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杜牧的仕途並不坦蕩,但也不能說境遇慘淡。雖然杜牧壹直遊離於唐朝的組織之外,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文學詩歌方面的成就。因為沒有得到重用,杜牧在詩中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相反,他的詩大多以贊美為主,給人壹種積極樂觀的感覺。
杜牧是晚唐傑出的詩人。他的七言絕句,可以把靜態的景物描寫成動態的靈性,思想情感的合理插入,很容易引起人的* * *聲。杜牧也以他的七言絕句取得了最高的成功。杜牧擅長散文。壹首《阿賦》向世人展示了歷史,非常震撼。讓人在欣賞杜牧絕妙的文學手法的同時,也發人深省,令後人回味無窮。
同時,杜牧關註軍事。他寫了許多軍事論文,還註釋了《孫子兵法》,以便後人更好地理解。其侄兒編纂的《樊川文集》收錄了杜牧的詩詞歌賦,為後人了解杜牧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保證和歷史依據。
杜牧、李商隱也稱“小杜麗”不同於李白、杜甫,與杜曉麗的風格完全不同。晚唐詩歌是如此的柔和,以至於牧之用陡峭來糾正它。不僅如此,杜牧在書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杜牧的草書蒼勁有力,就像他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壹樣。
杜牧雖然受到晚唐風氣的影響,但他並沒有失去自己的心。他出淤泥而不染,將繁華的辭藻與個人特色相結合,創作出了壹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懷古西江》是杜牧的壹首古詩。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麽壹定要爬山越嶺,看得很遠,為什麽有些懷舊的詩句往往伴隨著深深的惆悵,仿佛緊緊抓住歷史不放,必然會有惆悵,必然會有辛酸,必然會有淡淡的憂傷。
西江懷古獨木
也許是因為人們在爬山的時候感受到了山川的綿長和宇宙的浩瀚。相比之下,他們有時候是那麽的渺小,讓人發自內心的尊敬先烈和歷史的創造者,緬懷他們的過去。我們哀嘆時間的無情流逝,我們悲嘆歷史的不斷更叠,朝代的更替。總有受害者。我們感嘆自己的力量渺小無力,在時空面前迷失孤獨。
詩人爬山的時候,往往感受最強烈。當他們爬到山頂,看到祖國的山河曾經是多麽滿目瘡痍,卻不知道明天該如何開發建設,擔心錯誤的統治讓悲劇重演,心裏更加難過。
詩中曹操想用口袋裏的沙子獨占長江的水流。當年傅堅聲稱要甩鞭止流的故事很可笑,但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即使他們曾經輝煌過,他們是如何統治世界的,但現在都散落成泥,變成了大自然的壹部分,靜靜地躺著,流傳下來的只有感人的故事和不朽的故事。
人永遠都是渺小的。我們沒有山川的遼闊,沒有大海的包容,沒有宇宙的浩瀚,我們永遠只是世間的過客。詩人不同於常人,因為他較早地意識到了這壹點。他們習慣去想常人不願想的事,詩人會更難過。
所以,當杜牧在《西江懷古》中描寫場景的廣闊和人類的渺小時,這種悲涼越來越強烈,讓人產生憂國憂民的感覺。
杜牧和李商隱被稱為小杜麗,杜牧被稱為“小杜麗”。我們不禁要將唐代蕭的角色與盛唐的角色作壹番比較。如果說李白和杜甫創造了盛唐詩歌的巔峰,那麽李商隱和杜牧絕對可以算是晚唐衰落的詩歌中濃墨重彩的壹筆的存在。
李商隱雕像
李商隱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社會動蕩,統治者不再開明,大多數人對唐朝不抱希望。李商隱出生在壹個小官家庭,家裏也不是沒有任何背景,自然走上了做官的道路。
