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的歷史性決定了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以時事入詩,直面社會現實,確實是杜甫詩歌的壹個突出特點。杜甫繼承了《詩經》和《離騷》愛國愛民的精神,發展了兩漢樂府民歌“寫時事”的優良傳統,創立了“事出有名,無所依”的新樂府。
杜甫的古典樂府詩,除了模仿漢魏古樂府取題之意,以“行”詩寫時事之外,還可以創造新的題材,創造獨創的風格。如“軍車店”:
車輛轟鳴,士兵歡歌,士兵和箭都綁在腰上。父親,母親,兒子,妻子,看著妳走,塵土不能造橋。路上,抱著戰士的衣服,飯,哭,天沖進天。路人問兵怎麽去的兵,只說花名冊招募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去黃河以北駐軍,哪怕四十歲去西部邊境開荒。長的中間,頭發用頭巾紮起來,回來的時候是光頭,守著邊境。無數的邊防戰士流血犧牲形成了海水,黃武邊防的理念沒有停止。妳沒聽說在華山以東的200個州有數百個村莊被植被覆蓋。即使女強人用鋤頭犁地,地裏的莊稼也長不出什麽東西。而且秦朝的士兵能打硬仗,被趕去打仗沒有雞犬之分。無論向他們提出什麽要求,軍人敢去擴展他的仇恨嗎?就像這個冬天,我們並沒有停止漢沽口以西的士兵入伍。縣長緊急催人納稅,稅從何而來?我們知道生兒子會帶來壞運氣,生女兒會好得多。他們可以結婚,住在鄰居的房子裏,而我們卻把自己的孩子埋在地下。難道妳沒有看到青海頭,在所有的老白骨被遺棄。新的鬼魂在那裏哀號,舊的在暴風雨的黑暗的天空中最響亮。
這首寫於杜甫流放長安期間的詩,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不顧百姓生死,沒有使用“從軍”之類的舊樂府稱謂,而是用自己創新的稱謂直接批判了時代的弊端。寫作方面,以送別悲劇開始,是壹部編年史;從《行人不過雲》到征兵者的冤屈,為了敘事,敘述者采用客觀的紀實描寫方法,完全站在人民疾苦的立場上。
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不僅敘述事件,而且註重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或人、事或意境,都是經過精心刻畫的,從細節中看出真相,展開畫面,把人引入某種氛圍、某種境界。《北伐》敘述了馮祥興在去朗州老家的路上所見所聞。他寫的是平凡的細節,但正是這些小描寫,從壹個角度展現了壹個寬泛的歷史謊言。正是這些小描寫,使得杜甫詩歌的敘事風格不同於以往的敘事詩。它從壹般的描寫變成寫具體事件的片段,也因為寫細節,少了壹些誇張,多了壹些真實。故事被淡化了,而生活的色彩卻大大增強了。
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也融入了強烈的抒情性,但涉及到時事時又包含著眼淚和親情。這不僅因為他能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還因為他是普通百姓中的壹員。只要他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他就成了人民的代言人。《莊遊》和《從北京到豐縣吟五百字》都是這類的佳作。“詩史”首先是詩歌,人們讀杜甫詩歌的興趣遠遠超過讀歷史,只是因為它充滿了情感意象,包含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比如《送八衛處士》:“朋友相見,難如朝夕星辰。今晚便是壹個難得的盛會,* * *這盞燈就是燭光。兩個不久前還年輕的男人,現在兩鬢已斑白。發現我們壹半的朋友都死了,讓我們震驚,讓我們悲痛欲絕。”《哀將頭》:“少陵夜老咽泣,我如春影順流而下。鎖住江頭宮的幹門,細柳,新燈心草,妳為誰這麽綠?!.....那些完美的眼睛在哪裏,那些珍珠般的牙齒在哪裏?壹個沾滿鮮血的靈魂沒有家,無處可歸。東流清洌水,過碉樓徑罅隙,無壹音信。”物是人非,滄桑無數。這是在戰爭中逃亡的人會有的感受。
答案分析見教材P266。
本題目知識點:杜甫及其詩歌的詩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