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清明掃墓,對先人來說,叫做“對思念時間的尊重”。它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帝都風光略》中寫道:“三月清明,男女掃墓,瞻仰,轎子馬後掛元寶,滿街喧嘩。祭拜者,哀悼者,哭泣,除草,給墳墓加土,燒幾次元寶,用紙錢買墳。如果看不到紙幣,那將是壹座孤獨的墳墓。哭完了,不要回去,去香樹,擇園,坐下來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但不壹定是清明時期,而是秦以後。直到唐朝才開始流行。《清李彤》說:“在除夕、寒食節和初霜節,妳要祭掃墳墓。期間會以素服侍寢,以酒及割草木之工具,周中封樹,斷曹靜,故稱掃墓。”並流傳至今。
按照由來已久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掃墓儀式並不在清明當天舉行,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光棍節”舉行。據說只有和尚在清明節祭祀掃墓。
清明節祭掃儀式本來是要親自舉行的,但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等條件不同,祭掃的方式也不壹樣。
“燒壹捆”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也稱“包裹”,是指孝從師洋寄往陰間的郵政包裹。以前南植店賣的是所謂的“裹皮”,就是壹大包用白紙糊起來的。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木刻版,四周印有“死亡咒文”的梵文音譯,中間印有壹個蓮花牌位,上面寫著收錢的死者姓名,如“已故張福君在雲山怕老大”,既是包裹又是牌位。另壹種是素包皮,不印任何圖案。就在中間貼個藍色的牌子,寫下死者的名字。也作為主卡使用。
包裏有很多種錢。先燒紙,九k白紙,砸四行圓錢,每行五張;二、冥幣,世界有外幣票後仿制,上寫“天堂銀行”、“鬼國銀行”、“地獄銀行”字樣,有□大寫的圖案,多為巨大面值,背面印有佛教“死亡咒”;三、假洋錢,以硬紙為心,用銀箔包裹,壓制與當時通行的銀元相同的圖案;第四,黃紙上用紅色印刷的“死亡咒”是圓形的錢,所以也叫“死亡錢”;五、用金箔和銀箔疊起的元寶、錘子,有的要用線串成壹串,底部用壹個彩色的紙耳朵。
在舊社會,無論貧富,都有壹種燃燒負擔的舉動。那壹天,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了告白案,行李放在中間。在它的前面,擺放著餃子、蛋糕和水果等供品,點著香,舉著蠟燭。全家按輩分行禮後,就可以在門外焚化了。焚化時,畫壹個大圈,在墓地方向留壹個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叫“外送特事。”
有的有錢人想帶著家人和家人坐車去掃墓祭奠。這時候就要修整墳墓,或者象征性的給墳墓加土,放壹些紙錢在上面,讓別人看到,知道這個墳墓裏還有後人。祭祀結束後,壹些人圍坐在壹起吃飯喝酒;其他人放風箏,甚至互相競爭娛樂。婦女和兒童還會在附近折疊壹些楊柳枝,並用柳條穿上蒸好的食物。還有人把柳條編成蘆葦戴在頭上,說“清明不穿柳,來世成黃狗。”這是掃墓,也是郊遊,開心了才能回家。
【插柳】相傳插柳的習俗也是為了紀念教導百姓耕種莊稼的農耕始祖神農。在壹些地方,人們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預報天氣。有句古話叫“柳枝青青,細雨霏霏;柳暗花明又壹村的說法。黃巢時期規定“清明為期,劉岱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逐漸被淘汰,只盛行插柳。柳樹的生命力很強,俗話說:“有心栽花,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在土裏就活,插在哪兒就活在哪兒,年復壹年地插下去,到處都變得陰沈沈的。
