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是什麽?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是什麽?

擡起頭來看,我發現是月光,又沈了下去,我突然想起了家。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10首詩。

第壹首,李白靜夜思。

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已經有霜凍了嗎?

我擡起頭凝視月亮,低下頭,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說到鄉愁,詩仙的這首詩,是所有稍有文學和筆墨知識的中國人第壹次想到的。這首詩字字清晰,朗朗上口,抒發了人們的思鄉之情,所以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古典詩詞。它不追求想象的新奇,也摒棄修辭的精致之美;它以清新質樸的筆觸表達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環境就是環境,情感就是情感,那麽逼真,那麽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難怪有人贊其為“古今絕妙”

第二首,孟郊的《流浪的兒子們》

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長途跋涉的兒子趕制衣服。

出發前,縫了壹針,怕兒子回來晚了衣服破損。

誰敢說像弱者這樣孝順的孩子,能像春天的陽光壹樣回報母親的愛?

這是壹首母愛頌歌。這首詩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母愛。尤其是詩的最後兩句,用通俗的意象隱喻,寄托了孩童的熾熱情感,為春天般的母愛廣為傳頌。全詩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巧妙的雕琢,在清新流暢、質樸平實的語言中充滿了濃郁醇厚的詩意,撥動了千百年來眾多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吟唱。

第三首,白居易的《告別古草》。

長草是如此的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顏色變濃。

野火不能燒盡它,春風的吹拂可以使它復活。

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陽光下的草地盡頭是妳的旅途。

我再壹次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濃濃的草代表了我的深情。

白居易的這首詩,尤其是第二句,最為著名,影響最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高”生動地展示了雜草頑強的生命力,激勵著壹代又壹代中國人奮進,人民永遠不會死亡和鬥爭。他的全詩構圖嚴謹,語言自然流暢工整,景物抒情,意境和諧,堪稱絕唱。

第四首,曹植七步詩。

煮豆子燒豆子,豆子在鍋裏哭。

我們同根生,急什麽?

這首詩,連同這個典故,在中國家喻戶曉。曹植用了壹個非常貼切、簡單、生動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因此逃過壹劫。每當兄弟再戰,中國人都會想起這首詩,“我們本是同根生,何必如此匆忙?”

第五首,王誌煥的《在鷺鳥山莊》。

太陽在西山附近慢慢下沈,黃河流入東海。

更上壹層樓,看得更遠

“可是妳把視野開闊了三百裏”,壹個詩人無盡的探索欲望,想看得更遠,看自己的眼力能達到哪裏。唯壹的方法是站得更高,“走上壹層樓梯”。這兩句詩形象地暗示了壹個哲理:只有爬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就要爬得高。寫這首詩的詩人登高望遠的非凡抱負,也激勵著中國人民昂揚向上。

第六,王維的《在山上度假想我的山東兄弟》。

我是壹個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獨的陌生人,每逢佳節倍思親。

想到兄弟們的身體登上了高處,也會因為不到我而有壹絲遺憾。

這首詩是壹個想家的遊子寫的。在異鄉生活的孤獨感是淒涼的,所以我總是思念家鄉,思念人。當我遇到節日的時候,我加倍地想念妳。詩詞反復跳躍,含蓄深沈,質樸自然,曲折多變。千百年來,“每逢佳節倍思親”成為遊子思鄉的名言,觸動了許多遊子的心。中國人特有的節日鄉愁由此而來。

第七首,詩經第壹首,關雎。

關鶴鳴的魚鷹,伴著小河的小洲。

美麗賢惠的女人是紳士的好配偶。

混合荇菜,從左到右打撈吧。

美麗賢惠的女子醒來追求她。

追求得不到,白天黑夜總會想念她。

龍小姐喲,叫人翻來覆去睡不著。

混合荇菜,從左往右挑吧。

美麗賢惠的女人帶著壹對夫婦和壹對夫婦來到她身邊。

薺菜不齊,左右發。

美麗賢惠的女人敲鐘取悅她。

《詩經》是中國詩歌的開端,其中不乏古往今來的名句,尤其是第壹句廣為人知。中國也有很多愛情詩,其中不乏古往今來的名言,但關雎影響最大。每當男人看到美女就想追到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理由。

第八,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活著,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為靈魂中的靈魂。

今天,人們仍然懷念項羽,因為他拒絕生活,回到了東方。

女詞人李清照的這首慷慨激昂的詩,明確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要做人中英雄,為國立功;就算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魅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確實有震耳欲聾的效果。詩人猛烈抨擊南宋執政者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令人肅然起敬。全詩只有二十來個字,接連用了三個典故,但堆起來也無妨,因為都是詩人的心聲。打地板的詩,那麽大方蒼勁,都是女人寫的,真的讓人應接不暇。

第九首,送別都督,赴蜀。

隔著三秦之墻,隔著壹層霧,隔著壹條河。

我們悲傷地告別,我們兩個官員走向相反的方向。

畢竟,世界只是壹個小小的地方。

不做錯事,孩子* * *沾毛巾。

這首詩是告別的傑作。詩意的安慰:離別時不要悲傷。三重“然而,中國持有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其高聳的山峰,高度概括了“深厚的友誼,山河難以抗拒”的場景。偉大的文字都是自己做出來的,流傳千古,家喻戶曉。對聯的結尾指出了“送”的主題。全詩開闔頓挫,脈動流轉,意境曠達。洗去了古代送別詩中的憂傷,色調爽朗,清新高遠,是獨壹無二的石碑。

第十首,沈李的《同情農民》。

夏天的中午,太陽很熱,農民們還在勞作,珠子滴進泥土裏。

誰知道中餐每壹粒都是硬的。

這首詩寫的是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果實來之不易。“誰知每壹粒糧食都是辛苦的”的感嘆和警示,脫離了空洞抽象的說教,成為了有血有肉的深刻格言。這首詩並不關註具體的人和事。詩人選取典型的生活細節和眾所周知的事實,講述了壹個簡單的道理:勞動果實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