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也是我最喜歡的“風蕭蕭水冷,壯士壹去不復返”。很多人對這個故事有不同的看法,但從這首詩來看,毫無疑問充滿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悲傷。壹個英雄將踏上征程,前方只有壹個結果,卻依然絕望。這種氣勢,既有激情,又有悲壯。第二,也是更悲劇的英雄。自從讀了這首詩,我第壹次對項羽有了壹種惋惜的感覺,也說明他是壹個真正的英雄。說到項羽,不得不說劉邦,他的大風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風起雲飛,賈偉歸故裏,勇者平平安安”。很多人看不起劉邦,但我是流氓英雄。再來看看大漢的霸氣態度。“犯強漢者,必誅遠”,有壹句話我很喜歡。“壹切被日月照耀,被河流造成的,都是中國的土壤”。這兩句話可以讓我們感到尷尬和自豪。
因壹句話而認識壹個人,“君子生於亂世,當其身披三尺劍,可以立於世”——太史慈或許能給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壹些鼓勵。到了魏晉時期,我很喜歡的壹個人阮籍,仕途不順,野心很大,但是朝廷腐敗,讓他哭窮。他還說了壹句話影射政事。它讓那些反派得勢,聽得出他們內心的不甘卻不想附和。(對了,阮籍精通音律,又喜歡酒,所以假裝對曲酒癡狂,但和好友嵇康之廣陵停在壹起不壹樣。),
到了唐代,霸氣詩少了很多。也許是因為漢唐太過強盛,失去了報國意識,但在當時,湧現出了很多個人主義的俠客形象。典型的李白“十步殺壹人,千裏留身後”,但唐代有壹種詩風叫邊塞詩,卻也是豪邁的。壹個典型的詩人,岑參,
到了宋朝,說實話,我們現在說起宋朝,第壹反應就是被人欺負,但是那個時代有很多雄壯的詞。少年英雄辛棄疾,二十多歲,只身進入敵營,毫發無損地把漢奸抓了回來。對天打擊很大,我也很喜歡他的話。八百點在他的指揮下燒光,五十弦翻塞外。“人死如心,等他。”這位想當將軍的詩人,直到去世也沒有看到中原的光復,這可能是我們如此喜歡他的原因。但是南宋有壹個好人,他的命運也是和國家緊緊綁在壹起的,那就是陸遊。他的壹首詩告訴乃翁,“惟不見九州,王師集中原日於北,不忘告訴乃翁家祭之事。”現在看了百感交集,但是不知道氣勢。仰頭,仰天長嘯,剛強兇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雲與月。不要遊手好閑,白頭偕老,郁郁寡歡。靖康汗顏,猶未雪。朝臣什麽時候會討厭?開著長車突圍,賀蘭山乏善可陳。餓了吃豬肉,笑了渴了喝匈奴血。留從頭,收拾舊山河,上青天。“有人會背嗎?不,就像辛棄疾壹樣。後兩者沒有看到大宋覺醒的那壹天,但他們從未放棄,因為他們熱愛這個國家,即使政府無能。
況且論氣勢,我只知道壹首詩,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殺光江南百萬兵”。我腰間的劍還帶著血。“壹場遙遠的戰爭正吹在我的臉上。清朝,原諒我的無知。真不知道霸氣的壹句是什麽,清末有壹句。那是我湖南老家,譚嗣同。臨行前說了壹句“我自橫刀笑對蒼穹,留了我的勇氣和兩座昆侖山”,然後從容而死。自古以來,中國的君子信仰是第壹位的。士為知己者死。第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富則濟世,窮則獨善其身。第四,妳要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前車之鑒,為天下太平。第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願我們重新找回深埋在心底的中國魂,重新找回流淌在我們血液裏的自信,重新找回壹個中華民族應有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