清明節還有壹種說法:原來中國人把清明節、七月三十日、十月初壹作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求援的時候。為了防止鬼魂的騷擾和迫害,人們放上柳樹,戴上柳樹。柳樹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響,人們認為柳樹能驅鬼,並稱之為“鬼樹”。觀音用柳枝蘸水幫助眾生。北魏的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說:“拿壹根柳枝,放在房子上,百鬼不入屋。”清明節是壹個鬼節。柳條發芽之際,人們自然插柳穿柳辟邪。
漢族有“折柳送別”的習俗:灞橋在長安東,渡水為橋,漢族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李白有句話:“年年柳落,零陵傷身。”古時長安灞橋兩側,堤長十裏,壹步壹柳。許多從長安東走的人來到這裏送別親人,折柳枝送別親人,因為“柳”與“留”諧音,以示挽留之意。這個習俗起源於《詩經》。瀟雅。《采薇》中“我曾去,楊柳依依”。送壹株柳樹作為臨別禮物,表達如膠似漆、不忍分離、依依不舍的感情。柳樹是春天的象征。春日搖曳的楊柳,總給人壹種欣欣向榮的感覺。《折柳送別》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把楊柳鋸掉,互送,也是表示親人如柳枝離故鄉。我希望他們到了壹個新的地方,能夠很快生根發芽,仿佛柳枝可以到處生長。是對朋友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裏也有很多關於折柳送人的提法。唐代權德輿的詩:“贈我新知”,宋代的詩:“路那邊沒有綠柳,不要愁”,明代郭的詩:“老了送人,城邊柳盡折。”清代陳維崧詞:“留幾個邊關?要打折。”人們看到柳樹不僅會感到悲傷,聽到《折柳》這首歌也會觸動心情。李白《春夜洛杉磯聞笛》:“每個人都經不起故鄉的思念。”其實柳可以有很多象征意義,古人賦予了柳各種感情,所以借柳寄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劉岱】清明穿柳,有的人把柳枝在頭上繞圈,有的人把嫩柳枝刮成花插在發髻裏,有的人直接把柳枝插在發髻裏。明代田汝澄西湖遊手記:清明,“家家柳,青翠可愛,男女可穿。”
現代人蕪湖古今:清明,“清晨市集賣柳,家家折壹枝青柳蘸清水插門楣,女子結柳球戴於鬢。”
目前,我聽說柳條沿街出售。遇見鄰家姐妹,壹株植物斜插綠雲。"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不穿柳,美人變明眸。”“清明不穿柳,死後變黃。”“清明不穿柳,來世成豬狗。“這說明劉岱有驅魔的功能。清明節穿柳的習俗比比皆是。
清光緒二年《淮安縣誌·清明》“放柳於門,男女亦穿。俗話說‘清明不穿柳,美人歸白頭’。在清代,我國大部分地區插戴柳樹是為了辟邪,但有些地方有“紀年華”之意,“清明不穿柳,美人成頭”。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跡。到了宋代,男女成年人進行加冕儀式的時間統壹在“寒食節”,不分出生日期。”所有的官民,無論大小家庭,子女未加冕,都要在這壹天上人頭。”(孟良·魯)是成年的象征。後人據此有了“紀年華”的遺風,並演變為女子在太陽穴佩戴柳球,祈求美人永駐的習俗。在這裏,綠柳象征著青春。女人春天穿柳,是對青春的珍惜和懷念。
【蕩秋千】古代清明節有蕩秋千的習俗。秋千,古字旁有“皮”字,千字文也帶走了這個字,意思是拉著皮繩移動。早在古代,人們為了從高處獲得食物,就創造了在攀登中蕩秋千的活動。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傳說是春秋時期北方山戎人所創。剛開始只是壹根繩子,雙手抓著繩子蕩來蕩去。後來齊恒公征北山戎,將“錢球”帶入中原。到了漢武帝時期,“錢球”這個詞被用在皇宮裏作為生日祝福,意思是“錢球將永遠活著”。後來,為了避免禁忌,“錢球”壹詞被顛倒為“搖擺”。後來逐漸演變成有兩根繩子和踏板的秋千。唐宋時期,蕩秋千成為女子練習輕盈敏捷的遊戲。玩秋千的時候,人在空中蕩來蕩去,自由自在的飛,很有意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自宮中至寒食節,立起秋千,令宮女笑以為筵,皇帝稱之為半仙戲。”
