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評論1500字(1)孔子說:“不學詩,無話可說。”我們原本被遙遠的時間與古人隔開,卻因為詩歌,這座跨越古今的橋梁,讓我們得以與古人相通。詩歌的美是很難猜測的。看似平淡的文字,簡單的節奏,卻能千變萬化,讓人回味無窮,咀嚼出各種韻味和深情。
詩詞歌賦中,《詩經》是最引人入勝的壹部。詩經,這個名字本身,就洋溢著美的凝結。被咀嚼了千百年,流出來的甜汁還是那麽鮮美,回味無窮,詩意清爽。
讀了詩經,她有壹種淳樸真摯的美,很像我見過的壹種花——粉纓。我記得張曉風女士說過,“如果非要給那棵花樹起個名字,我就叫它詩經,裏面有四個美麗的字。”這棵花樹是流蘇。流蘇與詩經,詩經與流蘇。如果非要給《詩經》起個名字,我就叫它流蘇。它有淡淡的花香。
據說那些關於《詩經》的故事長達600年。600年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那些不懂文明煙火的古人,已經懂得用那些美好的文字含蓄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那時候的人是最單純最天真的,用最普通的話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當壹個人的身心,在壹個下午,完全進入壹種寧靜的狀態。那些靈動氣質的詩句入心,帶來了“青翠欲滴,白露為霜”的神秘朦朧之美,營造了“琴瑟在皇宮,靜好”的和諧寧靜,發出了“山谷不同,死寂同洞”的震撼愛情宣言,畫出了“拋我木瓜,賞我瓊瑤”的青春愛情,那是壹場心靈的盛宴,美的潛移默化。
《詩經》裏,感情的東西總是特別美好,年輕人的難開口,姑娘的矜持慢熱,艷麗的面龐,都彌漫著濕潤的霧氣和悸動的氣息。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願,那是“郁郁蔥蔥,白露為霜”的清新,那是“桃飛去,燃其榮”的美好。但是,我在某個時間有過壹次千載難逢的回憶,於是日日夜夜的想。這種美好的感覺隨著冰冷的黃頁和口口聲聲的歌唱,歷歷在目。
當然,如果《詩經》裏只有愛情,那是最浪漫的詩,太多了就覺得輕佻了。在《詩經》中,也有很多關於戰爭和流離的詩篇,憂國憂民。
激蕩著故國的熱土,沈重的悲傷和悲戚的吶喊響徹世界。但在《詩經》中,這種情感化為嘆息。不僅如此,即使故國壹片廢墟,祠堂毀於炮火,感情在《詩經》裏會有多憤怒,也會轉化為幾句哀歌,“他與粟別離,粟之苗搖,中心搖。”即將倒下的軀體,穿過了昔日繁華的宮殿和祠堂,所有正在生長的幼苗,都在祭奠盛世的蒼涼,見證王朝的復辟和衰落。
壹卷風,雅頌,重讀如嘆,輕讀如呢喃。沒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哭喊,只有年復壹年的重復嘆息。
同時,《詩經》為當時和後世描繪了壹幅社會歷史的畫卷,真實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面貌,謳歌了古代人民的勤勞勇敢,鞭撻了統治階級的卑鄙無恥,為後世留下了立體的、具象的歷史畫卷。在《詩經·國風·七月》中,我們可以看到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在《割譚》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心懷不滿的奴隸們大膽地向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提出了壹個正義的問題:“如果妳得不到足夠的東西,就不要擔心它?”不養不獵,胡占二亭有縣獾?“在壹些詩歌中,還描寫了工人為了獲得生存權,直接向統治階級發動鬥爭。在這方面,碩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拋開壹切背景,《詩經》就是《詩經》,質樸、悠遠、恬靜、自然,傳承了中華民族的質樸、穩重,卻又不乏清新雋永的文風。
《詩經》是壹朵絢爛的花朵,承載著後人總結的“雅”的精神,如關註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和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壹樹華麗的詩花,始於西周,止於春秋。詩中永恒的繁華,像壹陣清風,壹朵落花,壹只小船,從遠古而來,奔向未來。
