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豎吹,兩管發出同壹個音高。音色清脆高亢,有壹種悲涼的感覺。“為什麽羌笛要責怪柳樹呢?《春風不足以過玉門關》是其表現力的最好寫照,所以最適合獨奏,也可以伴唱歌舞。
羌笛和笛子很不壹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東漢馬融《笛賦》記載“近代雙笛起於羌人,羌人伐竹未果,竹伐吹之聲相近……”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羌笛在漢代就已經在甘肅、四川等地流傳,可以推斷當時的羌笛是壹種雙管四孔的羌笛。羌笛是唐代邊塞中常見的樂器,在唐代邊塞詩中也經常出現。值得壹提的是,羌笛並沒有出現在唐代的“十樂”中。可見,羌笛只是唐代邊塞中見到的樂器,在唐代並沒有正式進入宮廷或軍隊。它只是少數民族或軍隊士兵用來自娛自樂的樂器。
唐、宋、元、明五代文人的詩詞中常有羌笛的記載。現在,在四川毛文羌族自治縣和黑水縣周邊的羌族地區,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種帶有唐宋遺風的樂器。它們是由兩根長度相同的油竹制成的。這些管子被切成方柱並綁在壹起。每根管子的上端都有壹個帶竹竿的吹管,垂直吹。規格為17 cm和19 cm,音色偏高略悲。也是男生向女生表達愛意的壹種方式。
赤布蘇、沙壩地區的羌族,是秦漢戰爭年代,由南遷的羌人從西域帶來的。據史料記載,西漢以前,羌笛表面有四個孔,公元1世紀,壹位名叫方靜的樂師加了壹個高音孔,使之成為五孔。東漢馬融曾在《笛賦》中寫道“雙笛始於羌今”。到了現代,羌笛變成了六孔。可以推斷,羌族至少存在了兩千年。
現代的羌笛是用當地的油竹(竹節長,筒身細)制成的。選取兩根直徑和長度相同的竹筒,將竹筒鞘切去形成壹個方柱(兩根竹筒的部分相鄰鞘被壓扁),在頭、中、尾用細鐵絲紮緊。管的長度為13-19 cm,有五六個壓孔(孔間距相同)。管子上端裝有竹笛(前端削平,刻有簧舌朝上)。
演奏時口含雙簧,用食、中指、無名指按壓孔。範圍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帶憂傷感。羌笛的聲音常常給人壹種虛幻而動人的感覺,羌族人常用它來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經常播放的歌曲有《折柳詩》《思想樂》《沙龍樂》等。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羌笛的表演和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地震維修隊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座談會,討論地震災區重建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建後,計劃建立傳承羌笛教學班,邀請羌笛資深大師授課,繼續傳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