但即便如此,李商隱小時候生活貧困,父親去世很早,但李商隱堅持讀書。16歲的時候,他的文章得到了白居易的賞識,然後接受了壹些訓練。
李商隱感情細膩,他的詩風格優美,尤其是描寫壹些愛情生活的時候。李商隱的壹些情詩和無題詩在情感上是獨特的,女人看了會想有戀愛的想法,男人也能回憶起以前彈琴的時光。
這讓很多讀者對李商隱的愛情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人不得不問他們經歷過怎樣的紅塵往事,才能寫出掩蓋柔情的情詩,而其中蘊含的情感,沒有壹定的社會閱歷和經驗是無法表達的。
李商隱被認為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深受李賀的影響。有人評價李商隱的地位僅次於杜麗。的確,他的詩歌風格是獨壹無二的,很少有後人能模仿它。但李商隱在詩歌方面出人意料的成就卻鮮有人提及。李商隱被後人銘記為小杜麗是歷史的選擇,是唐代詩歌發展的必然。
杜牧詩“桃李無聲,下回自作”是杜牧詩中少有的典故。原句說滿樹的桃花和李子吸引了人們駐足觀看,樹下遊客的腳印形成了壹條小路。
紫桂花
杜牧的詩壹反常態。他用盛開的桃李和魏紫的花做對比,這很有創意。雖然他在向讀者展示魏紫花的盛開形式,但全詩中沒有壹個字與魏紫花有關。讀者驚嘆於詩人精湛的表達技巧,感受魏紫花卉之美。
紫薇花只願做那個獨壹無二的美。就像詩人,在晚唐詩風沒落的時候,卻不受自身的影響。紫薇花沒有和花兒較勁,是保守優雅的性格。這也是詩人自己警示世人的決心。
守住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的氛圍所幹擾。這首詩因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而被後人譽為贊美魏紫的傑作,杜牧本人也因此得名“杜魏紫”。
桂花大多在盛夏開花。雖是晴天,卻如火般綻放。微風吹來,桂花盛開,嫵媚動人。桂花多以紫、白、粉等顏色示人,為炎炎夏日帶來壹抹亮色。但是紫色的花是它的正統顏色,所以它被稱為魏紫。
詩的最後兩句,杜牧說桃李的繁華隨著春天的消失而消失。開始時只留下樹枝的碎片,只有紫薇相伴。杜牧稱贊紫薇花期長,給人壹種永恒的美。在我們看完所有華而不實的花朵後,看著這獨特的風景似乎是壹種美麗的體驗,壹種平靜的心態。
回家杜牧的“回家”是杜牧描寫自己仕途生活的無奈。孩子問我為什麽回家這麽晚。是與歲月的抗爭嗎?銀白色的太陽穴是軍事勝利勛章嗎?
賈貴·杜穆
全詩前兩句描寫的是孩子的天真無邪。說話的時候,他們直言不諱,什麽話都敢說。其實他們是想在最後兩句話裏,襯托出作者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思考。筆者想問問自己,搞清楚自己這幾年在官場都幹了些什麽。
是不是只是被名利和權力驅使賺了個破頭,最後卻得到了什麽?似乎不管是得到朝廷的肯定,還是得到百姓的喜愛。那麽,妳壹生都在忙些什麽呢?
今天的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我了,多年奮鬥的痕跡早就在自己身上體現出來了。應該不僅僅是對自己的感嘆,更是對自己壹生奮鬥的最終結果的質疑。我想理解,但最後可能只能得到壹個對得起自己的苦笑。
這首五言絕句告訴世人壹個悲哀的事實。我們用了壹輩子,但仕途並不順利。我們窮盡了壹切,可官場險惡,我們又那麽擔心,我們苦苦思索的答案,在壹切回歸平靜後,似乎並沒有那麽讓那個人滿意。
詩人以兒童的視角引出內心的悲傷,表達對現狀的不滿。也許詩人是在通過天真的孩子的手向我們揭示某種人生哲學。當我們滿頭銀發的時候,還能微笑著問自己,這輩子是否真的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