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論古人對胡須的描寫

論古人對胡須的描寫

1.古代漢族男人留胡子,不是因為喜歡胡子,而是因為作為男人必須留胡子。

2.古樂府的尚墨桑說:“壹個行者見了羅敷,就扛起了髭須。”可見當時每個負重行走的男人都留著胡子。

好胡子是美男子的特征之壹,所以《漢書》稱漢高祖為“大胡子”。

我不明白王老師所說的“古代”的界限。我想知道哪個朝代,即夏商周,男人必須留胡子?有什麽可靠的文獻和其他材料可以證明嗎?

其次,僅僅因為樂府詩中的兩句話描述了古代每壹個負重行走的人都有胡子,這個推理就能成立嗎?還是有其他可靠的證據可以這麽肯定?

第三,對“髯”字的解釋,似乎只是對“有壹把好髯”的壹種恭維,與漢魏“美男子”的特征關系不大。有沒有其他證件和其他文件證明?

下面的文章還說:“說到子孫後代,中年以後就要長胡子了。”按文風來說,後人自然應該是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這是真的嗎?還是有文件或者實物可以證明?

第壹總結私人意思毫無根據,第二說服力較差,第三不適合書面解釋。如果寫得不夠細致,就容易讓人誤解,引用的例子不合邏輯,就似是而非,與事實更有出入,值得商榷。

關於古人胡子的書籍很多,本文不打算多引用,因為單純引用書籍解決不了具體問題。現在我只想試著關註壹下文物,介紹壹些相關的資料,或許可以說明以下四點:第壹,古代男人不壹定要留胡子。第二,在壹定的歷史時期,由於社會風氣或者審美的影響,胡須確實已經逐漸被重視。壹般是什麽風格?有哪些不同的發展?文獻不足,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取壹些知識。中世紀某個時期突然不被重視也有社會原因。第三,有胡子的美女在某些時期與勇猛有關是肯定的,但不壹定是帥哥。而長期以來,恰恰相反,有的人胡子更多,地位更低。但絕不是每個挑重擔的人都有胡子。第四,晉唐以來胡須樣式有了新的變化,但中年人或老年人,也就是名臣大員,不壹定保留。這種趨勢壹直延續到清末。

首先可以分析壹下商代遺留下來的壹些文物。故宮有幾個玉雕的人頭,湖南新出土的壹個青銅鼎上有幾個人頭,還有幾件傳世的青銅刀、銅、鈸,都有人頭的反映,還有河南安陽放生的幾個泥奴俑,告訴我們殷商時期的胡子似乎沒什麽可管教的。他們都是統治者,有的光著下巴,有的嘴上留著胡子。而且有兩個材料可以證明胡子和個人身份關系不大,因為安陽出土了壹個穿白大褂戴花帽的貴族,另壹個帶著鐐銬的泥奴下巴裸露(如果對材料年代沒有疑問,可以作為假設,但這個時期留胡子的人不多)。

新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圖像資料。比較重要的有:壹、山西侯馬發現兩個泥狀模型。從他們的衣著來看,他們顯然是有壹定地位的男人,沒有胡須的痕跡。2.河南信陽長泰關楚墓出土壹件彩繪漆器,上面繪有壹些樂舞、狩獵、貴族的人物,未見胡須。3.近二十年來,湖南長沙出土了大量戰國楚墓彩繪木俑。大多數男人,不管他們的軍事和平民服裝,都有壹點點胡子,頂部有兩個小“任丹胡子”,或“威廉”風格,尖端微微上翹,有些人有壹小撮下巴,有些人什麽都沒留下。同壹個形象有100多種,說明壹定和當時某個地區的社會嗜好、風尚有壹定的關系,不是偶然的(如果壹個藝術家把它作為屈原雕像的參照物,那就犯了歷史性的錯誤)。但是也有很多老人沒有胡子。此外,故宮還有壹部傳世供參考的補充資料,即《列女仁誌圖》卷,該卷以列女傳為藍本。春秋時期有壹系列歷史名人,其中有幾個留著同樣的任丹式八字須,還有幾個不糊塗,沒有留胡子。這幅卷軸是作為東晉顧愷之的手稿流傳下來的。如果分析胡子樣式和農冠制度的關系,手稿可能最早到漢代,也就是按照當時的四屏畫(可能更早,因為胡子樣式和漢代的不壹樣)。此外,河南洛陽還有壹幅新的漢代畫卷,也描繪了春秋時期的故事,做出了兩桃殺三士的場景,應該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壁畫了。由此可知,當時在表現歷史人物形象方面是有壹定規律的。如傅代武上天開疆拓土,畫谷野子時,常畫胡子怒形於色,以示勇猛。無量祠的石刻也是照此例。此外,反映漢朝的紹興造像鏡上英雄伍子胥,山東沂南漢墓石刻上的勇士孟賁,以及後人所寫的七十二賢人圖中的魯茲,也大多相同。和其他公務員、名人壹樣,壹般只有兩撇小胡子,或分或下垂。簡而言之,他們有所保留,選擇離開壹點。其余的就別問了,無論是體現在長沙車馬漆器奩上,還是體現在遼寧遼陽營城子漢墓壁畫上,以及朝鮮彩繪漆竹籃邊上的孝子故事,都相距不遠。同時,還是什麽都沒有留下。也就是說,古代從商朝到漢代,胡須的伸縮空間很大,有些是自願的,不受法律或某些社會習慣的限制。我實在看不出王先生說的男人壹定要留胡子。

至於漢魏時期的風氣,有更豐富的石刻、壁畫、漆畫、泥塑、小銅像可供參考。它具體反映了許多勞動人民的形象,如打獵、釣魚、犁地、煮鹽、打水、演奏音樂和許多在廚房裏切魚燒肉的主人。他們中很少有人留胡子。除非承擔者是另壹個特定的人,否則很難說當時每個承擔的人壹定都有胡子!當時確實有壹些留胡子的人,比如守門人、仆人和霍戈的前身吳波,他們的胡子很多,但中上層的統治者很少。樂府詩中還有另外兩個著名的敘述:“壹個留著胡子的清流”。可以證明先生的第三點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根據這些材料,也就是從常理來判斷,可以看出當時的封建統治者絕不會甘於中下遊,而是讓他的看門人和馬前卒占了上風去做美男子!

