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讀”。富有“音樂美”是古詩詞的特點之壹,古詩詞講究節奏,音樂感強,旋律優美,節奏和諧。正因為詩歌的語言簡潔精辟,具有令人愉悅的音樂美,所以朗讀就成了我們破譯古詩的首要任務。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如:範文閱讀、個別閱讀、小組閱讀、同步閱讀、自由閱讀和背誦。最初大聲朗讀,正確讀出詩的節奏,要求在語言層面讀全詩,正確停頓。比如教王婉的《北堡山下壹泊》“客路/青山/外,揚帆/綠水/前”。潮平/兩邊/寬,風正/航/掛。海口/生活/夜,江春/入境/去年。相書/哪裏/大,桂言/洛陽/邊。“正確的停頓和有節奏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鑒賞古詩詞的角色。當然,無論采用哪種閱讀方式,老師都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給予科學的閱讀指導。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也為學生理解和欣賞詩詞意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產品”。濃郁的“藝術美”是古詩詞的另壹個特點。“意境”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它是壹種感性的形象,需要感性的觀察和感性的體驗。王國維《人間詞話》“風景不獨,情亦在人心”,這是詩歌的“意境”。要想進入詩歌的意境,必須引導學生學會品味詩歌。“味”是指學生因為有了身體的氣息,能夠深刻理解古詩詞,體驗感受,由淺入深。詩歌的藝術美多種多樣,有的氣勢磅礴;有的艷麗修長;有的是傷心難過;有的膽大心細,心胸寬廣;有的含蓄優雅。壹首詩是壹幅畫或多幅畫,除了事物,它還包含情感。所以,讀古詩詞壹定要根據詩詞中提供的信息,引導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來啟發學生,然後引導學生理解詩中描述的中秋節。從而感知到詩人對家人分離的失望,所以月宮的悲傷導致了深深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真摯的。我們也可以從“我不知道秋思會落入誰的家中”這句話開始。在這裏,作者用了壹種委婉的質疑語氣:我不知道遼闊的秋思會倒向誰的壹邊。明明是他懷了人,他卻只是說“秋思是誰家的?”由此可見詩人對嶽懷遠的深情。煉字中,“羅”字新穎,貼切,不凡。它給人以動人形象的感覺,仿佛秋思與銀色的月亮壹同墜落人間。經過壹番情感體驗,同學們深談感受。
第三,“啟蒙”。所謂“悟”,就是對古詩審美意象意義的深刻理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詩歌的意境後,已被古詩詞的境界所感染,勢必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喚起相似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心物交融,得道。但這不是古詩詞教學的最終目的。老師也要提醒學生反復回去品味,再去感受,再去體會。這是古詩詞教學的最高境界。“悟”是建立在“味”的基礎上的,但卻是對古詩詞深刻而理性的揭示,有著“味”達不到的深度。因此,教師要要求學生擺脫情緒體驗的狀態,深入記憶、思考、探索。每個學生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經驗,努力把握古詩詞的審美意象,從而達到對古詩詞的審美領悟。比如在教李白的《難去》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積澱,引導學生脫離詩的意境,去品味詩的含義。詩人苦悶與追求、失望與希望的矛盾心理在這首詩中交錯體現。只有深入到詩中,才能體會到詩人強烈的情感變化,理解全詩的主旨。
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只有反復“讀”,認真“品”,透徹“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自己閱讀古詩詞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上的啟迪,真正享受審美的愉悅。
趙,女,教師,現住江蘇張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