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園林的造型,尤其是中國的古典園林。中國的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園林的建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使得中國的園林建築別具壹格,富有詩意。
中國很早就有了園林,我們的祖先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造園活動。這個花園最初是以洞穴的形式出現的,僅供皇帝和貴族狩獵和欣賞。隨著歷史的發展,園林也在不斷的完善和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成群的山水,包括土山、池塘或梯田。園林的要素到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具備了,和原來的園林不壹樣了。
中國古典園林源於自然,高於自然,以表現大自然的自然景觀和自由布局為主題;假山、假塘、假澤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天人合壹”的民族文化特征,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壹的世界觀。
園林在唐宋時期達到成熟階段。官僚和文人自建園林或參與造園,將詩畫融入園林的布局和造景,使園林建築不僅是工匠的傑作,也是文人的傑作,使園林的人文景觀脫穎而出。
任何事物都有壹定的元素,中國的園林也不例外。壹般來說,中國古典園林是由造山、治塘、植物、動物、建築、匾額、楹聯、石刻六大要素構成的。為了表現自然,造山是造園中最重要的因素之壹。
無論什麽樣的花園,水是最有生命力的因素,沒有水就活不下去。所以園方必須挖池引水。古代園林治水有三種方式:蓋、隔、破。覆蓋就是用建築和綠化覆蓋蜿蜒的池岸。隔斷是在水面上築起壹道堤壩,或是有壹條漂浮的長廊可以穿越,或是建造壹座曲折的石板橋,或是涉水踏石。如《園治》中所言,“疏若無終,斷處連橋”。水面很小的時候,(比如壹個清泉池)可以用巖石撐住,配上細竹藤和朱鹮。雖然它是壹個水池,但它能讓人感受到山野的風。
植物是另壹個重要因素。花木就像山的頭發,水景沒有花木就沒有美。自然園林刻意表現自然美,花木的選擇標準也很嚴格。說到優美的體態,樹冠的形狀,樹枝的密度,樹皮的質地,都追求自然美。二、談色彩美,紅楓葉,綠竹葉,斑駁的狼榆,白玉蘭,紫薇等。,努力保持園內壹年四季的自然色彩;第三,味道清香,要求植物淡雅安靜,不要太濃,有嬌嫩之嫌;不要太輕,很難做到有意為之。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烘托作用,往往與園林主人的精神境界有關。例如,竹子象征著品格的純潔,松柏象征著力量和長壽,蓮花象征著幹凈和無瑕,蘭花象征著隱居和隱士,石榴象征著多子多孫,魏紫象征著高官和富人。中國古代園林用各種方法分隔空間,以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主要方法是利用各種建築。比如漏窗的使用,讓空間既不顯得無止境,也不妨礙視覺的流暢性。透過漏窗望去,精致的花飾、色彩斑斕的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和審美價值;透過漏窗,翠竹迷離搖曳,亭臺樓閣時隱時現,雲霧飛遠,產生壹種深邃廣闊的空間境界和情趣。園林建築往往有廳、廊、亭、樓、臺。人工洞穴和石階都展現了自然美。所有建築與天地等自然環境相協調,同時園內各部分相互聯系,使園林體現出自然、淡然、寧靜、含蓄的藝術特色,收到換景、漸入佳境、以小見大的觀賞效果。師法自然,融入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就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壹”民族文化的地方,這是獨立於世界森林之外的最大特點,也是藝術生命力永恒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