讀詩經是1500字。(2)讀《詩經》不僅僅是字面上對體裁語言的欣賞,更是對其本意的思考。《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之作,我很難用學者專家的高度來評判。畢竟所謂的學者和詩人對這部傳世經典已經做了足夠多的研究,我只能從壹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說出是什麽吸引了我。畢竟我壹開始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對古代文學的熱愛。
是古詩詞,也正是因為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美感,大量使用了《詩經》中的雙音、疊韻、疊字。詩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賞和意境的感受,大部分都要通過喉嚨來表達,欣賞也需要壹種探索和練習。
因為《詩經》本身就摘錄了當時不同地區的民歌,所以被稱為“十五國風”。也許由於各地方言文化的差異,古今文化的變遷,有些詩詞讀起來並不那麽通順,甚至有些繞口,有些生僻的詞語難以理解或表達。但在思想內容的意義上是不可忽視的。畢竟反映了當時壹個社會的各種思想文化內涵。所以,除了來自民間各地區的“風”,還有作為當時王績之樂也是典範的音樂之“雅”,以及當時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壹些關於祠堂祭祀的音樂歌曲和史詩,我們稱之為“頌”。正是這三種文化的交匯,匯成了這本記錄當時社會風俗和民生的“史書”。
眾所周知,《詩經》有六層意思。“賦、比、興”除了表達詩歌的典雅之外,還常用來表達作者的本意。正是這三種技法塑造了《詩經》的靈魂,同時也深深影響了中國文化兩千五百年來的發展。它就像壹位溫柔婉約的淑女,吸引了千百年來的文人騷客。
有“關下鴿子在江上”的旖旎風光描寫,也有“俏倩Xi,美目盼兮Xi”的人物風光描寫,甚至還有“壹日不見,似三月Xi”“窈窕淑女在水壹方”的深情直白表白。簡單的話語透露著簡單真摯的感情。
被譽為中國隱逸詩鼻祖的《鶴鳴》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對王諫、憂國、欲才的含蓄諷喻。“桃花飛去,燃其花”用燦爛的桃花向新娘表達美好的祝願。比如《夢》就用桑樹從茂盛到枯萎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跌宕起伏。《詩經》中運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多種多樣。“賦”和“比”是所有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壹種獨特的表現手法。“興”字的本義是“氣”,所以常被稱為“氣興”,在詩歌中起著渲染氣氛、創造意境的作用。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於,無論用哪種方式,都能表達自己的感情。但除了這種直白,不變的情感雖然真摯感人,但更多的是內斂平和淡淡的抒情。《詩經》也確立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
總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從多方面展示了那個時代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階層人民的喜怒哀樂,語言大膽優美。它以清醒的現實,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為中國詩歌開辟了壹條獨特的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活條件,《詩經》作為中國現實文化的開端,缺乏個性自由的浪漫幻想和放飛精神,但它無愧於人類文明,無愧於我們那個古老時代的驕傲。《詩經》包含了當時社會的許多悲歡離合,批判了社會的黑暗,歌頌了生活的美好。《詩經》也是“禪定”,用詩意的文字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詩經,讀得太倉促,只讀了壹點皮毛。如果妳有空的時候嘗幾口,可能會發現壹些相同的感覺。畢竟對於情感來說是千年不變的。