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樹枝做的,並用絲帶系住。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打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喜愛的活動。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有的人在放風箏的時候把所有的煩惱都寫在紙上,讓它隨著風箏飛上藍天,以為所有的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踏青】也叫春遊。古稱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節踏青的習俗。據《宋史》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婦妝飾彩飾金飾,肩並肩,歌舞享樂,終日畫舟吹笛擊鼓。”人們帶著食物來到鄉村,投入到大自然中。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人們在京都踏青的熱鬧景象。
【植樹】清明節前後,春光明媚,春光燦爛,春雨紛飛。種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長快。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些人甚至稱清明節為植樹節。植樹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蹴鞠】“鞠”是球的壹種。蹴鞠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壹種用腳踢球的遊戲。據《說苑》記載,相傳是黃帝為訓練武士而發明的。
“居”在戰國時期開始流行。當時的弓是“皮為之,毛為之”。唐代以動物的膀胱為球膽,在裏面充氣,增加了球的彈性,可以拳打腳踢。
大約在漢代,就有了專論《蹴鞠經》。唐宋時期,出現了蹴鞠的專門俱樂部“圓社”。杜甫的詩“蹴鞠十年必有福報,萬裏蕩風俗同”,可見蹴鞠在唐代是非常興盛的。
唐代在《氣球賦》中描述了壹場足球比賽的場面,是“寒食,美景,競技,驟噪,或丸行,墓空如滿月”。當時的球類比賽有兩人“白打”,即勝負由踢的格局和次數決定;還有三個人演的《官場》。到了宋代,開始使用球門,同時有裁判來判定勝負,這就是現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僅在民間很受歡迎,在皇宮裏也很受歡迎。韋莊在《長安清明節》中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分免錢。"王建在《宮詞》中也說:"殿前兩樓,寒食宮人戲球。"
魏在《北樓壹冷食》中的詩《軍中聽鼓聲打蹴鞠》表明,除了民間和宮中拓兵,軍中還開展足球活動。
據說唐僖宗非常喜歡踢足球。他曾對Xi尤氏的野豬誇口說:“進了進士,就是狀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歡蹴鞠。高秋贏得惠宗青睞的原因是他玩得很好。
【鬥雞】鬥雞作為壹種娛樂活動,早在春秋時期就相當流行,傳至唐代,風靡壹時,形成鬥雞習俗主要是在清明時期。
唐玄宗即位前非常喜愛鬥雞。他即位後,專門在宮中修建雞舍,挑選並飼養了1000多只“金毛鐵距、高冠高尾”的公雞,並派500名子弟負責訓練。皇帝如此,權貴爭相效仿。很多人為此花了很多錢,甚至血本無歸。因為鬥雞的流行,城裏男女都鬥雞,窮人沒錢買雞,就以玩假雞為樂。
傳說唐玄宗在壹次旅行中,遇到了壹個玩木雞的小孩賈昌。玄宗把孩子們召集到宮裏,訓練雞舍裏的公雞。因賈昌訓練有素,深得玄宗賞識,遂“賜金帛,日後必至其家。”當時賈昌被稱為“神雞童子”,社會地位日見變化。父親去世時,唐玄宗下令“縣令葬車以備葬器”。當時有句詩諷刺說,“孩子壹出生,不需要認字,鬥雞勝讀書。賈家十三歲,富貴榮華不如那壹輩。”
鬥雞的早期記載見於《齊策》、《左傳》、《史記》等書。《三輔黃圖》記載,漢代長樂宮中有鬥雞臺。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都有常見的鬥雞圖。唐在《詠寒食鬥雞應秦王教》中把鬥雞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東郊寒食引爭。花冠之初,芥子羽吹。顧及敵人的胸襟和勇氣,先鳴英雄氣概。長翹頻掃陣,爪子反復過。飛毛滿綠野,灑血染香叢。雖百戰百勝,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