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壹課“古詩三首”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壹課“古詩三首”教案。

寫教案不能千篇壹律,要發揮每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自身特點,因材施教。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壹課《古詩三首》的教案,供妳參考。請點擊課程計劃欄了解更多詳情。

三首古詩

課型:古詩詞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新單詞,寫出8個新單詞。

2.能夠正確、流利、動情地朗讀和背誦這三首古詩,能夠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解讀和理解,我們可以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文本所描述的景物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中國詩歌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習詩歌內容,想象詩歌中描述的場景。

教學難點:用詩和句子想象,描述。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及三位詩人生平和創作的資料。

2.文字插圖。

授課時間:兩個小時。

教學過程:

第壹類

四月的四點,鄉村充滿了興奮。

首先從題目入手,搞清楚題目的意思。

1.在黑板上寫字。

2.自由閱讀問題,談論問題的含義。

“鄉下四月”指的是江南農村的初夏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介紹詩人及其背景。

南京詩人翁卷壹生未仕,寫了許多描寫農村生活的詩。

第二,重復理解詩歌。

1.教師示範閱讀,學生整體感知閱讀的節奏和詩歌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發音正確,讀句子,把握節奏,註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點名朗讀,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4.小組內輪流閱讀,並利用參考書或課文中的筆記,努力弄清句子的意思。

5.與全班同學交流,談論詩歌。

三、朗讀,感受詩意。

1.自由閱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逐句點評,交流感受。

第壹句主要寫了初夏江南水鄉的景色。第二句主要描寫勞動人民緊張忙碌的工作,也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工作的忙碌。

3.想象畫面,動情地讀。

第四,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季田園雜趣》

1.按照國內學習四月的方法自學,有不懂的畫出來。

2.小組內的交流和老師的指導。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節課

漁歌子

首先,激情帶來興趣和對主題的理解

1.老師動情地背誦《漁歌行》。請大家聽壹聽,想壹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詞有什麽區別?

2.妳知道什麽是單詞嗎?

老師簡介:字首名屈,屈,屈詞。也就是為歌寫的詞。因為詞的長短不同,所以也叫長短句。這就是和詩歌的區別。

3.妳學過或者背過單詞了嗎?試著背壹下。

第二,重復和理解單詞的意思

1.自由讀單詞,練習正確流利的讀,註意“賽”“坤”的發音。

2.誰想讀給大家聽?告訴我妳喜歡這個詞嗎?為什麽?

3.默讀單詞,畫出單詞中描述的各種風景。

4.把單詞再讀壹遍,邊讀邊畫出難懂的單詞和句子,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同桌討論。

5.班級交流:交流重點:為什麽斜風細雨中釣魚的人都不想回家?單詞中出現了哪些顏色?

三、引導朗讀,想象畫面

1.老師導語:雨中的青山,河上的漁船,天上的白鷺,兩岸的心,色彩鮮亮卻又柔和,氣氛靜謐而富有生機。

2.老師示範閱讀,體驗詩畫。

3.學生練習閱讀,想象全貌。

4.大聲念出名字,由老師引導。

5.同桌讀書互相欣賞。

第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動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妳喜歡的單詞。

3.憑記憶寫兩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