其實社會風氣的形成還有壹個相反的趨勢,相當值得註意,那就是魏晉以來有很長壹段時間,胡子從來沒有被重視過。原因很多,詳細分析和引申不是本文的目的。粗略來說,和年輕的皇族以及宦官的寵愛和專制有壹定的關系。《後漢書·官員傳》、《漢書·外戚傳》、《晉代通論》、《晉代五行誌》、《抱樸子》、《世說新語》、《顏氏家訓·綿學》、《樂府詩》等文獻。到了這個時候,大胡子美女不僅可以成為上流社會的美色對象,也成為了音樂喜劇中的笑料。文康舞的主要角色是壹個醉醺醺的大胡子。另外有個醉草林做獅子,他也是個大胡子老外!我們能說這是壹個英俊男人的特征嗎?不能說。

事實上,即使在漢初,張亮的外表就像壹個女人,而陳平的美麗就像壹個皇冠上的玉。在史記中,雖然沒有特別稱贊,但也沒有諷刺的意思。到了三國,諸葛亮為了緩解關羽的委屈,故意說了壹句“寧可高人壹等,不可留胡子”。但《典略》說黑山黃巾帥,大胡子自稱“根”。據史書記載,曹操見匈奴使者,恥其形質普通,不足以服遠人。崔巖被專門請來擔任保鏢,我在壹旁抓刀。當時的本意是,崔琰身材高大,胡須好,風度翩翩,壹定會贏得匈奴使者的尊重。但結果並不成功。因為即使這位臉頰多毛的匈奴使者對曹操派的詢問印象深刻,但他還是稱贊身旁那個拿刀的人相當不凡,卻不承認崔琰有多麽出眾!據記載,自魏晉以來,胡須就特別受人喜愛。比如《晉書》上說張華五彩斑斕,做絲繩纏胡須。《南史》還說,崔文申曾試圖用壹根繩子把齊國皇帝的胡子纏住。可以證明當時對胡子有各種保護措施,但還是和帥哥沒多大關系。相反,魏晉時期社會日益病態,於是“賀郎施粉做香”,男女溫柔嫵媚的姿態,其實是壹時之美的標準。盡管史傳以深刻的諷刺敘述了這壹點,但這種病態的男性審美觀壹直持續到南北朝末期,在社會上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壹點從潘安碧街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來,女人把水果扔得滿車都是,左思右想進市場,壹群人扔石頭等敘事。總之這個時代真的不利於胡子多的人!南朝詩人謝靈運生前胡子很好。去世後,他將其捐贈給南海左環寺,並安放在維摩詰的雕像上。雖然和尚對它愛護有加,但到了唐朝,他還是把它割了下來,作為安樂公主的玩物。可以說人都死了還得當廢物用,不難招。但是在五胡十六國,北方胡族沖突激烈的時候,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高鼻大胡子的人在某個時間相遇,就是不問原因,就使了壹刀!

元末拓跋統壹北方後,胡子應該得到特別的重視,其實不然。試著看看大量石雕、泥塑、壁畫中反映出來的人物,絕大部分總是光著嘴。我們知道他們屬於北方的胡人,即使到了中年,大部分人也沒有留過胡子。傳世北齊校書圖繪衛壽等人畫像。還有幾個人沒有胡子,畫中新郎的胡子最多。

至於骨骺,隨波逐流的垂下來,為接下來的三五胡子打下基礎。同時,還有老人沒有胡子,文獻不足的地方。文物還是可以幫忙的,有材料為證。新出土的有用而重要的資料,除了漢洛陽畫像磚的部分外,應該是近年來河南鄧縣畫像磚墓墓門的兩位武官的形象,他們手持佩劍,身穿兩件鎧甲,披著長袍。其次是敦煌第220窟壁畫維摩下部的唐代群臣像。這幅壁畫非常逼真,它可能是根據燕兄弟畫的唐太宗和洪文觀十八學士的形象繪制的。最重要的是,有幾個大臣已經過了中年,卻沒有留胡子。他們中有些人外表英俊,但胡須卻老老實實地垂下來。總之,除了唐太宗天生有校園外,他把尉遲敬德畫成多毛的胡子以示勇猛,但還是看不出胡子是美男子的特征之壹。壹般長毛大胡子還是給地位較低的人看的,比如韓幹《雙馬圖》裏的馬夫,《蕭藝掙蘭亭圖》裏沏茶的火夫,陜西鹹陽張灣壁畫裏拿著拍板的樂師。他們臉上看起來都那麽綠!

那麽是不是真的像王老師說的,中唐以後社會發生了壹些變化,人到中年壹定要留胡子?其實還是不對的。手頭有壹些歷代名臣的畫像,因為時代可能晚了,不靠譜,不想引用。宋人畫的《香山九老圖》,有很多七八十歲的名人,下巴還光著。另外,《洛陽老年圖》、《兩園雅苑圖》都是根據當時的人畫的,應該是比較靠譜的。可以看到有人寫了四十須,類似於顧、黃立洲、蒲的畫像。