,樓外炎熱,屋內多風。
沁人心脾,沁人心脾,是冬天小溪叮叮當當的悅耳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