詩經評論1500字(3)孔子說:不學詩經,無話可說。
幾千年來,中國孕育了燦爛的詩歌文化。秦漢之際,漢賦的辭藻極其華麗,樂府的敘事驚心動魄。唐宋之際,有謫仙的風流儒雅,有杜少陵的憂世傷民,有蘇東坡的豪氣,有劉三邊的癡情繁華。在中華文明中,詩詞書法代代相傳,而這壹切都有壹個共同的源頭:《詩經》。兩千多年前,在人煙稀少的中原荒原,淳樸的先秦人高聲歌唱;在賓客雲集的歡樂宴會上,演奏的音樂悠揚優雅;莊嚴的頌歌伴隨著復雜的儀式在莊嚴古雅的寺廟裏演奏。他們唱的詞是《詩經》的源頭。周代的先民以詩歌的形式將漢字的音韻之美傳遞給後世,同時也在精致的文字中傳承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孝為先”由來已久。追根溯源,《詩經》中有很多相關的詩詞。在《E-E》中,“喪父母,生我。”“欲報德,則極惑”,表現了孩子對父母恩情的觀察和感恩。《凱風》中“凱風南來,吹脊梁。刺心別扭,母親辛苦。”然後隨著南方吹來的暖風,把還在繈褓中的孩子比作“刺心”,也就是幼小的棗樹。棗樹在南風下茁壯成長,就像我們的母親用溫暖的愛養育了我們。如今,當我們吟誦這首優美的詩篇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壹幅畫面:蹣跚學步的孩子身邊,總有父母溫暖而有力的護手;當妳在成長的路上遇到挫折時,總要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孩子長大了,即將遠行,父母的擔心和叮囑總是不可或缺的。時光荏苒,孩子從稚嫩的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時光飛逝,卻也讓父母面容滄桑,頭發花白。從《詩經》開始,歷經千百年,壹代又壹代的父母對子女付出了無私的愛。幾千年後,壹代又壹代的中華兒女也曾感嘆:“欲報德,則惑也。”
《詩經》中的親子溫情,體現了先民對人間美好感情的贊美。然而,許多美好的事物不能長久,因為它們總是被邪惡打破——那就是戰爭。
“人不困,將軍白發淚。”即使邊境戰爭沒完沒了,中國人民也從來不是好戰的民族。招人想到女人,自古有之。還記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名言嗎,出自壹個離家去打仗的士兵之口。這是他對妻子的誓言,卻也因為戰爭變成了奢望。而家裏的女人則是“摳耳朵,不從倒筐中獲利,所以我懷孕了,留到下周。”太想老公了,摘卷耳都沒法集中精神。幾千年來,戰爭拆散了很多妻子兒女,毀了很多家庭。到現在,全世界都在喊著和平,但戰爭還在繼續。在戰爭中,最無辜和受傷的都是普通人。槍炮聲不絕於耳,死亡的恐懼日夜伴隨。饑餓和流行病使他們的生活變得黑暗。中國人民是幸運的,我們享有穩定與和平。我們不用擔心美好的家園瞬間變成斷壁殘垣,也不用擔心無情的炮火把我們和親人隔開。因為我們生活在熱愛和平的中國,從《詩經》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把和平的種子埋在心裏,壹代壹代傳下去。
子曰:詩三百首,壹言以蔽之,思無邪。遠古時代淳樸自然的民風,貫穿每壹首律詩,造就了《詩經》中“思無邪”的美。在《詩經》中,人們如此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贊美君子之德如玉般高潔溫婉。他們諷刺小人無德而死意味著什麽。他們為別人給他們的東西感到高興,並想回報他們。他們哀嘆這個國家在過去經歷了風風雨雨,這傷害了他們的心。為了德行,為了待人接物,為了個人發展,為了國家興亡。《詩經》用簡潔的句子包容了世間萬物。讀《詩經》,我們可以知道如何贊美美好,揭露醜惡;我們可以理解以禮相待,互相給予解答的方式;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興亡,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這些源於《詩經》的諸多情感,通過無數經典的傳承,已經融入了每壹個中華兒女的血脈。
追根溯源,在優美的文字中感受濃濃的古韻古香,追根溯源,在精煉的句子中重溫燦爛的思想光芒,追根溯源,追溯傳統文化的起點,感受千百年後的傳承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